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填空(10*2=20)
( )在其论文( )中提出“比较文学是一国与另一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与其他信仰领域的比较”。
【答案】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
【解析】雷马克在他1962年发表的论文《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阐明了美国学派的观点:“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写出作者
蝇王( )
【答案】威廉·戈尔丁
【解析】《蝇王》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是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
铁皮鼓( )
【答案】格拉斯
【解析】长篇小说《铁皮鼓》是格拉斯的惊世之作《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一部现代流浪汉的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格拉斯的时事讽刺辛辣刁钻。1999年10月瑞士文学院在授予格拉斯诺贝尔文学奖时,称“《铁皮鼓》是二战之后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橡皮( )
【答案】罗布·格列耶
【解析】《橡皮》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罗布·格列耶的代表作品。小说受存在主义影响,表达了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主要人物有侦探瓦拉斯,暗杀对象杜邦教授,杀手格里纳蒂,暗杀集团老板波纳等。
命运交叉的城堡( )
【答案】伊塔洛·卡尔维诺
【解析】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的故事背景是森林中的一座古堡,一些素昧平生的人被命运聚集到这里的饭桌前共进晚餐,而穿越树林死里逃生的经历使大家都失去了言语能力,于是就用摆放塔罗牌来各自讲述能力的故事……
雨王汉徳森( )
【答案】贝娄
【解析】《雨王汉德森》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的是一个寻找精神家园的故事。作品富于象征意义。汉德森养猪解闷的情节象征着“丰裕社会”普遍的精神空虚状态。汉德森找“格言”却只找到美金的情节同样是对金钱至上的西方价值观的讽喻。
古拉格群岛( )
【答案】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解析】《古拉格群岛》是由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写的一部最有力和最有影响的反映苏联奴隶劳动和集中营故事的书。实际上前苏联并没有古拉格群岛这个地理名称,它是索尔仁尼琴的一种比喻说法,索尔仁尼琴把整个苏联比作海洋,在这个海洋上处处皆是监狱和集中营的岛屿,他把这些岛屿称为古拉格群岛。
3.《荒原》中的两个神话原型( )、( )
【答案】《金枝》;《从祭仪到神话》
【解析】西方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和魏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为《荒原》提供了象征结构的总体框架和意象语言。弗雷泽详细描述了巴比伦、叙利亚、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地有关阿梯斯、阿童尼斯、奥西利斯的神话,他们都是人格化的繁殖神,产生于远古民族祈祷丰收的仪式。他们的戏剧性经历可以引起四季更替及植物荣枯。神健壮,尤其是他的性能力强盛,便导致植物繁荣;而当他受到伤害、性能力被破坏或者死亡时,整个大地就会荒芜,冬季或旱季就会到来;而神复活,荒原就复生,万物随即重新繁盛。魏登女士有关圣杯传奇中渔王的故事,实际上是古代繁殖神崇拜在教会压力下扭曲变形的文学形式。“荒原”这个标题就源于以上神话。
二、名词解释(4*5=20)
1.媒介学
答:媒介学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媒介者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使两国文学得以相互交流,在文学“经过路线”上起中介作用。属于比较文学范畴,是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它是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梵·第根的观点,在两种民族文学发生相互关系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到“接受者”,“那经过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者来沟通的。”这媒介者即是“传递者”,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2.套语
答:套语是指日常生活中表示礼貌、客气或问候的定型语句。例如“您好”、“您早”、“请坐”、“稍等”等,跟一般句子的不同在于它们不是说话时临时组合的,而是现成说法在运用中的再现。在交际中适当使用套语能使语言更准确地道,也会提升整个交际对话的质量。流行的公式化言谈,应酬的客套话等都属于套语。
3.感伤主义文学
答: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潮。发源地在英国,因英国作家劳伦斯·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这派作家常以生、死、黑夜、孤独为题材,抒发自己的哀思的失意,格调悲哀,语言晦暗,充满悲观失望的情调。喜用哀歌、旅行日记、回忆录、书简等文学体裁。最著名的感伤主义作家有英国的劳伦斯·斯泰恩和詹姆斯汤姆生、法国的卢梭、德国的歌德、俄国的卡拉姆辛等。
三、简答(20*3=60)
1.如何理解《出埃及记》的史诗风格。
答:纵观《出埃及记》全书,其内容异常丰富,包括史实、诗歌、法典、敬拜的礼节及神与人说话的实录等。它全面地展现了以色列民主信仰的纪录和民族的历史,是十分罕有的真实历史记载。《出埃及记》是一部受压抑的民族奔向自由的史诗,其宏大的规模、崇高的格调、重大的题材以及娴熟的叙事技巧使它成为最伟大的史诗之一。
(1)气势恢宏的游历主题
史诗《出埃及记》则叙述了以色列人摆脱埃及人奴役,从世代居住的富饶地区歌珊前往应许之地,在荒野上游历的历史。以色列人的精神在艰苦环境下一次次受到考验,接受了神祗的法规。在摩西带领下游历是以色列人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观念,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和直线性。
(2)震撼人心的典型场景的叙述模式
典型场景是在描述事件时,用一种反复出现的套用成规的陈述方式来描述事件。典型场景包括一些固定的叙述单元,史诗作者凭靠它构造成规模的叙述,与听众交流。史诗《出埃及记》的典型场景是:以色列人背逆神祗――受到惩罚――得到神祗的救赎――以色列人用节日和地名来纪念神祗。这种救赎的叙述模式贯穿始末。在摩西和亚伦向法老提出朝圣要求后,以色列人受到法老迫害并抱怨摩西,耶和华惩罚埃及人,显示大能,并彻底战胜了法老。以色列人得到法老脱离埃及的最终许可,离开居住了430年的歌珊地区向疏割进发,开始脱离埃及的伟大征程。从埃及到约旦,以色列人整整游历了40多年,其中50个扎营地点在圣经中明确记载。西奈山之约的核心就是服侍神祗、遵守神祗的律法,突显神祗的救赎,从而获得自由和民族解放。
