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新闻源主体
答:新闻源主体,又称新闻信源主体,是指拥有新闻信息并且实际介入或参与新闻报道得以形成的个体或组织(群体)主体。组织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企业组织和其他民间组织、团体等。新闻源主体,主要是社会运行过程、社会生活展开过程自然造就的、自然生成的。其特有的社会影响力,使制造、塑造、捏造新闻源主体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不同社会主体间经常为成为新闻源主体而展开博弈、竞争。新闻源主体在具体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新闻传收活动逻辑上的起点“主体”,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报道与接受的内容范围,新闻的诸多主要特性,都会受到新闻源主体的影响。
2.传播主体
答:传播主体是指那些在具体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业务活动的人——记者和编辑。就整个新闻业而言,构成新闻传播主体的是各个具体的新闻媒体或者新闻组织,它们是组织性的传播主体,是实际运行、操作新闻报道活动的实体机构。具体表现为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还有新闻网站等。如果考虑到民间新闻,那么所有的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所有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都是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媒体中活动主体的实际地位、作用及其行为方式,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是双重的:①作为高位主体的,新闻媒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②作为本位主体的,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新闻传播主体——以采编人员为主的新闻业务工作者。
3.收受主体
答:收受主体是指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传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具体而言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和网络的浏览者等。在新闻学的视野中,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群体和组织主体)都是新闻收受者。收受主体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收受主体“分散、弥漫”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生存、生活、工作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中。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收受主体在新闻传收活动中的特征:①大众化的存在特征;②自主化的接触特征;③个性化的需求特征;④多样化的人性特征。收受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包括:a.收受主体是后在主体;b.收受主体的新闻需要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动力;c.收受主体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d.收受主体是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
4.控制主体
答:新闻控制主体是指那些通过一定方式,限制、约束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方式的主体。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新闻传播主体,控制的主要活动是新闻传播者的新闻报道活动。新闻控制的严格主体就是国家,进一步而言,就是政府,依据的控制标准和手段是体现社会共同意志的法律或者准法律的相关规范。控制主体与新闻传播主体之间是一种约束和被约束、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但新闻传媒拥有的、法律所赋予的新闻自由权利,使它也可以对包括新闻控制主体在内的一切权力行为进行监督。
5.影响主体
答:影响主体是指在与新闻传播主体的交往中,其意图与行为对新闻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方式的选择等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作用的主体。如某些企业组织主体、社会团体主体以及一些个人主体等。影响主体的边界不太明确的,凡是控制主体之外的、所有能够对传播主体传播行为构成影响的其他主体(不包括前面从其他角度讨论过的新闻源主体和新闻收受主体),都是影响主体,但最主要的是那些为新闻传播主体提供广告资源的企业组织主体,或以其他方式为新闻媒体提供资金的主体。
6.高位主体
答:高位主体是指新闻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高位主体是新闻传播总体目标的设计者和确立者;是媒体方针的制定者;是一定范围内新闻传播活动规范的主要制定者;是新闻业务活动的指导者和监督者。高位主体决定着媒体新闻报道的总体取向。高位主体左右着新闻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经营规模,在新闻传播系统中处于支配者的主体地位。
7.本位主体
答:本位主体是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新闻工作者或传播者。他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力量、主体成员。本位主体大致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的:①采写、编辑、制作、播报、主持人员,他们是新闻报道活动的核心人员;②相关的编辑辅助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等,他们属于新闻报道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非核心人员。
8.现实受众
答:现实受众是指已经接触和利用新闻媒介的人。受众的现实和潜在是相对的,对一种媒介是现实型的收受主体,对另一种媒介有可能是潜在型的收受主体;同样,对某家媒体是现实的收受者,对另一家媒体可能是潜在的收受者,反之亦然。对任何新闻媒体而言,维系和稳定现实的收受者群体,发现和开发潜在的收受者群体都是长期的任务。
9.潜在受众
答:潜在受众是指具备正常接触媒介的能力,但还没有开始接触和使用新闻媒介的人。受众的现实和潜在是相对的,对一种媒介是现实型的收受主体,对另一种媒介有可能是潜在型的收受主体;同样,对某家媒体是现实的收受者,对另一家媒体可能是潜在的收受者,反之亦然。对任何新闻媒体而言,维系和稳定现实的收受者群体,发现和开发潜在的收受者群体,都是长期的任务。
10.目标受众
答:目标受众是指新闻媒体传播指向的主要收受者或核心收受者,即媒体的定位性收受者。对一家确定的媒体而言,它的目标受众和非目标受众是相对稳定的,但两种类型的受众会随着媒体自身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收受者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即目标受众会转化成为非目标受众,反之亦然。因而,对于一定的媒介而言,如何使自己确定的目标受众真正成为长期的、稳定的、忠诚的目标受众,如何使边缘受众逐渐转化成为目标受众,是必须始终探索的问题。对于一家媒体而言,拥有足够规模的目标受众,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吸引边缘受众,开发新的受众资源,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1.边缘受众
