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0~前476年)

一、单项选择题

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2015年统考真题]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结盟国

D.联姻国

【答案】A

【解析】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宗法内部必然同姓,“同志”的基础是同姓,同姓则是宗法制的内容。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研]

A.《尚书》

B.《周易》

C.《论语》 

D.《韩非子》

【答案】B

【解析】语出自《周易》,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名词解释

1春秋三传[2015年复旦大学研]

答:《春秋三传》是指《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2向戌弭兵[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研]

答: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确认晋、楚两国为盟主;又商定齐、秦两国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比较少。

三、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研]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5)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答:(1)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官吏世袭制度来选拔官员的。其原因包括:

春秋以来,奴隶制逐渐崩溃,宗法世族被削弱,世官制度的根基被动摇。

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使得平民阶层掌握知识和治理国家社会事务的能力,这一阶层逐渐取代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贵族阶层出任国家官吏。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的现实使得选贤任能的新人才观出现,为职官制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同时郡县制的推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职官制的推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2)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朝时起开始实行科举制。其标准由注重个人品行逐渐过渡到注重个人能力。

(3)察举制和科举制两者考试的不同:

察举制下的考试只是考察被选拔者的一个方面,其考试结果只分高低,所有参加考试人员皆能保证出任官员;科举制下的考试则是一种唯一的考察标准,考中者方能成为官员,不中者则被淘汰。

察举制和科举制两者的关系:

察举制出现时间较之科举制要早,科举制的实行是在汲取察举制经验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在两者之间又经历过九品中正制的过渡。

(4)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新兴的庶族地主要求得到与其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权力。门阀士族势力衰落背景下,加强皇权的需要。经历长时期社会动乱后,政权选拔人才的需要。

科举制的特点:

士人报名应试,不由官员举荐。考试定期举行,程序客观公正,竞争公平。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威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打破了数百年来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使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官员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将选举权集中到封建中央政府,削弱了地方上的士族势力,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推动了社会文化的传播和进步,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5)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启示包括:

社会的变迁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以个人或团体的意愿而转移,社会变迁在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

社会制度的变迁具有历史性,是在继承以前制度的基础上,汲取其经验教训对其加以改进完善后逐步发展的。

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越来越注重对其才能的考察,个人素质以外的家族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

四、论述

1列举四书五经,并对每一本书做介绍。[2015年兰州大学研]

答:(1)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到南宋时期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中庸》:一般认为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到南宋时期朱熹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尚书》:《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相传为孔子所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

《礼记》:《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周易》:《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也称《易经》。《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它也是中医之子向更高层次学习的门槛。

《春秋》:《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编订,其中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