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外国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南开、中山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1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疯狂的罗兰》

【答案】阿里奥斯托

【解析】《疯狂的罗兰》是16世纪意大利作家阿里奥斯托的叙事长诗,这部作品是根据马特尔-玛里亚-波阿多的史诗《奥兰多-因纳莫里托》而续写,讲述查里曼大帝宫廷中美丽的中国公主安吉丽丝及她的追求者奥兰多、洛兰多等人的故事。

《痴儿西木传》

【答案】格里美豪森

【解析】德国小说家格里美豪森的《痴儿西木传》原名为《冒险的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全书共分五卷,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痴儿西木一生的遭遇,忠实地再现了三十年战争时期的德国社会。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反映了战争的灾难,同时也表达了战乱中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对一个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我弥留之际》

【答案】福克纳

【解析】《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以及“约福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讲述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小说完全由本伦一家、众邻居及相关人员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运用了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

《卢布林的魔术师》

【答案】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解析】《卢布林的魔术师》是美国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所著,故事主人公雅夏是一个“贪婪”的男人,他喜爱高度与速度,喜色情欲与爱情,他有着超强的魔术技能,但他的人生经历却跌宕起伏,总是徘徊于善与恶、理智与情欲、科学与宗教之间惊心动魄的思想斗争中。直到走投无路才发现自己陷进了一张越收越紧的罗网中,最终,他麻痹理智,抑制记忆,消灭希望的最后痕迹来以一个忏悔者的姿态重获新生。

2.写出下列作家属于哪个文学流派:

龚古尔兄弟

【答案】自然主义

【解析】龚古尔兄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小说家。他们宣传艺术至上,主张脱离现实社会,不问政治。《热曼妮·拉瑟顿》是他们的代表作,也被视为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魏尔兰

【答案】象征主义

【解析】魏尔兰是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诗人。象征主义反对描写客观世界,把客观世界视为主观世界的“象征”,重主观幻觉而轻客观描写,重艺术想象而轻现实再现,重暗示启发而轻明确表达。

布勒东

【答案】超现实主义

【解析】安德烈·布勒东是法国诗人和评论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他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者追求自由想象,摆脱传统美学的束缚,将梦幻和冲动引入日常生活,以创造一种新的现实。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概念对布勒东的作品有重要的影响。

阿斯图里亚斯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

【解析】危地马拉小说家、诗人阿斯图里亚斯的欧洲流行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拉美社会的双重文化——西班牙与印第安文化的混合,有机结合起来,用以表现拉美的社会现实,使其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道的“魔幻现实主义”。

3.列有关比较文学学科的原创性论述出自哪些学者?

A.“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答案】卡雷

【解析】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卡雷(Carre,Jean-Marie)特别强调“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

B.“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答案】卡雷;基亚

【解析】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卡雷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其所指的文学史一支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此外,基亚也认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骑士文学

答: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此外,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2.拜伦式英雄

答: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3.巴别塔神话

答:巴别塔神话是《圣经·旧约》中的一个神话。传说人们为了避免洪水灾难的再次发生而修建通往天国的巴别塔。此事触怒了上帝,上帝不允许人类怀疑自己的誓言,于是上帝决定通过给每一个人创造不同的语言而将人们分隔开,于是巴别塔被迫中途停工。巴别塔神话在宗教艺术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表明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4.誉舆学

答:誉舆学是比较文学专业术语,又称流传学。誉舆学是以给予影响的放送者为起点,来探究一国文学或流派、或潮流、或作家作品在他国的命运与成就或遭遇的影响及接受历史语境的研究。它包括四个方面:集团对集团的影响;集团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对集团的影响;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三、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

1.试比较《圣经·旧约》中扫罗王与大卫王的形象。

答:《圣经•旧约》中扫罗王与大卫王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们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表现为个性差异。

(1)扫罗王与大卫王形象的相同点

扫罗王与大卫王都是以色列的伟大的王

扫罗王是第一位以色列王,在位四十年,他的主要功绩是同一民族的各个派别,促进了以色列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大卫王是取代扫罗王的第二任以色列王,他励精图治,扩张了以色列的国土,使以色列成为一个强国。

扫罗王与大卫王都具备俊美的外表和优秀的品格

扫罗王与大卫王外形都高大俊美,拥有超出凡人的能力和智慧和优秀的品格,具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同时受到神的眷顾,被赋予特别的能力,是神的意志在人间的代表。

扫罗王与大卫王的人生结局都很悲惨

扫罗王在以色列全军覆没,三个儿子遭杀身之祸后自杀身亡;大卫受到神的惩罚,在血雨腥风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扫罗王与大卫王形象的不同点

