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南开大学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概念解释(6个*10分)

1.物质

答: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可以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基本哲学范畴。它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无限多样的特殊形态。运动是其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其存在的形式。它既不可被创造,也不可被消灭,但其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可相互转化。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永恒运动着的物质总体。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自然、社会中一切客观事物的高度概括,既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又不能与之混同。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及其结构、特性、运动的认识会不断变化,但哲学的物质范畴不会陈旧和改变,只会不断得到证明和丰富。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答: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人类认识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即人类认识能够正确地把握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个部分、某个发展阶段、某些方面、一定层次或程度的正确反映,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承认认识对象及其变化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事物和我们的认识有待于拓展和深化,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答: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现实基础。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的政治交往关系制度化所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思想上层建筑是人们的精神交往关系规范化和意识形态化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体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不仅经济基础根本性质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根本性质的变化,而且经济基础发生部分质变时,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体现在上层建筑通过“保护自己”与“排斥异己”的方式为经济基础服务;通过对社会生活控制的方式来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含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起促进作用;当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对经济基础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制定自己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4.意识形态

答: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9世纪初首次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意识形态、艺术、宗教、哲学。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现实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反映在现实社会中已被消灭或正在被消灭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反映现实社会中正在成长着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评述:各种意识形态都是对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它们反映的形式不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不同。各种意识形态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在形式上相互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5.异化劳动

答:“异化”原指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由此,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而且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人在劳动中否定自己,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受折磨;劳动是被迫的,且劳动属于别人。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则是人的自我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造成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人与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

6.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答:革命性、批判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也必然要体现在它的辩证法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指出对于现存事物不能只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同时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提出的不仅是一个世界观原则,也是一个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存事物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要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上去理解。现存感性世界是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对象,它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经历革命性的改造和变革。因此,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去理解,就是把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环节去理解。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二、论述题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这一命题需要从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人的本质

人与动物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重点,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社会关系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变化、发展的。

(2)社会关系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3)总述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答: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中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两种反映形式,也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1)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

在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中,总是渗透着理性认识的因素。人的感性认识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性。由于理性参与的程度和范围不同,人的感知能力会呈现出个体差异。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活动的方向。

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对感性认识活动的方向具有调控作用。由于不同的感受主体在价值观念和目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感知同一客观事物时,不同主体可能形成关于该事物不同属性的感性认识。

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或水平。

主体关于客体的理性知识一旦形成,会以信息的方式存储于主体的大脑中。感性认识的产生过程,实质上是外来信息与大脑中原有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的理性知识储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感性认识能否产生及其水平的高低。

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感性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

人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要采取一定的理性形式表达和陈述出来,这种描述就是把感性材料归入一定的概念和判断。这种描述就是理论解释的过程。感性经验只有得到一定的理论解释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构成材料。对于同样的经验事实,人们可用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

(2)理性认识的感性渗透

作为认识过程中高级反映形式的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在人的现实认识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渗透着感性认识的因素,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它将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包摄于自身。

理性认识的各种形式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性材料,不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就不可能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理论体系。理性认识在理论体系中达到了思维中的具体。思维中的具体是对感性具体的辩证否定,它克服了感性具体的直观性,同时也保留了感性具体的丰富内容。

理性认识以一定的语言、符号作为其物质手段。

理性思维活动是通过运用语言、符号来实现的。语言、符号包含着某种抽象和概括,虽与客体发生了分离,但它们仍是物的感性形式。由于理性认识采取了感性的表现形式,具有可传递性和可继承性,所以人们可以掌握前人和他人的理性认识。

(3)评述

唯理论和经验论错误

如果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从不同的方面片面强调理性思维或感性经验的作用。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也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原理。教条主义者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一切问题都超不出狭隘经验的界限。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努力防止和纠正这两种片面性,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时刻都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3.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答:(1)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在历史中活动着的任何个人都有明确的目的,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历史过程起着作用,但它们不是作为单个的意志而是作为所有意志融合而成的总的合力去起作用的。这说明人的活动不是孤立地而是社会地进行的,人们的活动是相互制约的。这种相互制约产生一种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即恩格斯说的“总的合力”。推动历史运动的力量是“总的合力”,历史是全部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总和。

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包括生物性活动和精神的活动,但最根本的是物质实践活动。没有以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人们的一切其他活动乃至人类社会本身的生存都是不可能的。在物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人类活动的其他形式,除了生产活动外还有政治生活以及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精神生活的活动。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及若干相对独立的领域构成的整体。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是指历史是人的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活动的总和。

现实的人

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不仅是肉体的、物质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是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自身的人。历史是人的活动及其产物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个体和整体发展的历史。人们的活动使自然界不断人化,日益成为属人的自然界,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在此基础上,人们自己的社会关系也不断地得到改造,社会形态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历史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

历史中的一切,从根本上说,是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结果。这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从历史的过程来看,人的活动是历史的活的源泉,人的活动就是历史本身。推动人类自身及人的社会向前发展的,是人自己及其活动(人的生产活动、创造活动、展现其生命与本质力量的活动)。那么,人自己也是劳动的产物。所以,历史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的不断的相互更替,是这二者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结果。

(2)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

对历史唯心论的批判

社会历史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所构成的,但在历史活动中,人的目的一开始实现不了,缺乏实现的手段,人难以了解历史的真相。历史唯心论认为,历史只是偶然事件的杂乱堆积,没有规律可循,历史的发展是天命或神灵的安排。

历史规律

历史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客体的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和客体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性,使主客体实际的相互作用即历史过程也具有客观性,它同自然过程一样要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历史规律就是贯穿于历史过程中的必然性、秩序性、常规性,是历史过程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就其实质而言,历史规律就是历史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在客体作用于主体的同时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规律,因而也就是人们活动的规律。历史规律是以历史的全部复杂性为前提的。

人的活动受历史规律的制约

恩格斯认为,人的活动是受确定的前提、条件的制约,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是决定性的,政治等其他前提和条件,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a.前提

第一,人们不能随意地创造历史,而是在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这些前提条件既给予人们以生存的可能,又制约着他们的活动;

第二,它为人们创造历史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也制约了人们活动的具体状况及社会发展的前景。

b.条件

制约人们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人们历史活动的社会环境条件。主要是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对人们活动的制约作用是决定性的,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或创造社会生产力。不同的生产关系为人们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着不同的可能性。同一生产关系条件下,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明显差别。社会经济条件为人们多样化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前提,但也限制着人们的活动及其作用可能扩展的范围和可能达到的高度。

第二,社会政治条件

社会政治条件包括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以及社会政治组织,同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的条件下,人们的历史活动及其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新兴的、进步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中,人们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历史作用;而在腐朽、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中,人们的活动和作用受到束缚、限制。

第三,社会精神条件

社会精神条件主要有社会的精神传统、思想文化氛围和道德、宗教、教育、科学、艺术、哲学等等的现实状况。在历史中形成并沿袭下来的传统,是制约和引导人们历史活动的重要精神条件。这种精神传统,在现实中有的起进步作用,有的起落后作用。

(3)评述

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的目的和意图的,但引导人们活动的目的和意图却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人们的活动出于被意识到的需要,因而活动的动机是主观的,但这种动机又来自于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来自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社会历史条件不仅规定着人们自觉活动的具体方向及努力程度,也制约着人们的目的实现的可能性、实现的程度及引起的一系列后果。

我们强调历史规律必须通过人的活动而实现,并不是把人当作历史规律的工具。历史规律只是制约而不是束缚人的活动,并不阻止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自觉不自觉地符合历史规律,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或违背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