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1 考点精讲
考点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
①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他们通过国家机器,以各种不同的手段颁布政策和法令,规定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并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使教育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同时,还经常利用其权力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和学校的教师,从组织上保证这种领导权。
②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国家权力机关和统治阶级中的个别人可以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间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机构的存亡。
③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他们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参考书的审定,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上的影响等办法左右教育工作。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并体现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教育也具有自身的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它的首要任务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如何使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更灵活地运用,这些都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而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生产力没有多大的关系。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分为两个方面:
①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②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知识、有见地,也有自己的理想及勇气,由于学校的教材、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文章往往具有极大的洞见性、启发性,因此,学校对于一个社会的风气习俗、道德面貌以及政治思想潮流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它是制造舆论、宣传思想、影响群众的重要阵地。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体,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教育一方面能成为统治阶级的愚民工具,另一方面也由于它自身的某些特点与规律,能够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智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从而开发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这样,人们往往就能够意识到现实制度的落后之处,进而推动社会的民主变革。
②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
民主的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推动他们参政的热情和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领导阶层的文化素质,从而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更重要的是民主教育本身的实践会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灵,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这样民主意识又可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传递下去。
考点2 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方面受到一定阶级的需要的制约,只有对统治阶级本身有利他们才会去办一定的教育;另一方面则受到来自于生产力的更直接的影响和更深层的决定。这是因为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东西来源于生产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
①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提出的需要。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以及不同性质的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传播和继承人类已有的生产经验是教育活动最初的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属于生产力范畴的数、理、化、生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因为它所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运动的规律,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发展和变革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不同步有两种情况:
①一种情况: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另一种情况: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时,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甚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①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②教育提升人的劳动能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表现在:
①继承性
继承性是科学的一个特点。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形成真正的科学认识,不断地接近真理,就需要有科学知识上的继承和积累,而科学的继承和积累又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把已有的科学知识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使新一代人掌握和继承。通过继承,有局限的认识逐步趋于圆满,同时也为新的科学发现作好了各方面的储备。
②扩展性
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具有扩展性,它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且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使科学知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迅速得到普及,这样,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经验就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3%。
考点3 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育者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总和。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技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这样,教育的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事实证明,科学技术的每次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科技的发展促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程体系不断变化。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合流的趋势日益显现,出现了大科学概念。这些特征使现代教育内容有了新的元素,正在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综合化,具有了综合教育或通才教育的特征。
(4)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不仅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其提供了各种技术条件。学校类型、规模的扩大,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教育媒介所经历的大的变化,每次都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技术的生产是直接创造新科学的过程,即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则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易于获取,因而可以将其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下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并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打下基础。
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工具,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代传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
(2)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
早先,科学研究只是少数有闲阶层的智力游戏活动,是为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个人的爱好。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它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最初很多科研机构是建在大学里的。
(3)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高校有着从事科学研究的天然优势。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了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了科学技术的成果。比如多媒体技术、电脑软件技术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对推进相关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有直接作用。
3.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数量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质量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这里教师的“发送”包括从声音、文字、图像、演示、讨论到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学生的“接受”包括不同程度、不同速度、不同时间、不同指向的主动选择,包括生机、生生、师生的个别的和群体的相互辩论。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级、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①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
③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考点4 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根据文化的定义,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存储形态的文化,一种是活跃形态的文化。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就是文化活化的过程,而只有教育才能够把文化从冰冷的物质载体转移到活生生的人身上,与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发生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活动的现实力量,并实现其再生产。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a.教育对于文化的传递与保存功能;
b.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整理功能;
c.教育的文化交融与创新功能。
②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a.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增加了教育发展的物质资源,提高了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b.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文化水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育实验用具等教育手段及其他教育因素所载负的文化的质和量,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2.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定义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学校文化的特性
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组织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每个组织虽然都是更广大的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受制于更广阔的社会的需求,受制于社会所确立的总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支配,但由于每一个组织的内外环境、构成因素和历史传统等都各具特色,因而经由自身的运作,会形成其自身独特的文化模式,即形成独特的组织文化。
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文化从整体上来讲,都是整合为一的,有着整体性的特点,作为学校文化来说,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学校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它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它明确地对违反预定价值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拒斥,对符合者予以接受、褒扬,如此使得学校的文化及其成果大多是在一定价值取向的影响支配下完成的。
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学校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它又是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的,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它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是文化精神、要求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的这一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④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a.学校物质文化
第一,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
一方面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它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
第二,学校物质文化存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
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第一,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总和,是构成学校的重要元素,是学校管理的杠杆。
第二,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联接着学校师生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认同,能充分保障学校管理的有序高效。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有的学者把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
第一,认知成分,即学校这个群体和构成它的个体对教育目的、过程、规律的认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
第二,情感成分,是学校这个文化体内的成员对教育、学校、班级、同事、同学、老师、学生特有的依恋、认同、参与、热爱的感情,在这种感情内通常包含着很深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和献身精神;
