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格理论学习的要领
一、人格理论的意义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一套看法,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和参照框架。
人们学习人格理论,期望它能够解答的问题
1.“什么”类问题,指的是个体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
2.“如何”类问题,指的是人格的成因,什么因素使个体形成目前的人格的,遗传、环境、主体各以何种方式、以多大的影响力对个体产生作用。
3.“为何”类问题,指的是个体行为的动力。人格理论会告诉人们在解释行为时,应该如何去思考。
二、人格理论的向度
吉尔和兹戈尔提出了九个人格理论向度:
(一)自由论——决定论
自由论——决定论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对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其个人意愿自由控制,还是由不为个人意愿所控制的因素来决定?
1.决定论
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并不能觉察这种力量;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则把人看作为一种“自动装置”,受外部控制很大。两种理论一种强调内部不可知的力量,一种强调外部不可抗拒的力量,异曲同工,都属于“决定论”的观点。
2.自由论
人本主义学者看法则相反,罗杰斯曾指出,人类并非完全由无意识来掌握,个体可以主动创造自己,在创造其生命价值时,个体有其自由的意识。因此,他主张人是“自由”的。
(二)理性——非理性
理性——非理性这一维度说明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程度。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1.理性
认知心理学派强调理性的作用,凯利认为“人是科学家”,推理作用对人具有重要影响。
2.非理性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行为主义者斯金纳重视学习过程中“强化”的效应,不太看重理性的作用。
(三)整体论——分析论
整体论——分析论这一维度划分了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
1.整体论
整体论主张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将其拆成部分,就失去了真实性。
2.分析论
分析论认为人格科学研究必须从其构成元素入手,如特质理论。分析论者认为从整体着眼,只能获得一个笼统的印象,无助于对一项行为的精确认识。
(四)遗传论——环境论
遗传论——环境论说明一个人的人格究竟有多少取决于遗传,有多少受环境的影响。
1.遗传论
遗传论者多重视气质、体形与行为的关系,如希波克里特提出的气质学说,克瑞其米尔和谢尔顿提出的体形说,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艾森克也强调遗传的作用。
2.环境论
华生等行为主义学派是极端环境论倡导者,强调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塑造人的行为。
(五)可变性——不可变性
可变性——不可变性这一维度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能否有根本改变?
1.不可变性
有些学者认为人格在儿童期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了,人身上存在有人格结构的延续中心,在人的一生中它都是行为的支撑者。弗洛伊德就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形成了,虽然以后在表面上有一些变化,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不会改变,所以弗洛伊德十分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只有长期和深入的心理分析,才有机会使当事人的人格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2.可变性
艾里克森主张人格的可变性,认为人格在一生中始终变化着,在每一阶段人们都要处理一个特殊的人生问题,从而使其进一步发展。
(六)主观性——客观性
在探讨人格问题时,常会涉及主观经验与客观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1.主观性
现象学者指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因素,并非外在的事物和环境,而是这个人对于那些事物和环境的看法。看法决定了事物与环境对主体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件事对他具有重要意义,他就会珍视它;反之,就会忽视它。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要先了解他的主观看法。
2.客观性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人格是由外部的客观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所以他们重视客观行为事实,以及行为与外部世界中可测量因素的相互关系。
(七)主动性——反应性
主动性——反应性这一维度涉及了对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是由其内部所发动的,还是只对外在刺激的反应?
1.主动性
采取主动性观点的学者认为行为产生于人的内部因素,人们是在主动地表现各种行为,而不是做被动的反应,如认知学派。
2.反应性
持反应性论点的学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处在某一个环境中,环境给予他各种形式的刺激,他要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行为主义者的观点。
(八)均衡性——不均性
均衡性——不均性这一维度主要涉及行为的动力。
1.均衡性
持均衡性观点的弗洛伊德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2.不均性
持不均性观点的人,如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马斯洛等都强调个体谋求自我充分发展的倾向,他们认为个体的主要动机在于追求生长、求发展。他们通过不断地求新,接受挑战,使之不断成长,获得充分发展。
(九)可知性——不可知性
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一维度说明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可以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知,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为人所认识的东西?
