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8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

武汉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8新闻传播学基础

新闻学部分(75分)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保障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应是新闻传播法规的主要目标之一。

2.新闻娱乐化增强了新闻传播的贴近性。

二、观点讨论(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有人认为:公众不过是制造舆论的原材料而已。有人指出:“谁在这是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请你分析这类观点。

2.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媒体不应只满足于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还要帮助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公共生活;新闻传播的功能不应只是知情和监督,还应帮助“人们介入自己社群的事务”。请分析此观点。

三、现象探讨(每小题25分,共25分)

近年来,网络参与了许多新闻事件的传播,如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宜黄拆迁事件、温州“7.25”动车事故、番禺垃圾焚烧厂反建事件等等。请结合案例,讨论网络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传播学部分(75分)

一、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突出。

2.简要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使用与满足”理论本身涉及到当代社会的一些紧迫问题,尽管研究立场不同,但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学者都对理解受众与传播媒介的关系问题充满兴趣。请结合这一理论,分析受众的多重社会属性与“积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四、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半年增幅高达208.9%,暴增至1.95%亿。微博用户被形容为“爆发”式增长。在手机网民中,已经有34%的使用者使用了手机微博。可见,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请您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对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影响?

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8新闻传播学基础

新闻学部分(75分)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保障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应是新闻传播法规的主要目标之一。

答:该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1)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新闻传播法规是用来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其基本内容包括新闻从业者的权利和义务。新闻从业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实践者,其自主采访报道的权利是新闻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新闻自由是保障新闻从业者客观真实报道新闻事件的重要依据。新闻从业者工作的自主性无疑是其权利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受到新闻传播法规保障。

(2)但在一些海洋法系国家,新闻从业者并不是新闻传播法规的立法对象,英国就认为记者只不过是普通人,没有必要成为专门的立法对象,也不会给予特别规定或者保护、制约。所以从英国的情况来看,保障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则不是新闻传播法规的主要目标。

2.新闻娱乐化增强了新闻传播的贴近性。

答:该说法片面。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并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三点特征: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戏剧性因素;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1)从新闻娱乐化的特征上来看,新闻娱乐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力图贴近大众,硬新闻软化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使新闻的表达更加平易近人,这可以增强新闻传播的贴近性。另外注重软性新闻也可以使新闻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方便和趣味。

(2)但是,新闻娱乐化有时候因为过度追求刺激,刊登大量煽情和耸人听闻的内容,反而让受众觉得不舒服,脱离了广大的受众。另外有些新闻娱乐化导致其内容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无疑也会引起受众的反感,从而脱离受众。

(3)新闻传播的贴近性主要是讲新闻传播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是指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宣传思想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愿望,说群众想说的话、想听的话,使宣传思想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贴近实际,是指坚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心任务,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新闻娱乐化尤其是过度娱乐化,使大众放松或放弃了理性判断和世界观重建的意愿,放弃了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新闻娱乐化一味地重视娱乐新闻和新闻中的娱乐因素时,也就与社会整体显示相去甚远,并且忽略了对事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样的新闻娱乐化背弃了三贴近的原则和意义,与新闻传播的贴近性背道而驰。

二、观点讨论:(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有人认为:公众不过是制造舆论的原材料而已。有人指出:“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请你分析这类观点。

答:(1)“公众不过是制造舆论的原材料而已”一句,主要的意思是把公众看成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通过煽动和引导公众来制造自己需要的舆论氛围。“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一句出自黑格尔。黑格尔认为: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公共舆论中不值一顾的是它的具体意识和具体表达,值得重视的是在那具体表达中只是隐隐约约地映现的本质基础。

(2)这一类观点体现的是对公共舆论的不信任,把公共舆论看成幼稚、不理性、容易被操控的事物。就像《乌合之众》一书中所描述的,许多人集合在一起,他们的智慧不会累积,而只会产生总体智商降低的情形。公共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参杂了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又由于沉默的螺旋效应,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被迫埋没和消隐,所以,有时公共舆论值得怀疑和批驳。

(3)我认为题中的观点过于贬低了公共舆论的价值和公众的智商。公共舆论虽然有时会陷入不理性,但是舆论总体是一个波动和发展的过程,经过充分的认知和讨论,公众舆论往往能脱离幼稚而趋向理性和平静。

2.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媒体不应只满足于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还要帮助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公共生活;新闻传播的功能不应只是知情和监督,还应帮助人们“介入自己社群的事务”。请分析此观点。

答:题目中的观点实际上由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者提出,它的存在有自身的社会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1)“公共新闻”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纽约大学的杰伊·罗森(Jay Rosen)教授,他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提高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者观看这些问题。”

