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5.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1.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贸易方面,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成本学说,对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用进行了研究。

(1)绝对成本学说的内容

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绝对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

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

(2)绝对成本学说的局限性

只说明了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得利益。但是,在现实贸易中,一国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生产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却同样可能与其他国家发生国际贸易。

2.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成本学说。

(1)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劳动的节约;

比较优势导致了比较利益。

(2)比较成本学说的政策意义

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哪类产业结构,无论其经济实力的强弱,都可以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展开贸易,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3)比较成本学说的不足

假设条件极其苛刻,现实世界难以满足。比较成本学说要发挥作用,必须有的条件要同时存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比较成本学说的应用范围和程度都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限的。

(4)李斯对比较成本学说批判

德国历史学派的李斯特,批判了自由贸易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它是为生产力发达的某些先进国家设计的,自由贸易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对落后国家不利,它只能使落后国家永远受发达国家的掠夺、控制,成为其附属。

经济落后的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国际贸易中,应当根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扶持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鼓励外贸出口。

3.要素禀赋学说

(1)对比较成本学说的批评

比较成本学说是静态的,是单一要素的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是以生产力固定不变(而不是可变)为前提的,不符合事实;

成本中未包括地租在内;

认为生产中的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比例不变,违背事实;

认为各种劳动工资之间的比例固定不变,事实上各个国家的工资、不同行业或专业的工资是不同的、经常变化的;

比较成本学说忽视了需求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仅从供给方面考虑问题。

(2)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观点

1933年,蒂尔·俄林出版了《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发展并完善了赫克歇尔的学说,被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或要素禀赋学说。其核心观点是:

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国要素禀赋中某些要素丰裕,另一些要素稀缺;

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推论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

国与国之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商品价格有差异是因为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成本不同,而成本差异又是因为要素价格差异引起的;

两国间要素价格差异源于要素供给量的不同,而要素供给量不同实际上意味着要素禀赋的不同。

要素禀赋学说下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如图5-1所示。

图5-1  国际贸易形成原因

要素禀赋学说的政策含义是:一国应实行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按要素禀赋条件)和专业化生产。

通过这种生产和贸易,使得各国福利水平提高并使全世界的产出达到最高水平。

(3)要素禀赋学说的推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生产的专业化不可能充分实现

一国要密集地使用原来较丰裕的生产要素,会逐渐引起成本提高,使商品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因而不能继续扩大这类商品的生产,从而使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受到限制。

自由贸易将引起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各国生产要素的丰歉产生了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贸易又会缓解各国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均衡,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

国际贸易可以改善国内的收入分配状况

国际贸易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这意味着一国国内稀缺资源的报酬将下降,丰裕资源的报酬将上升,因而国内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会得到改变。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

(4)要素禀赋学说的假设与质疑

要素禀赋学说的假设条件包括:

a.2-2-2的贸易世界,即,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

b.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没有关税和运输;

c.规模报酬不变;

d.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是固定的,也是可以度量的,要素密集程度不会发生逆转,且每个国家都有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的,另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e.两个国家的同种产品都是相同的一次齐次函数;

f.两个国家的偏好相同;

g.两个国家都不是完全专业化生产;

h.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是平衡的。

要素禀赋学说的质疑:

a.要素禀赋学说的假设条件并没有反映国际经济的现实;

b.列昂剔夫悖论

4.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1)熟练劳动说

美国强调通过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保健等措施培养熟练劳动力,这些措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与决策水平。美国相对比较充裕的熟练劳动力供给,使得美国出口商品中的熟练劳动含量要比进口商品的熟练劳动含量多。

(2)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说

美国从那些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中获得了效率优势。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出导致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与技术工序的改善,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管理技术水平。这种“知识资本”导致了更有效的生产。

(3)自然资源产业说

美国的贸易格局可以通过深入分析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来得到解释。假设美国是自然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国家,所以用不出口自然资源产品的办法来保存自然资源和资本。美国需要进口那些用美国方法衡量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产品。

(4)国内需求说

一种产品在国内被消费(或被投资),对于这种产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一国产品首先应该满足国内需求(偏好),然后再满足国外需求。

当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是相似时,两国之间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需求结构的差异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因而处于同一层次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贸易量较大。

(5)产品生命周期说

产品技术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素密集型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同阶段上享有比较优势。

(6)产业内部贸易说

不同国家专门从事一个可选的差异性产品,由于每个国家总有一些人不愿意趋同本地大多数人的口味,产生相似产品存在着进口与出口。

5.国际贸易的新理论

(1)产生背景

一些国家在进口有比较利益的产品与劳务同时,出口它所没有比较利益的产品与劳务。这种“产业内贸易”在70年代保持平稳发展后,80年代急剧增长。

(2)基本主张

新国际贸易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非比较优势贸易论。公司和政府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可能会以一种战略性的和自觉的方式行动,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平衡和国家财富。各国不必仅仅为了利用其差别而从事专业化和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收益递增而不是由比较优势驱动的。至少在一定限度内,谁生产什么是历史因素、偶然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而不是国家资源和能力的根本差别的产物。