人格魅力的不同

扫罗王早期拥有谦虚、沉着、卓越的领导能力等优秀品质。但后来慑于大卫的威望以及对王位的眷恋,变得多疑嫉妒,不宽容,情绪很不稳定,甚至做出疯狂的举动。对大卫的暗杀以及八十五位无辜的祭司被杀等一系列事件使他难以继续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大卫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扫罗嫉妒他的才能、屡次想置他于死地时,他并没有报复,就是耶和华给他机会,将扫罗送到手底下他也不会去害他。他认为,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在他看来,杀死耶和华的受膏者是有罪的,并且起誓说:“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伤害耶和华的受膏者。”他也不容许跟随他的人伤害扫罗。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险波折后,大卫勇敢、机智、宽容、忍耐的人格魅力越来越凸现出来,

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扫罗做为以色列第一任国王,却未尊重前人撒母耳。他以为只要百姓拥戴他就好,凡事讨好百姓,却忘了一切其实出乎上帝。君王的权力也来自上帝,君王所作所为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撒母耳做先知这个角色,代表的是从上帝来的命令。扫罗忽略这一点,导致王权之丧失。他疏忽了即使是国王,也必须顺从上帝。他生平做了很多违背神的意志的事情。他的不顺从,以致於失去上帝的同在,因而招来许多的困扰。

大卫对耶和华非常地服从。这在《圣经》里,也是所有王能领导民众、使本民族得以壮大的一个共同原因,并且一切神迹的出现都是以服从为前提的。作为王,大卫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冷静和理智,在得知儿子押沙龙死的讯息,他不禁悲痛欲绝,在约押的劝说下,便很快恢复过来,坐在城门口,和众民一起;作为人,大卫是有情有义的,在得到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的帮助后和约拿单结盟,并且答应了约拿单的要求:“你要照耶和华的慈爱恩待我。不但我活着的时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后,耶和华在地上剪除你仇敌的时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大卫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总之,扫罗王和大卫王都是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即使高出凡人一等,却也有不足的地方,这都是为了体现人在上帝面前是可笑而愚蠢的这一主题。在扫罗、大卫身上人们也看到既定自然秩序的不可违背性,上帝可以随意创造这种秩序,而人类只有毫不怀疑的执行,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向这种秩序的挑战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2.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性。

答:托尔斯泰是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其艺术经典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内容的经典性

充分展现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和时代特征

小说通过安娜和列文追求新生活这两条平行而又互相联系的线索,以史诗般的风格展现了农奴制度废除以后俄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和时代特征,也体现了这个时期托尔斯泰思想的变化。

批判社会的虚伪和落后

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线索,反映了城市贵族的生活.批判了贵族社会的虚伪。列文进行改革失败最后在宗教中获得解脱的线索,反映了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农村的动向,体现了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

深刻再现了托尔斯泰这一时期的精神痛苦

《安娜·卡列尼娜》在体现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方面,尤其反映了托尔斯泰这一时期的精神痛苦。在彻底转向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之前.托尔斯泰经历了非常痛苦的精神危机,这部作品写于他世界观激变的前夕,真实记录了托尔斯泰本人的精神探索,尤其是他的精神痛苦。列文体验到的改革失败的痛苦,对俄国现实的焦虑。很好地反映了托尔斯泰此一时期的思想特征。

(2)人物形象的经典性

安娜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社会的叛逆者形象,通过这一形象的毁灭,托尔斯泰批判了贵族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堕落,同时也反映了托尔斯泰思想的局限以及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胜利。

大胆追求有价值的生活

她不仅外貌娴雅、端庄、自然而质朴,而且有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充沛的生命力和获得真正幸福的渴望,在思想道德和才智等方面,她都高于当时一般的贵族妇女。然而安娜的追求以悲剧告终。通过安娜的悲剧,托尔斯泰表达了对贵族上流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反应了作者对安娜追求个人感情幸福的否定。

个性解放、自由

托尔斯泰并不赞成安娜体现的个性自由的西方思想,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克服了自我思想的局限,将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赋予了安娜,并倾注了深刻的同情,通过安娜的抗争否定了上流社会,剖析了其悲剧的社会内涵,将其塑造成一个感人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胜利。

(3)人物悲剧的经典性

安娜的悲剧命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

封建社会和虚伪的道德习俗造成了安娜的不幸

她被姑母安排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省长,维持着冷漠的婚姻长达8年,这种门当户对然而没有感情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不幸的根源。作为一名具有鲜明的叛逆精神的女性,对伏伦斯基的爱激起了她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抛弃了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公然跟情人伏伦斯基同居,向虚伪的道德习俗发起了挑战。安娜在封建专制社会里追求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必然带来社会反对势力的反扑。伏伦斯基不能理解安娜的感情和精神需求,卡列宁为了体面而拒绝离婚,上流社会关闭了对安娜敞开的大门.走投无路的安娜选择r自杀,而不是回到卡列宁身边,或听任伏伦斯基的放纵,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对封建社会和习俗的最后也是最强烈的抗争。

