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复试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试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48)

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

2.行政立法

3.行政首长负责制

4.政府决算

5.360度考核法

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如何进行社会管理?

2.我国行政组织采用何种组织结构?

3.如何理解公共领导的内涵?

4.公务员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何?如何进行优化?

2.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

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48)

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

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

答: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是公共危机事后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指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遭受损失的社区和民众向事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的回归,涉及需求评估、规划选址、工程实施、技术保障、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组织系统、社会关系、心理援助等工作。

2.行政立法

答:行政立法是指特定国家行政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从静态角度讲,行政立法则是指特定国家行政机关依准立法程序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立法的性质如下:行政立法仅指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而不包括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行政法律、地方人大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作为行政法渊源的地方性法规。行政立法的主体只限于特定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制定,规章只能由国务院部委和具有外部行政管理职权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其他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立法的范畴。行政立法遵循准立法程序,这种程序既具有行政程序的特征,又具有立法程序的特征,我国行政立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性质的二元性:既属于(主要或本质上属于)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又属于立法——准立法或从属性立法。

3.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并不意味着行政首长可以独断专行或者滥用职权。行政机关或行政部门的重大问题,要由某种行政会议来决定。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4.政府决算

答: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政府年度内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政府决算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通常按照我国统一的决算体系汇编而成,包括中央级决算和地方总决算。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后,应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以便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5.360度考核法

答: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该方法是指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过评论知晓各方面的意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360度考核法的优点在于:打破了由上级考核下属的传统考核制度,可以避免传统考核中考核者极容易发生的“光环效应”、“居中趋势”、“偏紧或偏松”、“个人偏见”和“考核盲点”等现象。一个员工想要影响多个人是困难的,管理层获得的信息更准确。可以反映出不同考核者对于同一被考核者不同的看法。防止被考核者急功近利的行为(如仅仅致力于与薪金密切相关的业绩指标)。较为全面的反馈信息有助于被考核者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如何进行社会管理?

答:(1)社会管理的含义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要求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a.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公民社会,整合社会公共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b.要明确界定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正确处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的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彻底改革我国传统的政社不分的社会管理模式。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社会的宏观管理,包括规划社会发展方向,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等等。

c.在明确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要明确划分政府系统中各社会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构建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

a.社会政策是指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中心,以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手段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措施及制度安排。

b.目前,我国基本社会关系变化剧烈,迫切要求转变政府社会管理的战略重点,实施适应新形势的新的社会政策。我国政府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反贫困政策、社会资本政策、民众参与政策、社会自治政策,将其与社会保障政策、贫困救济政策等消极的社会政策结合起来。

c.要制定公共财政向科技、教育、卫生、生态等社会事业领域倾斜政策,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改变目前政府投资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

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

a.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呈现社会矛盾多发的特点。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及时稳妥地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和完善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群众自律疏导互动的矛盾调处机制。

b.积极规范和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c.针对发展中征地、房屋拆迁、旧城改造等易引发群众不满、社会不稳等问题,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偿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处理好维护发展大局与保护群众权益的关系,既注重保护群众的当前利益,又注重维护群众的长远利益。

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

a.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由政府包揽的一些社会管理事务必须与政府的职能分离,由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接。

c.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

d.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角色定位上,要转变观念,打造一个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政府,使政府由控制者转变为服务者,推动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

2.我国行政组织采用何种组织结构?

答:(1)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行政组织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

(2)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

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从中央人民政府到基层的乡镇人民政府,从国务院各部、委、行、署到市县的职能局、办,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组织系统,并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金字塔式结构

全国各级人民政府的排列组合会呈现出此种结构,处于塔尖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国务院下设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下辖若干市、县、区人民政府。

纵向垂直结构

纵向垂直结构是国家行政职能纵向分工的体现。

a.同一级政府内部职能部门的纵向结构。如国务院职能部门设三级:部(委)—司—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一般设两级,如省政府的厅(局)—处,地级市政府的局—处(科)。

b.上下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结构。公安、安全、审计、检查等独立性较强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等部门,上下级之间是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横向并列结构

同级政府机关之间和政府机关内部各同级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呈现出此种结构。

a.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关系,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各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各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其中也包括不同管辖区域内同级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b.同一人民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并列关系,如国务院各部委的关系、同一部(委)内的各厅、局之间的关系等等。

3.如何理解公共领导的内涵?