(2)20世纪90年代,公共新闻理论及实践在美国新闻界发展起来,它是美国社会环境和新闻领域探索的产物,公共新闻事业的诞生首先与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传统有直接联系。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展,垄断程度日益严重,普通公民在美国社会里的地位越来越被边缘化,很多公民与国家的距离拉大,关心政治但在改变政治的进程中却无能为力。一般的公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还能在政治进程中发挥什么作用,不明白自己怎样才能产生影响,看不到自己在社会体系或社区中的地位。

随着“信息时代”在80年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也纷纷组成信息网络系统,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在信息时代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公众的批判能力和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却日渐降低,美国公众对于社区公众事务采取默然态度。由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面临严酷的挑战。一些报纸开始走煽情新闻的道路,但是煽情化的诉求方式流行一段时间后,新闻批评者们开始觉得正是由于媒体对于自身公众性的忽视,导致媒体商品化,使其不能真正帮助民主的建设。他们认为新闻媒体应当在公共事业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担任更积极的社会角色。于是另一些媒体选择了更务实的报道作风,以期望能够帮助解决社会公众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重新唤起公众的热情,公共新闻这种新闻报道的新方式应运而生。

(3)所以,可以分两个角度来分析题目中的观点:从试图打破媒介的话语霸权,让每个族群具有公平的表达、公平接近媒介的权利来看,这种观点有一定现实意义。公共新闻理论的提出有着独特的社会背景,这种超越了新闻媒体的告知的基本功能的新闻实践主张,如果运用的不恰当,会有“越俎代庖”之嫌。另外,从商业化媒介运作、整体政治以及社会环境来看,这种观点带有太多的理想成分,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事业,脱离国家和制度语境的探索显然不切实际。

三、现象探讨:(每小题25分,共25分)

近年来,网络参与了许多新闻事件的传播,如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宜黄拆迁事件、温州“7·25”动车事故、番禺垃圾焚烧厂反建事件等等。请结合案例,讨论网络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答:(1)网络的普及使人们进入一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这使得新闻传播的源流更加多元,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2)网络增强新闻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事件一经在网络上发布,往往立刻能收到许多网民的反馈和讨论,传受双方能进行互动。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可能还会有新的传播者出现,各种信息会源源不断地暴露出来。例如在郭美美事件中,不断有新的人提供郭美美的信息,最终使事件慢慢明晰。

(3)网络传播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连续性。网络可以实现24小时随时发布,而大多数传统媒体由于出版周期,审查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速度上很难与网络相匹敌。“7·25”动车事故最先通过微博传播给公众。并且在事故发生后,不同的微博用户及时发布事故最新的进展,实现“微博直播”。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和连续性也促使传统媒体不断提高效率,缩短发布时间。

(4)需以专业主义精神介入网络群体性事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传统媒体介入网络群体性事件,首要遵循的是独立、客观、真实的新闻原则,无限地逼近事实真相,同时充分发挥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之责,组织公共讨论、辩论,通过对作为个案的群体性事件的自由讨论,培植公民精神,为中国向民主、法治社会转型做奠基性工作。

要认识到网络只能作为消息源而存在,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上涌现的信息未经直接求证,不能采信。由于参与网络传播者未受过必要的新闻专业技能训练,也由于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不同当事人基于不同利益诉求,利用网络的便捷,有意散布不真实信息、片面信息以影响舆论,围绕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因而面目异常驳杂,如果不加求证而贸然采用,难免犯下低级错误。

应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与公信力优势,密切跟踪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脉动,在事件焦点处及时介入,力争在核心事实上实现突破,达到正本清源、及时引导舆论的目的。在“温州7·25动车事故中,死者的家庭赔偿曾经一时成为舆论焦点,各路记者及时联系当事人,以一手的报道获得了可靠的事实,澄清了网络传言,为公众认识事件提供了可依据的事实材料。

必须加强对文本的控制,防止不节制的叙事伤害媒体的声誉。网民的评论并不代表真理,媒体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理念,只对事实负责,既不应谄媚权势,也不应该迎合大众。媒体对于复杂的事件要做延伸性报道,对于事件的背景做出完整的还原。

传播部分(75分)

一、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

答:该观点正确。人内传播是个人体内的信息传播活动,不少人也称之为“自我”传播。这说明,人内传播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即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传播活动。因此人的自我意识活动是反映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关键点。自我意识活动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主我”并不是一意孤行的,相反它是对各种社会关系之体现的“客我”的反映。“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认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这种“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3)内省式思考是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米德的“主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论”以及人的内省式思考的特点分析,有力体现了人内传播是一种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传播。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2小题共30分)