(3)可与神媲美的英雄人物
史诗《出埃及记》的中心人物摩西有着许多史诗民族英雄相似的经历,是他引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回归应许土地迦南,是他对神祗的忠诚信仰凝聚了人心,确立了以色列民族。摩西虽然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家庭,但是他有着高贵的经历。摩西出生时,法老大肆迫害以色列婴儿,母亲用蒲草箱子盛着他放到河边的芦荻里,后来被法老的姐姐收留,取名“摩西”。摩西在王宫接受了全套的贵族教育。在流亡米甸时,摩西娶了米甸祭祀叶忒罗的女儿,熟知了何烈山地区的宗教信仰。摩西作为神祗的使者、神祗的义工和以色列人的首领展示了卓越的才能。摩西是一位伟大的律法传播者。摩西在西奈山上接受了律法,并在摩押平原上为以色列人详细解释了律法的内容。摩西律法详细规定了神祗与人、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以色列的宗教社会制度的基石。这部律法继承和发展了神祗与以色列先祖的立约关系,并将其书写成一部书,成为一部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媲美的成文法典,以色列人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律法的子民。作为一名得到启示的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脱离了困难,构筑了以色列的社会体系和文化基础。后世的历史讲述、宗教改革和新约的产生都是摩西事业的继续。
(4)超自然力量的崇高格调
史诗是神话时代向英雄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学表现形式,超自然的神是故事的核心,其中的人物命运都是神的安排。史诗《出埃及记》的作者摩西也是受到神祗的激发写下的史书。摩西遵照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摩西将这律法德化写在书上在史诗《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的拯救过程都是神祗的精心安排。以色列人的神祗直接推动和参与到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伟大征程之中。在《出埃及记》开始时,人口众多的以色列人遭到埃及人的迫害,以色列的神祗再次现身,派遣使者摩西解放以色列人。在整个过程中,以色列人的神祗主要以两种形象出现在史诗当中。一种是战士。摩西五经中最为古老的《海之歌》颂扬神祗为战士。“耶和华是战士;他的名是耶和华……你凭慈爱领了你所赎的百姓;你凭能力引他们到了你的圣所。外邦人听见就发颤;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在《出埃及记》篇中,神祗主要以仁慈的父亲出现,他呵护以色列人走出埃及,让他们顺从神,在《民数记》篇中神祗多以严厉的父亲出现,将以色列人训练为一个敢于征战的民族。在神的指引下,以色列从一个奴性的民族、甘于寄人篱下受人奴役的民族变为一个彰显神的大能的民族。
总之,史诗《出埃及记》体现了宗教性和理想主义的统一,具有优美的情致、崇高的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它成为维系以色列人民族感情,增强以色列人文化的纽带,也成为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影响了一代代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创作。
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唯美主义的创作原则并评价。
答: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唯美主义作家痛恨资本主义的功利哲学和市侩习气,针对“为金钱的艺术”和“为人生的艺术”,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主张。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要追求纯粹的美。唯美主义的作品在艺术上讲究辞藻、韵律,重视对静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
(1)唯美主义的创作原则
①艺术是无功利的
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
它主张“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因而只注重形式美,着力探索文学形式,文学与音乐、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录《谎言的衰朽》等鼓吹艺术至上,认为艺术家不应有任何功利目的;强调感觉,追求形式。
②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
在心的领域瞬间存在可以达到永恒,狭小的空间可以有无限的容量。因此,艺术高于生命,高于帝王,高于神祗,高于一切,艺术是至高无上的。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描写主人公在享乐主义的引导下,纵情声色,最后走向犯罪的道路。而他的画像在他死时却从衰老变得青春焕发。作者以此体现艺术至高无上的观点。
③艺术高于生活,生活应模仿艺术
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躲进象牙之塔;现实社会充满市侩气,没有艺术,没有美,艺术的发展非但不依赖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由于唯美主义否定现实社会,于是它向远古时代、未来、梦幻求美。此外,它认为艺术家对待题材的态度应是客观、冷漠的。
④追求形式美,纯粹美
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美的领域,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对形式美和美感的独特性的强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片面强调美的超功利性,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将艺术与生活割裂开来,这些观点则产生了消极影响。
(2)对唯美主义创作原则的评价
①优点:唯美主义创作原则的提出与实践,其在文学上开拓了美的领域,扩大了文学表现的范围,而它对形式美和美感独特性的强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影响。
②缺点:唯美主义创作原则过分强调美的纯粹性,割裂了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生活的联系,阻碍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其在19世纪90年代就走向沉寂。