答:公共领导是由“公共”和“领导”两部分构成。公共领导就是强调具有“公共性”的领导。具体而言,是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而进行的高层次管理活动。公共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行政领导发展的趋向,同样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1)公共领导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

对于公共管理来说,公共领导是为了实现公众利益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它应成为组织本身与组织活动对象的公共性的领导和指引,即具备公共精神的领导。

这种公共精神不是虚幻的称谓,它表现为公共领导行为赖以实施的基本权力来源于公众,公共领导以实现组织的公共利益而不是单个成员个体利益为宗旨,公共领导是公共部门的领导而不是私人部门的领导等等。

在国内公共管理改革实践中,真正具备公共精神的领导并不普遍。因为公共领导首先考虑的是为谁服务的问题,其次才是怎样做好服务。但实际上,许多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自身权力的公众来源,也不会认真考虑到为公众负责,而过多的甚至只是把目光盯在对上级负责之上,其行为体现不出公共利益与公众要求,从而使得这种领导远离公共精神,甚至背道而驰。

(2)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高层次公共管理的影响与作用。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必然会使公共领导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并使公共领导更多地与高层决策及政治问题联系起来。从这一角度出发,公共领导又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或政策领导。

作为公共管理高层决策者的公共领导,不仅要讲管理和效率,更要讲政治,并且公共管理的政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领导身上。

(3)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

公共领导战略涉及到如何运用智慧和指挥能力来引导公共组织去实现既定方针或目标,如何制定并控制良好政策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公共领导的战略管理区别于私人管理的战略性,这是由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公私部门的管理在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上都大体相似,但在领导层面,由于公共管理是建立在公共权力强制力之上,它受到政治权威和合法强制力的双重限制,所以公共领导的战略有其独特内涵。

这显然是私人部门领导在进行战略管理时无须考虑的。在我国公共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建构上,如何真正体现领导行为的“公共性”,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私人管理的经验和做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问题。

(4)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对于公共管理而言,高级公共管理者即公共领导的活动不仅是局限于组织内部,而且更主要的还包括组织之间进行的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的领导活动。也就是说,公共领导比以往领导更加关注组织内外的变化和与此相应的管理。

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的内涵在于社会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公共领导的社会化倾向会日益明显。公共领导者一定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走出内部管理的“禁区”,关注和解决更为广阔的领导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问题,有效地推动公共领导向前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公共管理比公共行政更能吸引现代改革者的目光。

4.公务员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1)公务员交流的含义

公务员交流指有关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法定形式,在公务员机关内部变换公务员的工作职位,或把公务员调出公务员机关任职,或将公务员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公务员机关担任公务员职务的活动。

(2)公务员交流的主要方式

调任。调任指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从其他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到公务员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公务员机关任职的活动,它涉及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产生或消失。

转任。转任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公务员机关系统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任职。

锻炼。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何?如何进行优化?

答:(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绩效目标的制定存在问题

a.没有把握好标准的高低。绩效目标的设定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会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但是,目标实现难度的频繁提高,就会适得其反,挫伤下级的工作积极性。

b.绩效目标的制定偏向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远发展,导致政府的短期政绩得到彰显,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

绩效指标的设定存在问题

a.下级部门往往依据上级领导的偏好来设定指标,上级关注什么,绩效考核就考什么,上级不关注的职能往往不考核或考核的权重较轻。

b.指标设定过程缺乏对环境变量的思考。

c.地方政府的绩效指标体系中,存在许多“一票否决”指标的设置,即一项指标不合格,其他指标分值再高也不合格。

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考核程序没有规范化,容易使本应严谨的考核流于形式。

b.考核方法多为定性,较少采取定量方法。

c.考核结果难以兑现。我国政府部门的考核以官方为主,多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自身评估。

d.对下级部门的绩效考核不是统一进行,主管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下级部门每年要应付许多职能主管部门的考核和检查,多头考核成了下级部门的沉重负担,甚至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e.政府绩效考核过程封闭,缺乏外界监督。

绩效管理重评估,轻过程

我国的绩效管理目前还处于重评估的阶段,并没有真正的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引入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因而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看到的都是绩效考核和评估,绩效考核后的结果缺乏沟通,也缺乏配套的改进措施。