1.为什么说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突出。

答:(1)人的行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在现代社会,人与环境的互动不仅包括客观环境,还包括大众传媒营造的“信息环境”,这即是环境的双重性。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2)拟态环境是指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产生脑海图景。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3)信息环境在传统社会中客观存在,但由于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比较狭小,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还处于重合状态。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环境则与客观环境产生了分离,成了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具有了相对独立性,环境呈现了双重性。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和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人们越来越依赖信息环境,而脱离客观环境,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信息环境日益丰富和全面,所以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突出。

2.简要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

答: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三者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1)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现场理论”,即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

“社会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既避免了“常识理论”的直观性和零碎性,又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和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2)社会科学的效果理论影响的对象包括以下三部分:

它影响公众,推动对传媒活动的社会舆论监督。

它影响传媒工作者,促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

它又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为传播管理和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1小题共20分)

“使用与满足”理论本身涉及到当代社会的一些紧迫问题,尽管研究立场不同,但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学者都对理解受众与传播媒介的关系问题充满兴趣。

请结合这一理论,分析受众的多重社会属性与“积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答:(1)“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含义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研究模式的内容

a.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条件,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手段。

第二,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e.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

a.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b.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c.“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在这个意义上,也有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

a.“使用与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b.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c.“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受众的多重社会属性与“积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约束力是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此外,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包括受众的自我印象、受众的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

现代受众的觉醒被逐渐唤起,超越被动和麻木的“大众状态”而成为“能动的传播主体”,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即成为传播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a受众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的模式逐渐改变,伴随着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色受众参与到主动接收或者主动提供信息的地位。

b.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使用满足原理需要结合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理论,在拥有一定物质条件下,受众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主动获取所需的信息内容和服务。

四、分析题(每小题15分,1小题共15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半年增幅高达208.9%,暴增至1.95亿。微博用户被形容为“爆发”式增长。在手机网民中,已经有34%的使用者使用了手机微博。可见,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请您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对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影响?

答:微博的传播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冲击了传统的传播学理论:

(1)微博的自媒体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方式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主要讨论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而现在议程设置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分散的个人。

(2)粉丝文化改变了传统传播学理论中对意见领袖的界定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关注大众媒介的报道,然后他们利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将媒介信息传达给不直接接触媒介的人。而在微博传播中,意见领袖不需要丰富的阅历或知识,也不需要把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解释给其他人,意见领袖只需要简单的转发或评价,就可以引起大量粉丝的关注。

(3)消息内容及消息发表的自由度高,改变了传统的把关人理论

微博内容虽然有时也会受到微博平台的监管,但是微博用户众多,发布内容海量,这是得微博平台运营者的把关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微博的内容自由度很高,不需要遵守传统媒体的语言规范,所以微博上经常出现一些有特殊含义的代码和网络语言。这些使得网络把关和传统媒体把关出现巨大差异,给把关人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4)碎片化的文本,可辐射更多的微博使用者

微博文本的碎片化,使得管理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在传统博客的写作中,博主习惯于长篇大论,这在无形中设置了博客的门槛,微博页面上的文本多是不成系统,多数是闲言碎语的唠叨、琐碎的生活细节。

如Twitter在首页显示的只有9条用户发来的信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隔秒刷新就会出现变化。网站管理人员难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又如中国微博客网站对5•12汶川地震信息进行议程设置,叽歪网推出了地震专题,但是还不足以将所有的与地震有关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整合,从而也难以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

微博的碎片化写作,是传统博客系统化、长篇大论写作之外的一个写作天地。无须精湛的写作技巧,只要会识字写字,都可以在使用微博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5)简短写作,快捷发布,实时交互传播

简短写作和快捷发布,促成了半广播半实时交互的微博机制,使得用户组成多个交流分享的小群类,群体传播得到凸显,而大众传播在被弱化。传统博文发布之后,经过网站博客编辑的审阅才有可能把优秀的博文放置到网站博客首页,博文才会被更多人关注到,除此之外,用户只能关注到自己好友的更新。

微博作为即时互联网,它发布的消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递到用户的手机或者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上。不但能关注到自己的好友,还能关注到所有人的最新信息更新。2010年两会期间,很多媒体记者和明星委员用微博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并与博友交流互动。

(6)微博社会化、个性化,自媒体特性更加突出

公民利用微博进行现场报道,会越来越接近媒介、接近新闻领域,微博带来了全民新闻时代的到来。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把话语权进一步下放,保证让公民有话说,同时也进一步削弱了博客中精英的话语权,凸显了草根性与平民化。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中表达自己、呈现自己,而且整个过程的实现简单。微博用户发布信息可以不需要深思熟虑,处于随时随意发布的状态,其个人化、私语化的叙事特征更为明显。微博作为自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2009年末上海地铁站出现事故后,不少在现场的网友都在第一时间内把图片发布到微博上,让新闻事件中传播的主体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