(3)积极意义

对收益递增的讨论摆脱了决定性的限制;

新国际贸易理论的确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在新国际贸易理论出现以前,人们趋向于忽视比较优势以外的其他观点,这在新国际贸易理论出现后改变。

从贸易政策角度看,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旨在解释而不是改变国际贸易。

(4)不足之处

尽管新国际贸易理论从某些方面说明了各国贸易竞争优势存在差距的原因,但它们的解释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6.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是由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行为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行为和偶然事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1)要素条件

一国的要素禀赋在决定一国的竞争优势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通常所认为得更复杂;

要素是动态的,可以被升级、被创造以及被特定化;

不断创造出新的更高级并且往往是更为专业化的要素,才能长期保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具有需求构成、需求的增长规模和形式、国内需求的国际化三方面的性质。

国内需求构成在三个方面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有:

a.市场需求结构的细分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发挥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

b.成熟和挑剔的买者会对企业产生压力,迫使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c.预示性的买方需求可以为企业提供未来买者广泛需求的信号。

需求增长的规模和形式影响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有:

a.国内需求的规模;

b.独立买者的数量;

c.国内需求的增长率;

d.早熟的国内需求;

e.国内市场的先行饱和。

国内需求的国际化就是将一国的国内需求转向国际,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国外市场的一种机制。

(3)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辅助产业会对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强后者的国际竞争力。为了使某一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供给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那些对创新和该产业的发展没有重要影响的投入品可以从国外进口。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行为

企业的各国之间、各产业中的企业目标、战略、组织方式对各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国内竞争的形式也对创新过程产生根本性的作用。

(5)偶然事件

一些偶然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产生非常不同的结果。

(6)政府行为

政府在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是从属性的。政府政策仅在那些决定国家优势的根本因素业已存在的产业中才能保持有效。

7.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如表5-1所示。

表5-1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

从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区别的分析可知: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往往表现为某一要素禀赋相对丰富,而使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某种特定的角色。但竞争优势是一种实际显现的竞争能力,是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综合协调的结果。

(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并非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不可能形成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因此有效地配置资源,使社会各种资源获得最大限度地利用是国民收入最大化的充分条件。

二、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前,农产品贸易一直游离于多边贸易规则之外。1995年《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正式生效。该协议实施的目标和任务,在于消除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扭曲现象,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保障农产品贸易在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运行。

《农业协议》具体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构成了农产品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四个领域的改革: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动植物卫生检疫。

1.扩大市场准入,消除非关税壁垒

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主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现。其中,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是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制度。

(1)取消非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

《农业协议》规定各成员国必须取消全部非关税措施,并将这些非关税措施以1986--1988年为基期,按一定公式转化为“等量关税”,再加上受非关税壁垒限制的产品的现行正常关税税率构成混合关税。如果某一成员不将其实施的非关税措施转化为关税,则必须保证每年以较低的关税水平进口一定量的外国产品。

《农业协议》在有关条款中规定了三个例外:

为了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而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实施的为保障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的非关税措施可以作为关税化的例外得以保留。

根据l994年GATT普遍义务或WT0其他协议而采取的,尤其是与农业无关的非关税措施不受关税化的约束。

某一成员可以自愿选择继续暂时维持非关税壁垒措施而允许向其他成员提供一个最低的市场准入机会,在此情况下实施的非关税措施可以作为关税化例外。

(2)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

《农业协议》对于混合关税的削减作了如下规定:

以1986——1988年为基期,发达国家在协议实施期6年内(1995——2000年)农产品进口关税简单平均水平削减36%,发展中国家在协议实施期10年内(1995——2004年)农产品进口关税简单平均水平削减24%;

对于每一单项产品,发达国家至少削减15%,发展中国家削减10%;

最不发达国家不承担任何义务,即可以不削减关税税率。

(3)关税配额水平的约束及其非歧视性实施

在“关税配额”规定数量内的进口,只征收较低的进口关税,而不征收较高的普遍最惠国税率。“关税配额”下的关税率,通常为0~23%。关税配额规定的数量仅仅是一种承诺,实际进口的数量则是由进口国国内市场需求而定,并不是必须进口的数量。

根据WTO有关规定,关税配额准入量应至少保持现行实际市场准入水平,即不低于最近三年的平均进口量,如这一进口量不足国内近三年平均消费量的3%,则应以消费量的3%确定配额量,并承诺一定的增量,到实施期末达到国内消费量的5%。