绩效管理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法定依据

a.虽然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强调提高行政效率,但只是停留在较为抽象的原则层次上,缺乏较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性指导,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

b.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难以在我国政府部门全面系统地推进。

(2)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政府的产出难以量化

a.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据此进行绩效衡量。

b.由于行政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些“非商品性”的产出,大多数公共服务的品质好坏很难用客观具体的数据来衡量,这就带来对其数量进行正确测量的技术上的难度。

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a.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利益机制的复杂性,使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利益取向定位和价值取向定位具有更多的争议性和主观性,这种争议性和主观性也阻碍着政府部门有效地实施绩效管理。

b.绩效管理包括对公共项目决策、实施以及效果与影响的分析,评估一项公共项目实施的好坏,涉及对公共项目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的鉴别。这种鉴别使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感到威胁而抵制评估。

c.政府部门由于利益主体意识,总是试图表明公共项目的积极效果,极力维护和提高其地位和权威,不愿接受来自外部的批评指正,因此,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公共管理工具未能被政府部门有效地利用。

绩效管理项目的复杂性

a.绩效管理项目目标缺乏准确性。许多公共项目表述过于笼统,所反映的公共项目目标含糊而不具体。

b.公共项目目标隐含有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很难形成社会全体成员的一致看法。公共项目决策者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往往故意把目标表述得模糊不清。这些都给考核标准的确立带来困难,难以衡量评估项目实现目标的程度。

绩效指标制定困难

a.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全、合理、客观,是否能涵盖该组织的重要绩效,是成功的绩效管理必备的条件。因此,政府部门是否拥有具备绩效管理能力的专家,是否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就成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条件。

b.在制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上下级机关难免会在指标的数量、范围、权重等方面发生争议。许多政府部门推行绩效管理之所以失败,首先在于绩效指标体系的不合理。

政府部门信息收集和处理困境

a.绩效管理的过程有赖于可靠的信息。如果所收集信息错误或不够全面,就无法真正反映机关的实际绩效。

b.政府部门的信息由于量化困难、渠道不畅、政治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客观有效地反映组织的真实情况,这无疑也给绩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优化方案

建立完整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a.绩效考核的主体多元化,尤其重视公众满意度的测量。政府部门提交的绩效计划应当通过人大、上级政府的审批,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建议。

b.考核主体应多元化,不但要由政府部门自己提供绩效计划和结果报告,还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同级人大以及公众来参与评价。

c.要重视公众满意度的测评,赋予公众参与评价的权利,保证公众参与评价的途径畅通。

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a.从立法上确立绩效管理的地位和权威性,保证绩效管理成为管理政府的基本方法,促使政府开展绩效考核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b.颁布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把绩效管理纳入一个正常发展的轨道。

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a.重新定位公民的作用。公民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投票人、纳税人、服务的接受者,而是政府的问题架构者。

b.由公民选择、界定绩效考核对象。在公共服务设计中引入“顾客介入”机制,通过公民的参与将事实(资料数据)与价值取向(公民偏好)结合起来,增加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社会相关性。

c.公民参与意味着公民可以以社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的角色对政府绩效提出要求,协助和监督政府机构对他们的开支和行为负责。这样的绩效管理不但能帮助政府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还能使政府的运作随时受到公众的监督。

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估体制

a.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各级政府内部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机构,为改进未来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

b.政府外部的评估机构,如立法、司法机关的相应部门主要负责进行公共项目实施的审计和监察,向立法机关、政府以及公众公布绩效评估的结果。

c.还可以借鉴国外思想库发展的经验,鼓励发展民间中介评估组织。

完善绩效数据收集系统和建设信息公开的电子政府

a.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各项公共管理项目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的监测数据、已开展的绩效考核资料、有关各地方和各部门乃至全国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等,汇集形成全国性的绩效管理数据库,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网络。

b.在收集、整理信息的同时,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尽快反馈和扩散给有关各方,以便于及时发现和修正正在实施的公共管理项目的缺陷,增强公共管理项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完整政策过程包含的阶段

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的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公共政策决策、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

(2)政策过程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政策议程建立

议程建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决策者需要辨认什么是政策问题,并依据某种标准,对问题的轻重缓急做出排序。议程建立是整个政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a.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到威胁或损害而出现的问题。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也有人解释为,政策问题是那些引发部分或全部公民需求或不满的条件和状况,而这些公民追求的是状况的改善或矫正。