总之,唯美主义作为19世纪中后期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痛恨资本主义的功利哲学和市侩习气,针对为“金钱的艺术”和“为人生的艺术”而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主张,对文学的表现形式特别重视,对20世纪形式主义文论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3.百年来比较文学跌跌撞撞,如何理解其挑战与机遇。
答:比较文学不知不觉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萌芽到比较文学学科正式建立再到学科流派的多样化,比较文学在此期间遭遇了种种挑战,也收获了颇多发展机遇。
(1)比较文学产生初期明显地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支配
比较文学产生于欧洲,初期又主要存在于欧洲,它明显地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支配。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学者不仅把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限制在欧洲文学的范围,而且把法国当作世界文化发展的辐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比较文学兴起,“欧洲中心论”受到冲击,但是,由于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亲缘关系,这种比较研究并没有超出西方文化的范围,“欧洲中心论”只需放大为“西方中心论”而无需作根本的改变。当东西方比较文学兴起之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样的比较研究要求彻底打破比较文学的既定格局,在东西方之间进行。这时“欧洲——西方”居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观念成为一种阻碍比较文学发展的陈腐论调而遭到唾弃。于是,解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多元主义、文化人类学等学说,有了它们施展自己理论价值的天地。比较学者用这些理论来批判“欧洲——西方中心论”,说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说明中心与边缘之间发生位移现象的规律,说明文化交流中心的对等原则和互补、互惠关系,等等。这些文化理论正是比较文学发展的需要。开展这一类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学术界更新观念,排除障碍,促进比较文学的健康发展。
(2)近年来,人们对文化相对主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由于这种理论针对着“欧洲——西方中心论”的错误,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由于它更接近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有利于描述当前文化演进的现实与未来走向。因而受到人们的肯定。但是它本身又有内在的矛盾。如果把文化相对主义绝对化,那么,任何一种文化和文化理论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应被否定,于是,文化相对主义也就陷于困境而失去其对于“欧洲——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依据。l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文化相对主义成了会议的主题之一,时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美国学者杰拉尔德·吉列斯比教授作了题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意义与局限》的报告。他认为,在当今世界,人类共享的知识基础的范围日趋扩大,随之而来产生了文化的日趋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以交流对话为动力;比较文学在l9世纪局限于欧洲范围,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跳出欧洲中心的传统樊篱,把跨文化研究列入正式课题,面临着多种文化和文学体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无论哪一个文学研究者都不能回避相对主义这个话题。吉列斯比的话道出了当前比较文学界热衷于文化理论探讨的原因和目的。
(3)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倾向是比较研究深化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文学本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这一庞大的有机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人类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样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层面的话,那么,文学无疑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始终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之中。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总是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不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精神文化的其他种类,都是文学活动赖以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总之,文化既是文学活动的背景,又是文学构成的整合性要素。因此,任何文学研究,只要当它企图对文学活动、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企图探寻其深层的意蕴和形成根源等问题时,也就是当它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超越文学,站在文化的高度,用新的视角来进行审视,也就是引进文化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四、论述(25*2=50)
1.浪漫主义诗歌与象征主义诗歌在诗学原则和创作特征上的区别。
答:浪漫主义诗歌与象征主义诗歌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诗歌,在时间上有承继关系,象征主义诗歌受到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然而两者的思想基础不同,在诗学原则和创作特征上也都有明显区别。
(1)浪漫主义诗歌与象征主义诗歌在诗学原则上的区别