(4)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农业协议》规定一些进口可以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以扩大农产品的进口量,提高进口自由化程度。实施最低市场准入机会,必须具备的条件:

以l986——1988年为基期计算,某产品的进口量低于其国内消费量的3%;

从l986年开始对此产品的出口不实行出口补贴;

若该产品为初级产品,对其实行了有效的生产限制措施。

根据上述条件,发达国家可对初级农产品或加工农产品实施该规定。

以1986--1988年为基期计算,最低市场准入水平1995年不低于基期内进口国国内消费量的4%,并在协议实施期内每年增加基期国内消费水平的0.8%。对于发展中国家成员,也可选择使用最低市场准入机会,但仅限于初级农产品。最初市场准入水平为基期国内消费量的l%;在实施期第5年和第6年达到2%,在第10年达到国内消费水平的4%。

(5)特殊保障条款

《农业协议》规定,各成员方可以援用特殊保障措施,对那些已经遵守关税化的产品限制进口,以防在进口量上的激增和进口价格上的重大降低。可以采取特殊保障机制的有两种情况:

为对付进口数量剧增的“数量触发”;

为应对价格重大降低的“价格触发”。

但只能选择其一,不得同时使用。

“数量触发”是指,当农产品某年的进口量超过前三年进口量的平均水平,则该进口国可以采用特殊保障条款,但税额最高只能达到约束关税率的1/3,且加征期以当年为限。

“价格触发”是指,当进口产品价格即到岸价格下降,且低于l986——1988年进口价格平均水平的10%时,可以采取特殊保障措施。

2.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

《农业协议》要求成员方承诺削减现有的补贴农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预算开支,对在基期没有进行出口补贴的农产品,则禁止在今后对该产品实施出口补贴。WTO成员不仅要削减用于补贴的资金金额,而且还要削减接受出口补贴的产品数量。

以1986~1990年的平均量作为基期量,发达国家在从1995年起的6年时间内,削减出口补贴额的36%,发展中国家在从1995年起的10年时间内削减24%。发达国家在6年时间内将出口补贴的产品数量削减21%,发展中国家在10年时间内削减l4%。最不发达国家不需进行任何削减。

3.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1)“绿箱”政策

对市场只有很小扭曲作用的政策,可免于减让承诺、允许实施。

《农业协议》规定可以免于减让承诺的“绿箱”政策是政府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而不是从消费者中转移而来,且对生产者没有影响的农业支持措施,主要包括:

政府一般性服务;

由粮食安全原因的公共存储所需费用;

国内粮食援助;

与生产不挂钩的直接收入支付;

作物保险与收入安全计划;

自然灾害救济;

结构调整援助;

环境或储备计划;

地区援助计划。

(2)“S&D”政策

特殊及区别对待的政策,包括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者普遍得到的投资补贴,低收入和资源贫乏阶层普遍得到的投入补贴等,鼓励放弃种植非法麻醉品的支持。

(3)“蓝箱”政策

生产限制计划中,对生产者进行的直接付款的政策。

“蓝箱”政策主要指个别国家在实施生产限制计划中对生产者进行的直接付款,这种支付是基于固定面积和产量,或基期生产水平的85%以下,或固定的牲畜头数来计算的。

(4)“黄箱”政策

《农业协议》规定需要减让承诺的“黄箱”政策是指上述三类以外的国内支持政策,一般涉及对特定产品的支持措施。这些政策可以用综合支持量(AMS)来衡量,综合支持量是衡量提供给某特定农产品或非特定产品的年支持总量的技术指标。

但是,如果发达国家任何一年对特定产品或非特定产品的国内支持(“黄箱”政策范围内)不超过该产品产值或农业总产值的5%,发展中国家不超过l0%,可免于减让,不计入综合支持量。

4.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

(1)基本内容

《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适用于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是为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实施的不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限制和歧视的措施。

(2)成员国义务

成员方有权采取正常的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安全为目的的检疫措施,但这些措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应构成不公正的歧视。

所采用的检验措施和依据原则应以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为基础,这些标准、准则随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各国可以实施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必须以科学为依据。

各国应尽可能参与相关的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

协议要求其成员采取的措施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

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

(1)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各大洲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贸易变化很大;

b.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发展缓慢;

c.欧洲共同体以及欧盟的建立和扩大,其主要农产品不仅由短缺变为自给,而且还有大量剩余供出口,从而成为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最集中的地方;

d.北美由于受到欧盟的激烈竞争,出口地位有所下降;

e.大洋洲主要出口畜产品,近年来又增加了谷物出口。

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出口:在提高农产品自给率的同时还有大量剩余产品出口

进口:对高价值农产品的需求更多,农产品进口贸易相应增长

b.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趋下降;