由此来看,成为政策问题的问题都必须具备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力。问题的强度和影响力,以及渴望解决问题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问题能否进入议程和在议程中的排序。

b.建立议程的途径

第一,外在发动型:常由政府以外的社会团体或公众提出,首先成为公众议程,引起广泛讨论或较大反响,然后以社会舆论或建议的方式被政府采纳,从而进入正式的政府议程;

第二,政治动员型:常由最高领导集团或政治领袖提出,自上而下地形成各级政府的基本政策议程,再向外扩散成为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的议程;

第三,内在发动型:常是某一政府部门或某一层级的政府首先提出,并被采纳为政府的正式议程。

公共政策规划

政策规划是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社会公共问题一旦被提上政策议事日程,公共政策运行就进入拟定备选方案的规划阶段。公共政策规划是政策行动主体在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或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必要前提的过程。政策规划既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对解决政策问题的途径进行精心设计的活动,又是政策行动主体之间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展开的竞争和合作的活动。公共政策规划包括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优化。

a.确立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最后结果。政策规划的任务就是为解决政策问题而寻找各种可能的政策方案。但是在政策问题和政策方案之间必须有政策目标作为中介和纽带。

b.设计政策预案

政策方案设计,即构思各种实现政策目标的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方案或备选方案。政策制定作为一种决策过程,是对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和方法的选择过程。因此,方案设计是政策规划的中心环节,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实施及其后果。

c.预测方案后果

方案后果的预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客观条件变化的预测。客观条件分为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条件的有利与不利,直接影响着政策方案实施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所产生的效果。条件预测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在与具体政策方案有关的环境和条件中,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在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和克服不利因素方面有什么手段和办法?未来的环境和条件会发生何种变化?有哪些导致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就现在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能否提供解决政策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d.预案可行论证

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是指围绕政策目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政策方案实际上是否可行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即对实现政策方案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做出说明。

e.优化政策预案

在政策预案经过评估以后,政策规划主体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各个预案进行优化工作。

公共政策决策

公共政策决策是指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a.政策的采纳

政策采纳是一次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再审查,是对政策规划的一次内部再分析。在政策采纳阶段,政策的最终决定者的知识结构、胆识、经验、智慧与魄力是相当重要的。政策采纳既可以是集体行为,也可以是个人行为。无论是集体的政策采纳,还是个人的政策采纳,都必须实行决策责任制。在集体采纳的情况下,应由集体的核心人物承担决策责任。

b.政策合法化

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制定的政策和地方、基层制定的政策,都必须经过合法化过程。政策的合法化是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它使政策方案的可选择性转化为合法性、权威性。政策合法化又是法定主体依据一定的权限与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操作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a.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各级政府行政部门;

第二,立法与司法机构;

第三,中介组织;

第四,社区组织。

b.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第一,政策决定因素。政策决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由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并昭示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这种规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第二,政策资源因素。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是指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第三,政策环境因素。

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政策方案规划、执行情况和政策效果及价值进行估计和评价的活动。在一项政策付诸实施之后,通常人们都需要对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该项政策是应该继续执行还是需要调整,或是应该终结。政策评估将决定政策执行之后的基本走向。作为政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政策评估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第一,确认政策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描述;第二,用一系列衡量标准和方式去评估政策的效果,是失败还是成功。

a.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

第一,政策评估主体

内部评估者:政策过程主要发生在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内部,主导政策过程的主要是具备政策能力和权力资源的政府官员。

外部评估者:外部公众作为政策的目标对象或受政策影响的对象,同样有权利评估相应的政策。

第二,政策评估的标准

评估在本质上是寻求、证明和确定政策价值的过程,实际上从确定评估价值标准开始。不同的价值和利益追求产生不同的评估标准。评估主体增多会导致评估标准多样化,达成一致意见的可能性会降低,但具体的政策成败应以是否实现了预设的政策目标为标准。

b.政策评估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般要经过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确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方案;挑选和培训人员。

第二,实施阶段

实施评估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收集政策相关信息。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政策信息。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获取到的有关原始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全面评估政策效果。运用适合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在评估实施过程中,评估者应该坚持评估材料的完整性和具体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政策的实际效果。

第三,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是评估者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在总结阶段,政策评估者应该形成书面形式的评估报告,提交给有关领导和实际部门,使之了解一项政策实施的最终情形,及时根据这些情形决定政策的延续、调整、终止等。评估报告中除了对政策效果进行客观陈述、对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提出政策建议以外,还应对评估过程、评估方法及评估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说明,对评估工作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以便提高今后的政策评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