答:边缘受众是指目标受众之外的受众。这些受众只是对一定媒介表现出不稳定的、偶然的接触和兴趣。对一家确定的媒体而言,它的目标受众和非目标受众是相对稳定的,但两种类型的受众会随着媒体自身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收受者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即目标受众会转化成为非目标受众,反之亦然。因而,对于一定的媒介而言,如何使自己确定的目标受众真正成为长期的、稳定的、忠诚的目标受众,如何使边缘受众逐渐转化成为目标受众,是必须始终探索的问题。对于一家媒体而言,拥有足够规模的目标受众,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吸引边缘受众,开发新的受众资源,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与作用。
答:(1)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
就整个新闻业而言,构成新闻传播主体的是各个具体的新闻媒体或者新闻组织,它们是组织性的传播主体,是实际运行、操作新闻报道活动的实体机构。具体表现为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还有新闻网站等。如果考虑到民间新闻,那所有的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所有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都是新闻传播者。
根据新闻媒体中活动主体的实际地位、作用及其行为方式,在新闻学的视野里,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事实上”是双重的,分为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高位主体,是指新闻媒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本位主体,是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新闻传播主体——以采编人员为主的新闻业务工作者。
(2)高位主体的构成及作用
①高位主体的构成
高位主体主要是指新闻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新闻资产的所有者,是指新闻媒体的实际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是指从事非新闻业务的媒体经营者和行政管理者,他们掌握着一家新闻媒体的经济命脉和行政权力。
②高位主体的作用
a.高位主体是新闻传播总体目标的设计者和确立者,是媒体方针的制定者。
资产所有者创办新闻机构的目的不同,对待新闻传播的态度就不同,他们追求的利益目标、价值指向的核心自然会有所不同。有什么样的新闻媒体创办者,就有什么样的经营者、管理者,也同时意味着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传播追求。
b.高位主体是一定范围内新闻传播活动规范的主要制定者。
新闻资产所有者、管理者为了使自己的核心价值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就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制定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活动规范。新闻资产所有制形式和新闻控制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影响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或形式,但高位主体采用一定的规范系统管理新闻传播活动是必然的。
c.高位主体同时也是新闻业务活动的指导者和监督者。
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总体目标,都必须通过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来实现。本位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并不是必然地与高位主体的目标追求相一致,因此,高位主体就会不断指导与监督本位主体的业务活动,以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始终符合高位主体的利益目标。
(3)本位主体的构成与作用
①本位主体的构成
本位主体是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新闻工作者或传播者,他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力量、主体成员。本位主体大致由以下两部分人员构成:
a.采写、编辑、制作、播报、主持人员,他们是新闻报道活动的核心人员。
b.相关的编辑辅助人员、业务技术人员等,他们属于新闻报道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非核心人员。
②本位主体的作用
a.从宏观上看,本位主体是任何新闻媒体新闻生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对于整体新闻生产能力基本一定的新闻媒体来讲,能够生产出什么样质量的新闻,很大程度上是由本位主体直接决定的。作为新闻生产活动中活的力量,本位主体驾驭和操作着新闻传播的整体过程,影响着新闻生产的所有环节和细节。
b.从新闻传收流程和过程来看,本位主体处于新闻传收活动的“前在”地位,对传播什么、怎样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把关”作用。
本位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位置的“前在”性特征表明,在实际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本位主体处于不可否认的“优势”地位,本位主体处于特殊的中介地位,充当着沟通上下左右的桥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分配着收受主体有限的新闻注意力,并通过不断的议题设置方式,引发和维系社会公众对有关问题的关注。
c.从功能论角度看,新闻媒介、新闻传播具有的各种潜在功能,主要是通过本位主体的职业新闻活动实现的。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本位主体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发现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当社会提供的宏观传播环境一定时,不仅社会公众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新闻主要是由本位主体决定的,而且新闻媒介能够实现怎样的舆论引导功能、新闻监督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娱乐功能等,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本位主体决定的。
d.从本位主体与新闻行业、新闻媒体的关系看,他们维护着新闻传收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塑造着新闻行业、新闻媒介的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传播的社会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e.本位主体是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主体。
本位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首先要反映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共同体的利益。除了追求自身利益之外,本位主体总要反映和代表社会主体的共同利益,这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传播社会性的必然体现,更是本位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2.简述新闻收受主体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答:(1)收受主体的类型