①浪漫主义诗歌有其独特的诗学原则。在题材上,善于描写大自然,赋予大自然以一种提升人之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的力量。同时,也喜欢描写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抒写他们的悲欢哀伤。在艺术上,其诗歌语言极度纯粹,思想精致深刻,感情真挚朴实,想象力丰富。
②象征主义注重借助外在的具体事物,挖掘内心世界,赋予抽象观念以有声有色的物质形式,大量运用联想、暗示与通感,追求诗歌的神秘性与音乐性。象征主义诗歌认为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互相应和、互相沟通,诗人的任务就在于挖掘自然与人之间的契合关系和内在联系;表现出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深切的危机意识,试图通过艺术来超越平庸、虚假的社会现实和堕落、浅薄的文化。
(2)浪漫主义诗歌与象征主义诗歌在创作特征上的区别
①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特征
a.关于诗歌题材,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乡村湖畔,写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
b.关于诗歌语言,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节奏上应与口语音调一致;
c.关于诗的本质,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诗人的真情实感。
②象征主义诗歌在创作特征
a.象征主义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和忧郁的情绪,化丑为美,丑中见美;
b.善于运用通感、暗示和象征手法,以具体意象去反映抽象事物,并升华为哲理,充满了神秘色彩;
c.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诗画结合,在语言和韵律上精益求精,在诗歌形式上追求简练精粹、工整优雅。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象征主义诗歌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诗歌中有不少模糊的、扑朔迷离的诗句,十分晦涩,诗中意象令人厌恶。两者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影响波及后世诗歌创作。
2.比较中西戏剧在主题、结构、心理描写等的差异。
答:中西戏剧由于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戏剧创作理念有很大的差异,集体表现为主题、结构、心理描写等的差异。
(1)中西方戏剧传达的主题不一样
①西方戏剧偏向写实,中国戏剧宜于审美
西方戏剧背景、道具和音乐极其复杂、全面、接近现实。西方戏剧具有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而中国京剧舞台空间有限,只提供很少的象征性的道具,只使用很少的民族乐器和打击乐,所以她借用创造出那种若有若无的虚幻情景,给观众留有联想的余地,从而填充了京剧产生美感的空白空间,因此中国京剧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美的世界,宜于审美。
②中国戏剧注重意境,而西方戏剧强调情节
中国戏曲的矛盾,戏剧的冲突首先不是围绕剧情,而是因为剧中人微妙的相互关系而发生的。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而西方戏剧剧本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是高于演员和表演的,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其意象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剧作家创造的,黑格尔在谈到戏剧的特性时,曾把“情境”与“冲突”联系在一起,并强调情境的本体意义,很大程度上强调历史语境、戏剧叙述性结构,西方的戏剧、小说就是从史诗发展而来。所以西方戏剧强调的是情节,认为戏剧小说的要素是情节而不是人物的个性或者思想感情。
(2)中西方戏剧坚持的结构原则明显不同
①中国戏剧遵循“悲,欢,离,合”,西方严格遵守“三一律”
在元朝乔吉就提出“凤头,猪肚,虎尾”之说,意在各部分之间要连贯一体又各思其责,李渔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也旗帜鲜明的提出“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七款,中国戏剧遵循的是“悲,欢,离,合”。而西方则严格遵守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在创作上基本上仍未离开亚理士多德的“起、中、讫”,或者弗莱塔克的“开端、上升、顶点、下降、结局”那样一些戏剧结构原则。
②西方戏剧会给观众提供故事梗概,而中国戏剧有“吊场”部分
在中国的传统戏主人公是不可能直接出场的,主角在“出脚色”前,会有个“吊场”,在西方的戏剧中,主人公常常会直接出场,在出场前会有段对白和一些行为,而这些对白和行为又常常是一个人表演,比如主角自言自语,或是在场中行走,通过自言自语和行为为紧接着的戏起一个过场,观众就在等看好戏,请注意这个“吊场”和“行为”,西方的戏剧是通过细节来塑造人物,中国戏剧是通过第三人物来给第一人物的出场起带动作用,方法不一样,但都通过某些行为故事开端起了一个引导作用。
(3)中西方戏剧在心理描写方面的差异
西方戏剧及其重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往往以小说挖掘人物内心活动的过程来衡量小说的艺术水平,并通过大量的带有作家珠光色彩的心理描写更好地宣达自己的艺术主题。在刻画人物性格或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时候,往往采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善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开阔地,捕捉每一瞬间的变化并把它精细、准确地加以再现。
而中国戏剧中较少心理描写,往往通过对人物言行的逼真刻画,通过对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来体现作品人物的精神和作家的主观判断。而且一般紧密结合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人物行动简练而传神地进行动态描写。
总体而言,同为舞台艺术,中西方戏剧由于不同的人生理念、审美观点导致了它们在整体感觉、运用的艺术、对观众运用的心理战术及结构原则上的差异。西方戏剧背景、道具接近现实,强调情节和故事本身,而且会提前告知观众故事大概内容,而中国戏剧着重创造虚幻情景,给观众留有想象余地,强调神似、强调写意,对观众保持神秘感,让观众想要一直看下去。中西戏剧各自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只有认清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互相借鉴,才有助于它们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