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8.2 典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答案】D

【解析】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对整个社会体系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其功能的揭示也刚好能够反映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D。

2.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

A.德育的政治功能

B.德育的生存功能

C.德育的发展功能

D.德育的享用性功能

【答案】D

【解析】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通过道德教育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就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因此,正确答案选D。

3.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  )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答案】C

【解析】高中阶段德育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因此,正确答案选C。

4.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C

【解析】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因此,正确答案选C。

5.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要”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德育教育,体现德育原则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答案】C

【解析】孔子所提出来的主张可以理解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了解,懂得学生的品行,发展水平,未来的进步趋向等,从而在每个学生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个别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正确答案选C。

二、填空题

1.德育相对于智育、体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__的总称。

【答案】道德教育

2.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全面发展。

【答案】品德;智力;体质

3.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________。

【答案】德育目标

4.德育内容有四个方面,政治教育、________、________、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_______。

【答案】择业指导

三、名词解释

1.品德

答: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道德情感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爱憎等情感。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答: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学校德育所要造就的德育对象既应具有对现存政治体制的理解、协同的能力,也应具备理性思考与批判的能力,以期具有未来对政治体制进行改进的智慧。学校德育通过提供一定品德的劳动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学校能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类人才,这些人才的首要素养正是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德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在一定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学校德育在不同文化形态中所起的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答: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道德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互适应的,必须反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德育目标。比如在封建王朝,道德教育就比较重视三纲五常的教育,培养个人的忠君思想,做到孝的要求。而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开始着重培养个人的公民道德,着重于爱国情感和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和以前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差别,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产生变更。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学校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教育的实施应该反映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其制定要遵从教育方针的拟定。我国拟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着重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各方面的均衡发展。道德教育在拟定的时候,也要以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为基础,在德育方面促进个人的发展,使之称为国家教育方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整个学校教育目的的要求。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道德教育摆脱不了民族文化以及道德传统的束缚,其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本国民族文化发展传统,以及以往的道德历史传统,否则将会脱离历史发展的要求,难以和本国的具体国情相互结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在制定德育目标时需要考虑多民族的现实,照顾到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时,我国有着长远历史发展的传统,道德教育目的需要和历史传统结合,考虑到一些历史发展的特征,充分涉及到历史因素的影响。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道德教育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在拟定德育目标时,需要结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心理特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到了哪个阶段,面对的主要任务和主要问题是什么,此阶段心理特征如何,只要能充分的解决这些疑问,才能将制定的道德教育目标和个人的发展完美结合,反应个体发展的要求。个人因素在德育目标的拟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

2.简述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主要特点。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以下特点:

(1)社会主义方向性

德育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人们,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和修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民性和民主性

德育的全民性包括这样几层含义:德育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权利、义务和责任;德育的对象包括全国人民,全体社会成员;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全国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

德育的全民性和民主性是密切关联的,我国新时期德育应该坚持和努力实现民主化。

(3)变革性

现代社会是变革社会,我国社会一直处于变革之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自觉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其中包括德育改革,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变革性是现代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4)开放性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德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也应该成为开放性的系统,而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活环境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德育只有形成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保证德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