①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频率,或者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稳定程度分
a.稳定型收受主体,指比较习惯地、固定地接触和使用一定媒介的收受者,对这种类型的收受主体而言,收受新闻已经构成了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偶然型或非稳定型(不稳定型)收受主体,指没有固定习惯,只是偶尔接触新闻媒介的人。这种类型的收受主体对新闻无太大兴趣,接收新闻仅仅是一种附带的、随机的或偶然的行为。
②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类别的多少分
a.单一型收受主体,指只接触一种类型的新闻媒介,比如只读报纸或只看电视或只听广播甚至只通过网络浏览新闻的人。
b.复合型收受主体,指同时接触多种类别新闻媒介的人,即既可能是报纸的读者,同时又是广播电视或网络新闻的视听者、浏览者。
③按照对一定新闻媒介接触的实际表现分
a.现实型收受主体,指已经接触和利用新闻媒介的人。
b.潜在型收受主体,指具备正常接触媒介的能力,但还没有开始接触和使用新闻媒介的人。
④按照新闻媒体确立或形成的传播对象特征分
a.目标型收受主体(目标受众),指新闻媒体传播指向的主要收受者或核心收受者,即媒体的定位性收受者。
b.边缘型收受主体,指目标型收受主体之外的收受主体。这些收受者只是对一定媒介表现出不稳定的、偶然的接触和兴趣。
⑤其他的划分方法
主要有: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按照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按照对一定媒体的忠实程度、按照收受主体新闻需求的特征等。
(2)收受主体的特征
作为新闻传收活动中的“后在”主体,收受主体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①大众化的存在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本质上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传播,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在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专门化和体制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传播中,点到面的公开传播方式和模式,决定了收受主体在整体存在方式上首先是一种大众性的存在,不像传播主体那样是一种具有相对明确界限的、有组织的、职业性的共同体。
作为大众化存在的收受主体的特征:
a.数量规模的巨大性、构成性质上的庞杂性。
b.匿名性,即收受主体之间从总体上看互不相识,构成大众的个体之间处于一种互相疏离的关系状态,对传播媒体和传播主体而言也是难以全面把握的对象。
c.流动性,即收受主体的界限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媒体类型拥有不同的对象,而且同一收受主体可以在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成为不同媒体或几种媒体的收受者。
d.同质性,即大众个体之间不存在质的差别,个性被消解,只被视为信息的收受者或者消费者。
e.素质的有限性,即作为大众存在的收受主体,或者作为大众一面的收受者,其素质是有限的,表现为只能消费那些相对简单、通俗的文化产品。
②自主化的接触特征
收受主体是具有选择能力的、自主的、能动的主体,他们主导着自己的接受行为,他们对媒介的接触是选择性的,对新闻传播具体内容的注意、理解和记忆是选择性的,即他们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按照自己的价值模式、自己的认知图式去对待新闻传播媒介及其内容的。
③个性化的需求特征
收受主体本身是具有个性化存在的主体,个性化的突出表现是对传播内容的专门化、个性化需要。与传统的大众新闻传播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已经使个性化的信息需要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④多样化的人性特征
在现代社会,接触大众传播是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活动,但并不是全部活动,他们同时还参与着各种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现实社会关系,而这样一些关系和实践也必然会对他们接触大众传播产生能动的影响。
3.简述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的关系。
答:根据新闻媒体中活动主体的实际地位、作用及其行为方式,在新闻学的视野里,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事实上”是双重的,分为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高位主体,是指新闻媒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本位主体,是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新闻传播主体——以采编人员为主的新闻业务工作者。
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但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
(1)在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中,高位主体作为新闻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决定着媒体新闻报道的总体取向,高位主体左右着新闻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经营规模。而本位主体是在高位主体的主导下,在高位主体的意志下,进行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在新闻传播媒体的人事组织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具有明显的差别,他们处于不同的层级。高位主体是高层主体,本位主体是低层主体。
(2)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的利益追求与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作为共同的制度化的新闻传播主体,他们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系统的重要建构者。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都希望通过新闻传播活动满足各自的利益需求和实现各自的价值目标。从本质上看,在常态情况下,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首先是利益的共同体,他们的利益追求与价值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
(3)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之间也会出现利益的不一致或冲突。尽管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构成了共同的、实质上的传播共同体,但他们毕竟在新闻传播的组织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层次,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存在方式上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这种独立性必然导致利益上的差异。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之间的诸多不同与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产生利益矛盾和冲突。
