第6章 知识的学习
考点1 知识学习概述
1.知识的类型
(1)概述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①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②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题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将知识划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
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②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3.知识学习的过程
(1)知识获得:新知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与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意义的建构。
(2)知识保持: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中,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认知加工,这些信息就会被遗忘。
(3)知识的提取: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生广泛迁移。
4.知识学习的作用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学校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即心智技能包含有程序性知识的成分,心智技能的掌握需结合知识的学习才能有效实现。许多研究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心智技能的形成。
(3)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识的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脱离知识的学习而空谈创造性的开发,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
考点2 知识的获得
1.知识直观
(1)知识直观的类型
①实物直观及其优缺点
a.概念:实物直观即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一种直观方式。
b.优缺点:实物直观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实物直观难以突出本质要素。
②模象直观及其优缺点
a.概念: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
b.优缺点:模象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但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③言语直观及其优缺点
a.概念: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语言的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b.优缺点:言语直观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但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2)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
②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a.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b.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
c.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d.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知识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2.知识概括的类型
(1)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2)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方式。
3.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2)正确运用变式
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行比较
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同类比较;②异类比较。同类比较即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异类比较,不仅能使相比客体的本质更清楚,而且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讨论的时候,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主动解答问题。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总结,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作结论,学生背结论”的被动方式。
考点3 知识的保持
1.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瞬时记忆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其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如果这些感觉信息受到特别注意,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而那些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会很快变弱而消失。当然,如果刺激极为强烈深刻,也可能一次性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秒到20秒。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
①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否则会很快消退。
②工作记忆,指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在工作记忆中,来自当前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进行学习和做出决策。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其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长时记忆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信息贮存的方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有组织的知识系统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它使人能够有效地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识记,也能使人迅速有效地从头脑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2.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1)遗忘及其进程
①遗忘是个体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②艾宾浩斯曲线
时间间隔/H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
这是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桑代克在其“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以致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作的解释。
②干扰说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在保持期间,如果没有其他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则原有的信息不会遗忘。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③同化说
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他认为,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遗忘就其实质而言,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④动机说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人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的许多琐事,它们大多与罪恶感、羞耻感相联系,因而不能为自我所接纳,故不能回忆。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也称压抑理论。
3.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那么这些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和回忆。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
(2)有效运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有人在利用记忆术帮助记忆外语单词的研究中创设了“关键词方法”,即在记忆外语单词时先在本族语言中找一个读音与外语类似,且能产生有趣联想的词。
(3)进行组块化编码
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
(4)适当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
(5)合理进行复习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讲,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
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