安娜自我思想意识未能彻底解放,也成为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她无法从心理上彻底摆脱社会习俗和舆论对其行为的指责,常常产生“犯罪”的恐惧,加剧了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只能通过自杀来寻求解脱。

托尔斯泰对安娜追求个性解放的矛盾态度

在小说中,托尔斯泰揭示安娜悲剧的社会性,对其不幸倾注了同情,将其塑造成一个感人的女性形象。但是,就托尔斯泰自身的婚姻观、价值观来看,他一直都不赞成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反对女性抛弃家庭的责任,主张传统的女性观.所以,他给予安娜的命运结局足悲剧性的。

(4)艺术成就的经典性

小说注重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了“心灵辩证法”的成熟。在描写列文的精神世界中。小说注重对其精神探索过程的追逐描写,有层次地展其心理运动。在披露安娜的精神世界中,小说则突出其内心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而在具体的情节展开过程中,小说则善于捕捉人物瞬间心理的变化过程。

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作者常常利用眼神、动作来传达内心情感,揭示“被压抑的生气”。

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内心话语常常表现出随机和跳跃的特征,使得其揭示的心理过程更加真实、复杂。

结构独特而严谨。小说叙事采用两条平行的线索展开,一为爱情,一为社会改革,但彼此构成内在的对照,揭示了主题。此外,小说利用安娜的哥哥奥勃朗斯基连接起两条线索,使这部描写了众多人物和事件的小说,在结构上构成了一个整体,被称之为“拱形结构”。

总之,《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社会公认《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3.任举一部作品为例,说明意识流小说对传统小说观念与小说艺术的革新。

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整部小说在结构上像一座大教堂,各卷是侧堂。回忆往事将作品前后串联起来,而作品每一卷都有自身的内部结构,又与其他部分相连。充分体现了对传统小说观念与小说艺术的革新。

(1)对传统小说观念的革新

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是人的意识流程,常利用心理时间来组织叙事,大量运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追踪人的意识流程,展示人迷离恍惚的精神世界。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它革新了小说的观念。小说随着作者的意识展开,像流水一样,而无明确的故事情节,只在表现富有含义的内心世界。意识流小说号称是打败时间的小说。除了历史事件的时间不可更改外,其他的时间都不重要。另外意识流小说看似毫无章法可寻,但它是一个整体。比如《追忆似水年华》中有标题的对称,如《地名:地方》和《地名:名字》;有叙述的对称,如盖尔芒特家和斯万家,维尔巴里西斯夫人的沙龙和奥黛特的沙龙;有地方的对称,如巴黎——索多姆,巴尔贝克——戈摩尔。普鲁斯特认为四、五、六卷是“他的天才的最佳构思”。第四卷是环形结构,第五、六两卷构成一幅双折画。普鲁斯特认为各卷的融合和一致是一种“大师手艺”。

(2)传统小说艺术的革新

《追忆似水年华》的人物描写不同于传统小说

他的人物戴着“上百种面具”,再逐渐脱下来,慢慢显出原形。例如奥黛特,读者最初通过一个孩子的目光发现了她,这是一个“玫瑰贵妇”;然后她成了斯万夫人,由于她的无行,大家从来不肯邀请她做客,她被看作夏吕斯的情妇;再后来她是“萨克里邦小姐”,叙述者在埃尔斯蒂尔的画室中发现了她的肖像;她成了寡妇后,嫁给了愚蠢的福尔什维尔,也许是盖尔芒特公爵的情妇。在他笔下,人物是不定型的、发展的、复杂的,不能以传统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他们。小说中写了4代人,1820年的一代有外祖母、维尔巴里西斯夫人;l850年的一代有叙述者的父母、夏吕斯、弗朗索瓦丝、盖尔芒特公爵夫人、斯万、奥黛特、维尔杜兰夫妇;1880年的一代有叙述者、阿尔贝蒂娜、莫雷尔、吉尔贝特、圣卢;l900年的一代有吉尔贝特的孩子。这4代人构成继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之后,生活在第三共和国的一个人物画廊。