(4)在一些特殊的媒体体制中,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只有逻辑上的区分,没有实体上的区别。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同人报”,以及当代西方少数“员工所有制”,其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基本上是一体化的。但即使在双重主体一体化的情况下,双重主体角色的内在一致性和矛盾性,也像在双重主体分离状态下一样,仍然是存在的。
4.简述收受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收受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收受主体是后在主体
相对传播主体的“前在”地位而言,收受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是“后在”位置的主体。正是由于收受主体的“后在”性收受活动,才使新闻传播过程得以完整实现。
(2)收受主体的新闻需要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动力
从根源上看,新闻需要是驱动新闻传播行为的终极动力,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存在的意义基础。如果没有收受主体的存在、新闻需要的不断发展变化,传播主体所从事的新闻发现活动、创造活动都将失去意义,从而也使新闻传播活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3)收受主体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从新闻传播的完整过程来看,收受主体不只是新闻生产与创造的参与者,而且在一定的环节中是真正的、直接的生产与创造主体。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就是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共同生产新闻信息的过程,更是共同创造新闻价值、新闻意义的过程,自然也是共同享受新闻信息、新闻价值、新闻意义的过程。
(4)收受主体是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
收受主体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信息反馈主体。
①收受主体,是反馈信息的生成者和发出者。
②收受主体正是通过提供反馈信息的方式调节着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制约着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
③反馈,是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在新闻活动中建立和实现主体间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④反馈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传播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收受者的身上,使传播主体时刻意识到收受主体与自己同处于新闻传播的主体地位,自己的命运不仅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同时也掌握在收受主体的手里。
5.简述新闻源主体、新闻控制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答:(1)新闻源主体
拥有新闻信息并且实际介入或参与新闻报道得以形成的个体或组织(群体)主体,就是新闻源主体,或称为新闻信源主体,组织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企业组织和其他民间组织、团体等。新闻源主体主要是社会运行过程、社会生活展开过程自然造就的、自然生成的。其特有的社会影响力,使制造、塑造、捏造新闻源主体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不同社会主体间经常在为成为新闻源主体而展开博弈、竞争。
(2)新闻源主体的地位及作用
①新闻源主体,是新闻传收活动逻辑上的“主体”起点。在大多数情况下,真正能够将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者连接起来的中介是新闻源主体,不通过任何新闻源主体的新闻报道几乎是不存在的。
②新闻源主体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报道与收受的内容范围。很多新闻内容的实际把关人或决定者,首先是新闻源主体,而非新闻传播者。
③新闻的诸多主要特性,都会受到新闻源主体的影响。新闻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公正性等,都会受到新闻源主体自身素质、利益以及新闻意识等的深刻影响。
(3)新闻控制主体
相对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存在的新闻控制主体,是指那些通过一定方式,限制、约束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方式的主体。这里所讲的新闻控制是来自新闻传播系统之外的控制,不包括新闻传播系统内部的自控行为。因而,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新闻传播主体,控制的主要活动是新闻传播者的新闻报道活动。由于新闻传播主体是新闻源主体与新闻收受主体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控制主体对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报道活动的直接控制,也就间接控制了新闻源主体和新闻收受主体的有关新闻行为。
(4)新闻控制主体的地位及作用
①新闻控制的严格主体就是国家,进一步而言就是政府,依据的控制标准和手段是体现社会共同意志的法律或者准法律的相关规范。政府会将控制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力赋予一定的机构和部门,让它们充当直接的控制新闻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的控制者,以法律的名义监督新闻传播主体的新闻活动行为,或者是以事后追惩的方式控制新闻传播主体的新闻活动行为。政府作为新闻控制主体,实质上是通过法律或者准法律的手段,限制新闻自由的范围和程度,将新闻活动限制或约束在政府可以承受和认可的范围内。
②控制主体与新闻传播主体之间是一种约束和被约束、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法律或准法律的规范所规定了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控制主体的地位高于新闻传播主体,新闻传播主体的任何新闻传播行为,要是违背了相关的规范,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只要控制主体的控制行为是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范进行的,那么,传播主体就必须接受其控制行为。新闻传媒拥有的、法律所赋予的新闻自由权利,使它可以对包括新闻控制主体在内的一切权力行为进行监督。
③在对新闻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的限制、约束上,控制主体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或者相关的具有法律或者准法律效力的规范进行的。从原则上看,控制主体对新闻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的限制与约束是硬性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④就实际来看,控制主体实行的主要是一种政治控制,表现为法律控制、行政控制。在中国,由于媒体的政党耳目喉舌属性,新闻控制还会表现为党的纪律控制或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