第三,价值成分,即校园所独有的价值取向系统,像“有教无类”的价值取向,“忠于职守”的价值取向,“尊师爱生”的价值取向,“教育、教学活动优先”的价值取向以及“严谨、守纪、规范、团结”的价值取向等等;
第四,理想成分,即学校及其成员对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所表达的希望和追求,如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是许多优秀学校所追求的理想。
3.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这表现在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表现在某些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其生活经历中会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文化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自己交往的同年龄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例如,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他们就会形成一些与此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所以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气氛和不同的行为方式。
④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学生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制约学生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都有着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为也难免受家庭的影响。
⑤社区的影响
学生生活的社区对其文化的形成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总会形成与社会共同体相应的规范与制度,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习得了社区的文化特征,并将这种特有的文化带到学校中来。
(1)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一方面,它表现为与成人相异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出其要求自主、独立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受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着成人的价值观念。
②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学生,通过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同时,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学生文化中蕴含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环境”,影响着处于这种文化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这种文化。
③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会因共同的种族、民族等特征,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体,也可能会因共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文化;他们可能会因性别间的差异,在学校中表现出不同的性别文化特征,也可能会因年龄的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
④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补充。人的生活是多侧面、多色彩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不断地在发挥着作用,从学生文化的不同类型和样式上来讲,年龄文化、性别文化、同伴文化等,也是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纠结在一起互为补充的。
2.2 典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答案】C
【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因此,正确答案选C。
2.提出普及初级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答案】A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工厂开始大量出现,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机器在生产中的大量运用,需要接受一定程度教育的劳动力,于是对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因此,正确答案选A。
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答案】C
【解析】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主张。因此,正确答案选C。
4.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
A.学校精神文化
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答案】B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包括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环境卫生、校园绿化、教育和教学场所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因此,正确答案选B。
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答案】A
【解析】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学校精神和观念文化对校园文化起着指导和引领方向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正确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________、制约________。
【答案】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________、高等教育、________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答案】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________、教育________。
【答案】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4.人力资本理论认为,________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答案】人力资本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答案】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三、名词解释
1.学校物质文化
答: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之一,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学校物质环境、校园规模、建筑设备及庭院布置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一样,对社会有深远影响。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学生的心理平衡。良好的学校物质文化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适感,感到处在一个安静、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②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态度。如学校建筑形态和功能、校区整体规划等,都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与看法。③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学设备的有无或多寡,如图书数量、教学用具等,最易产生这种影响。④影响学校传统的保存与传递。学校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等,常因某种独有物质文化的保存而得以继续发扬。
2.学校文化
答:学校文化又称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它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学校文化表现在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潜在课程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文化生活、绿化、校园美化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等,其中学校的风气、文化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学校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优良的学校文化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②学校文化既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要素,为学生所接纳,又可以作为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③作为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还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④不同类型的学校文化是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表征,是特色学校的一个显著标志。因此,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简答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就得不到保存、积累和发展。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有了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既然可以传递,也就可以传播交流。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文化的传播交流,可以通过教育、战争、贸易、移民等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学校教育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教育是使人学会更好地进行交流,并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吸取益处的重要工具。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即教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摈弃社会文化的糟粕,发扬其精华。这就需要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选择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撷取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的内容,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地更新与创造文化。教育通过传递已有文化,使个体“社会化”与“文化化”,并培养、造就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能够得以发展和更新。也就是说,通过教育,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具有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文化表现方式和创造能力。新的一代,通过教育可以迅捷而有效地占有人类全部文化的精华,然后即可站在前辈人的肩膀上进行新的创造。
(5)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
这一功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社会文化这一双向互动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每个青少年在他们正式作为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以前,都必须先经过学校的选择。教育之所以具有文化分层功能,是因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赋予不同的个体以一种特殊的“文化身份”,包括社会期望、自我认同、自我期望、价值观念、知识和智能结构等,从而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内扮演着相应的角色。
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答:学生文化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这表现在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表现在某些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其生活经历中会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文化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有着自己交往的同年龄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等,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3)师生的交互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生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制约学生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都有着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为也难免受家庭的影响。
(5)社区的影响
学生生活的社区对其文化的形成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总会形成与社会共同体相应的规范与制度,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习得了社区的文化特征,并把它带到学校中来。
五、论述题
分析教育与人口状况的关系。
答:教育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人口状况影响和制约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人口功能也十分重要。二者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①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社会的人口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其变化的速度可用增长率来表示,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规模,进而影响教育质量。
②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发展规模与进程;人口就业结构制约学校教育结构;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
③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教育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
(2)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起长远作用的手段。
②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人口素质是由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它们都与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身体、科学文化以及品德素质。
③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人口结构的合理化指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口的自然平衡,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而的比例;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教育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影响年龄结构。第二,教育影响人口的城乡结构。第三,教育影响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
④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人口有计划的合理迁移,对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的交流、合作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诸多,其中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的迁移;文化教育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更吸引迁移人口;教育本身就实现着人口的迁移。
由此可见,教育的人口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更需要不断发展教育,使其人口功能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