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理健康
4.1 核心讲义
一、总论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1.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物学受孕到生理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过程,即一个人从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的发展过程。
2.发展的基本观点
毕生发展的观点认为:
(1)发展是毕生的过程;
(2)发展是多维的;
(3)发展是获得与丧失的结合;
(4)早期发展是重要的。
(二)健康与心理卫生
1.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2.心理卫生的概念
心理卫生,也称心理健康,它包括三层含义:
(1)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
(2)指心理健康状态;
(3)指专业或实践即心理卫生工作。
3.心理卫生的目标与功能
(1)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①就狭义而言,是指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②就广义而言,是指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与改造能力。
(2)心理卫生具有三级功能:
①初级功能——防治心理疾病;
②中级功能——完善心理调节;
③高级功能——发展健康的个体与社会。
4.心理卫生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2)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3)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
5.心理健康的标准
(1)马斯洛与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①有充分的适应力;
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
③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⑨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2)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①智力正常;
②情绪良好;
③人际和谐;
④适应环境;
⑤人格完整。
二、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孕期及婴儿期
1.孕期的膳食及保健
孕妇营养丰富合理是胎儿心身发育的重要保证;孕妇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吸烟、饮酒,使用药物、受到射线辐射、感染病毒、患病、内分泌失调,丈夫吸烟都会影响胎儿心身健康。
2孕期良好稳定的情绪
情绪波动可影响内分泌,减少脑的供血量,影响胎儿发育。
3.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营养充足、适合消化吸收,可增加乳儿的免疫力和智力发展;同时可增加母亲与孩子在视、听、触摸、语言和情感的沟通,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健康情感的发展。
4.母婴联结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可以帮助婴儿建立依恋关系、减少分离焦虑;早期的依恋关系与他将来社会及情绪发展的顺利与否也有直接的关系。
5.促进动作及言语的发展
孩子出生后,应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适量视、听、触觉刺激,这促进儿童感觉器官的发展和智慧的增进,有益于脑的发育和动作的协调。
(二)幼儿期
1.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1)幼儿期生理发展特征
神经纤维髓鞘已基本形成,神经兴奋性逐渐增高,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比较稳定,语言进一步发展,掌握词汇量增多,大脑的控制、调节机能逐渐发展。
(2)幼儿期心理发展特征
①自我中心:以自我中心观点来推测周围事物,不能理解别人会有不同的想法。
②万物有灵论:幼儿相信自然界的事物都和他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有目标的。
③符号功能: 2~4岁的幼儿以某物、某字或某种心理表象来代表未在眼前出现的另一种东西。
④幼儿的语言发展经过了单字时期、称呼时期、构句期和好问期,适宜做语言发展的辅导。
⑤感知觉迅速发展,记忆带有直观形象性和无意性。5、6岁后喜欢提问题,开始出现逻辑思维,但由于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有限,判断推理能力还有限。
⑥情感强烈,富有易变性,容易受外界事物感染。
⑦意志行为也有进一步发展,活动的目的性、独立性逐步增长,能使自己行动服从成人或集体的要求,但自觉性、自制力仍较差。
⑧幼儿个性初步形成,自我意识发展,3岁左右开始出现自主行为,表现不听话,对事物的评价常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开始发展性别认同,已能区分男孩、女孩。
2幼儿期的心理健康
(1)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导;
3、4岁幼儿独立愿望增强,应予因势利导,培养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2)玩耍与游戏;
玩具和游戏是幼儿增长知识、诱发思维和想像力的最好途径。鼓励小孩子在一起愉快地玩,这有利于社会交际、道德品质、自觉纪律、意志、性格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培养。
(3)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和过失;
(4)父母言谈举止的表率作用。
(三)儿童期
1儿童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1)除生殖系统外其它器官已接近成人。脑的发育已趋成熟,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在发展,行为自控管理能力增强。
(2)智力发展快,感知敏锐性提高;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稳定性增长;无意忘记向有意忘记发展;口头语言迅速发展,开始掌握书写言语,词汇量不断增加;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对事物富于热情,情绪直接、容易外露、波动大,好奇心强,辨别力差。
(4)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社会意识迅速增长,但性格的可塑性大,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个性品质及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喜欢模仿。
2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1)小学生入学的适应;
(2)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
(3)注意开拓创造性思维;
(4)注意“情商”的培养。
(四)青少年期
1青少年期主要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1)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相继出现,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来潮。这时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第二信号系统作用显著提高;
(2)青少年期的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精确性和概括性,意义识记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所发展,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
(3)心理发展走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常表现为自我意识的矛盾。
2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2)引导性意识健康发展;
(3)消除心理代沟。
三、成人期心理健康
(一)青年期
1青年期的身心发展特点
(1)生理发育成熟
①青年在22岁左右形态生长发育完全成熟。
②进入青年期的人的各项生理功能日渐成熟。
③身体素质包括机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在青年期进入高峰,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
(2)心理能力逐步发展
①认知语言能力成熟;
②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
③意志发展迅速;
④人格逐渐成熟。
2青年期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1)社会适应问题
青年期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甚至形成社交障碍,为此而感到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使青年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②帮助青年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
③使青年了解相互交往的重要性。
(2)情绪情感问题
青年人容易在客观现实与想象不符时遭受挫折打击,以致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不能坚持以正确的认识控制理智。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期望值适当;
②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
③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
④行动转移法。
(3)性的困惑问题
青少年容易产生对性的好奇与敏感,性欲冲动,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对性有科学的认识;
②正确理解性意识与性冲动;
③增进男女正常的交往。
(二)中年期
1中年期的身心特点
(1)生理功能逐步衰弱
中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他器官系统功能都在减退。
(2)心理能力继续发展
①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
②情绪趋于稳定;
③意志坚定;
④个性固定,特点突出。
2中年期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1)心理压力超负荷
对此,中年人应量力而行,淡泊名利,学会放松。
(2)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应付中年人复杂矛盾的对策:
①调整认知结构;
②改善个性品质;
③学会交往技能。
(3)家庭与婚姻矛盾
营造一种良好家庭氛围的策略:
①增进夫妻间的“沟通交流”;
②培养良好的子女养育方式。
(三)老年期
1老年期的身心特点
(1)生理功能衰退
(2)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①记忆能力下降。
②智力改变。
③情绪改变:情绪趋向不稳定,常表现为易兴奋、易激惹、喜唠叨、常与人争论、情绪激动后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④性格改变:办事固执、刻板。有些老年人由于自我中心,常常影响人际关系乃至夫妻感情。进入老年,两性出现同化趋势,男性爱唠叨,变得女性化,女性更爱唠叨,变得更加女性化。
2老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1)孤独心理
克服老年孤独心理状态的对策:
①认识孤独带来的危害;
②加强人际交往。
(2)权威心理
克服老年权威心理的对策:
①善于急流勇退;
②找回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③坚持用脑。
(3)恐惧心理
克服老年恐惧心理的对策:
①确立生存的意义;
②老年人也要有性生活;
③家庭与婚姻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