1.可知性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运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
2.不可知性
现象学派的学者认为每个人生活在其本身主观经验之中,而这些经验是别人所不知的,因此凭借一般的观察与实验方法,也不能完全体会其内心领域,进而也就难以了解人性的本质。
任何重要的人格理论都可以包含在这九个基本设想之中,在每个向度上找到它相应的位置。吉尔强调在双极连续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以维度的观点进行分析最为合适。这样有利于探讨各种人格理论在基本假设方面的不同程度与涉及的不同范围。
三、人格理论的原则
(一)核心性原则
核心性是指一种理论的关键之处。每种理论都有一个核心点,在这个核心点下展现一系列论点和论据。这个核心点抓得是否准确是衡量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
(二)广博性原则
广博性是指理论所能涵盖的范围。好的理论应该是能够解释人类的所有或大部分行为。广博性越好的理论,其所研究的范围也越广泛。一个广博性差的理论,由于兼容性差而不能处理多变的现象或问题。
事实上,一个良好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所有的行为,但在解释某一层面行为上却有独到之处,也不失为一个好理论。
(三)简约性原则
1.表现
(1)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简明一致,要而不繁,易于理解。
(2)人格理论的简约性还表现在人格研究中的理论结构点。
2.结构点应用——两种理论推论模式
罗斯提出了两种理论推论模式:限制定向推理和流动定向推理(如图2-1所示):
图2-1 限制定向推理和流动定向推理
(1)限制定向推理
限制定向推理是一种与实际观察数据相联系的思考方式,从图2-1中可以看出,三种情境均可以引发三种反应,但是这种描述较为烦琐。
(2)流动定向推理
流动定向推理是一种用逻辑假定来把描述变得简单的思考方式,三种情境均可引发三种反应的原因可以假设为内部心理的中间环节启动了相同的反应,这一逻辑假定就是“结构点”——焦虑。结构点可以帮助人们更简单明了地解释复杂的行为,结构点的总结需要更多的思考过程。
(四)验证性原则
一个人格理论体系中的任何论点都应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特别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应该能够被操作化的。理论与研究要具有关联性,如果一个理论能得到大量的、可靠的实验研究所验证,说明这一理论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五)提示性原则
提示性原则是说明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引发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去发现未知的现象。提示性原则就是看此理论是否具有引导功能。
(六)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说明了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一种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并应用在实践中。人格理论源于实践中,许多人格理论的提出者都是在临床咨询领域中工作的,他们将自己的工作体验和思考总结出一套理论体系,反过来,又对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
四、人格理论的影响因素
(一)当时的社会背景
人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特征的影响,在人格理论中充满了当时社会特征的痕迹。例如,如果可以了解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么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其理论内涵产生的原因。
(二)学者本身的经验
学者在建立其人格理论时,往往受到其生命史中重要事件的影响。学者有时所描述的事实就是他们自己,理论中充满了他们自身的人生体验与感受。
(三)学者对人、社会及科学的态度
任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学者对人、社会、科学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四)有关学科发展的情况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常和许多相关学科有密切联系。事实表明,其他学科的发展,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正确认识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作用
(一)理论的价值
1.理论研究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框架
弗洛伊德论述人格心理学时,就确定了这门学科的框架和研究主题。后面的理论学家在理论建构上基本没有跳出其框架。理论往往确定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与方向。
2.理论对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1)理论确定了实验研究的目标,实验研究设计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
理论构思得好,就能使研究更有系统性、逻辑性,研究者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或不相关的变量上。
(2)引发人们对未被注意到的实证资料进行收集和探讨
(3)理论对人格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人格研究方向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人们通过实验来为理论寻找依据,将实验结果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中,形成比较完整而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3.理论对研究者的思维起过滤作用
理论可以使研究者沿着某一方向去探讨一种现象,而具有不同理论背景的人,会对同一现象得出不同的分析。所以,理论会帮助人们去清晰而有效地分析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是,理论的综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理论会限制思维的开阔性与探新性
理论会使人产生思维定势,跳不出原有理论的框架,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也会影响人们发现新的东西。
2.以理论为先导的研究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科
理论研究模式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有些研究者偏好于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类研究者认为,研究应从收集事实材料开始,直到有了雄厚的事实基础后,才能建立理论。也就是,研究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课题时,可以从事实出发,特别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3.理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理论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低级不断地向高级发展,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当理论发展未达到完善阶段时,会影响到人们理解与使用理论,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偏差。所以,对于发展不完善的理论,要倍加小心,要求人们具有批判性思维。此外,即使一种已被称为“完善”的人格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三)认识理论
1.理论是人类思考的工具
理论既要联系实际又要超越现实。理论要高于现实,它追求与现实呈现出某种天然的“距离”,但这不是理论的变质,而是对现实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它体现了一种抽象和预示。
2.人格心理学对理论的偏重
人格理论源于研究者长期对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体验。但最终形成理论,主要在于人格自身的统合性。人格各个部分是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在涉入某一问题时,自然要连带起人格的其他成分。所以,人们要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去思考问题,这个框架就是理论。
3.要敢于使用理论
任何事物都具有辩证的性质,理论也如此。理论发展的不完善,并不应妨碍人们的思考,以及对理论的使用。对理论的使用原则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运用理论
人格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观察事物的方向,提供给人们一些描述、解释个体行为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评定、预测人格的方法。
1.描述
了解一个事物的第一步就是描述它。在人格理论中,人格结构这一基本问题的研究,就是用于描述人格结构差异的。
2.解释
科学的重要功能不仅在于发现某一现象,还在于能解释这种现象。“解释”就是确认原因。当一时得不到真正的解释时,人们甚至会做一些推论。
3.预测
(1)人格可以预测行为
要了解人类,就要能够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人格具有预测行为的功能。人格心理学非常重视人们行为中的稳定成分。只有稳定的成分才构成人格结构。人格因其稳定的特征才为预测提供了条件。
(2)预测行为的工具
人格测评工具也为预测人的行为提供了客观方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是一个预测性较好的人格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