出口: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热带作物产品和一部分其他农产品,但热带作物产品的主要加工者和销售者却是美国和西欧国家

进口:由于重视发展工业,农业发展缓慢,本身对农产品需求增长,初级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进口需求则有所增加

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农产品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c.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家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

第一,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垄断地位受到激烈冲击;

第二,欧盟农产品自给率迅速提高,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

第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口增加,进口增长较快的是一些中等收入和一些石油输出国家和地区。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演变

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其原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高度关注本国的粮食安全,都力求粮食的基本自给。

农业原料贸易量增长缓慢。其原因:化学纤维工业发展迅速;世界贸易半成品化和成品化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潮流。

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原因:世界人民膳食结构改善,肉蛋奶和水产品消费量迅速增长。

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原因:国际运输条件和贮存保鲜技术的改善。

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原因:既增加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又适应了高消费国家(地区)消费者的要求

土特产品以及供日常生活其他方面使用的手工编制品、花卉贸易兴旺。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1)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在贸易上的不同的特性

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分散性;

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日常必需品,供求都缺乏弹性;

农产品大多是有机体,体大、量多、水分多,具有笨重性和鲜活易腐性特点,并且质量不均匀,在收购、包装、运输、保管、销售方面要求较高,成本高,风险大。

(2)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数农产品的贸易的特征

贸易商品集中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依靠出口少数几种主要农产品。

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

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是指大部分主要输出物资通常在几个工业化国家的市场上出售。

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

a.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时间,基本上不受其他因素所影响;

b.农产品的易腐性,要求农产品运输时间尽量缩短。

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大、替代弹性大;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替代弹性小。

四、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1)中国是世界上近20年来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3)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4)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趋于下降,进口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则均呈上升趋势。

(5)国内资源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

(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特征

1990年以来,分布结构比较稳定,始终以亚洲国家(地区)以及美国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北美地区。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

出口

a.产品种类

蔬果类、肉类、水产类以及动植物原料类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提高,其出口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也不断上升。

b.集中程度

出口贸易比重的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出口规模向少数几类农产品集中的程度加强。

进口

农产品种类由谷物类、糖类、纺织纤维类,转变为油籽类、纺织纤维类、植物油类和水产类。

3.加入WT0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及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1)中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

农产品关税减让

根据谈判承诺,中国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并对所有农产品关税进行约束。其中水果、肉类、葡萄酒和奶类制品等产品的降低幅度更大。

重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

加入WTO以后,中国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取消数量限制,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对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食糖、羊毛等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在关税配额制度下,配额内关税率为1%~1%,配额外关税率为10%~65%。

中国继续保留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的国营贸易及进口专营权。

中国承诺,在透明、可预测、统一、公平和非歧视的基础上管理关税配额,明确关税配额公布、申请和发放的时间,反映消费者喜好和最终用户需求,不抑制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提供再分配的机会等。

国内支持的限制

中国保留了在《农业协议》下对农业国内支持提供特定支持和非特定支持的权利(通称“黄箱补贴”),两项支持占相关年份特定产品和农业生产总值的8.5%。中国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特定产品支持为负数。

非关税措施的取消

中国加入WTO后取消对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包括配额、许可证等措施。

取消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所涉及的农产品有食糖、烤烟、烟草、橡胶、羊毛等,其中,食糖、烤烟、烟草、羊毛在加入WTO时取消,橡胶于2004前取消。

在加入WTO时取消单一许可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稻谷、大米,以及豆油、花生油、棕榈油、菜籽油等食用油。

出口补贴的消除

中国根据《农业协议》的规定,承诺今后不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的限制

中国承诺,在加入WTO后30天内,向WTO通报所有有关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包括产品范围及相关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中国将遵守WTO关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所有的法律法规。

(2)中国加入WT0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

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

中国在加入WT0的过程中作出了广泛而重大的减让和承诺,较大幅度地开放了农产品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农产品进口剧增,压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使农民的利益受损

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挤占了国内农业的发展空间:

a.对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市场的挤占,抑制了中国传统种植业的发展;

b.对资本或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的抢占,挤压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c.对中国某些农产品加工业的控制,减小了民族工业的获利空间。

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着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

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法规变化。一些国家尤其是WTO发达成员运用技术性壁垒的水平越来越高,对进口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苛刻。中国是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较多的国家,中国被拒绝的进口产品中,农产食品所占的比例最大。

农业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在加大

随着多哈回合的进展和中国与多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世界和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看,多哈回合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比中国加入WT0要小得多。因为:

a.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关税已降到很低的水平;

b.受多哈回合贸易政策变动负面影响的农产品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