时间概念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普鲁斯特看来,时间是一种“看不见的形式”。他发现,人物在时间上所占的位置要比“他们在空间所占的位置宽广得多”,“可能性的世界比真实世界更为广阔”,可能性的世界就是时间的世界。时间在小说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普鲁斯特认为真正的小说家不以日历来计算时间。除了历史事件不可更改以外,他对时间的概念理解得相当灵活。一是人物年龄前后有出入。阿尔贝蒂娜在1897年是17岁,在1908~1909年年龄不变;奥黛特一下子变成50岁。二是年表改变,阿尔贝蒂娜出现以后,小说采用了另一种年表,产生了无数日期谬误。普鲁斯特在时态的运用上煞费苦心。他写作时一切都已经过去,因此他用过去时。他认为在自传和日记中才用现在时,叙述必须用过去时才能进入想象,进入小说时间。《追忆似水年华》大量用未完成过去时,作用之一等于讲述中的现在时:“让过去保持它当初是现在时的样子……”作用之二是使情节变成真实可信:“未完成过去时并不意味着小说家置身于人物的未来,而是简简单单地表明他不是这个人物,他是在向我们显示这个人物。”普鲁斯特时而插入现在时,这时,叙述者重新看见、重新体验时间。现在时的出现将读者抛进了时间里;这是叙述起始的时间,不再是人物经历其现在时的时间。如关于母亲的亲吻:“那是多年以前的事了,我曾看见蜡烛的反光沿着楼梯的墙上升,然而,这堵墙已消失多年了……”描述这个场景所用的现在时表明叙述者重新找到过去,字里行间涌出的柔情说明死亡已淹没了被爱的人们;作家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时间战胜了死亡。有时,普鲁斯特转为现在时是表明一种体验:“我喝第二口,没有发现与第一口有任何两样……我放下杯子,转向内心,该由它来寻找真理。”叙述者将回忆变成现时的体验。

小说的意识流手法多种多样

a.由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勾起连绵不绝的回忆。玛德莱娜由小点心勾起童年回忆是有代表性的描写。

b.采用时序颠倒的手法。斯万的恋爱本来是叙述者听说的事,发生在他出生之前,但这个故事叙述在前,叙述者后来得知,放到后面去叙述。小说时而讲述盖尔芒特家的事,时而跳到无关的事上去,然后又回到正文上来。这种叙述方法表现了无逻辑的回忆。

c.抓住不同层次的意识。他发现人的意识中存在两种或多种截然相反的情感,由前者到后者的过渡是突然的,却有着可以变化的基础。例如斯万对维尔杜兰夫妇企图破坏他与奥黛特的关系十分愤慨,但一回到家里,他的态度改变了,他还是想参加夏园的晚餐,爱情驱逐了他心中的仇恨。

d.写出意识的自发状态,发现难以表达的心理活动。

e.善于描写人物在某些特定情形中的状态,如嫉妒、半睡半醒、等待、做梦、孤独、离别。

总之,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不仅革新了传统小说观念,同时也使传统小说艺术焕然一新。作者运用多种多样的意识流手法去挖掘人的内心,倾全力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复调心理”作用下的小说成为现代主义小说中的重要类型,影响深远。

四、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举例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是如何进行文化过滤的。

答:新文学先驱者中大多数人对西方的思潮、理论也并不是盲目地照搬,他们力求做到从时代、社会和新文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去检验和选择外来的东西,并注入新的因素,因此,在当时发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思潮都有一个“中国化”的“变形”过程。

(1)在文学革命酝酿和发动初期,发难者直接从外国文学运动中得到过启示

1916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曾经非常注意当时欧美诗坛的意象主义运动,认为“意象派”对西方传统诗歌繁绵堆砌风气的反叛,及其形式上追求具体性、运用日常口语等主张,与他自己的主张“多相似之处”。正是在“意象派”的启发之下,胡适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章八事”。胡适还引发了“意象派”诗人庞德关于诗歌要靠具体意象的主张,提出写“具体性”,“能引起鲜明扑人的影象”的“新诗”,倡为白话新诗运动。陈独秀写《文学革命论》,也开宗明义,号召要以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变革运动为楷模,发动中国的文学革命。其“三大主义”中所要求建设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也是以l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作为蓝本的。

(2)文学历史进化论等文学理论的提出脱胎于西方现代学说

胡适、陈独秀等人最初提倡文学革命的一个基本理论,即文学历史进化论,就是从l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是西方思潮的直接产物。他们强调“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指出旧文学必然被新文学取替,是因为旧文学“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这种观点,也从发展的角度看到新旧文学交替的必然趋势,成为当时向旧文学发动进攻的重要精神武器之一。

(3)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各样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学思潮先后涌入中国

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以及人道主义、进化论、实证主义、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论、弗洛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都有人介绍并有人宣传、试验、信仰。

(4)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方法多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主张

就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而言,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现实主义影响最大,后来成为中国新文学主流;浪漫主义也有较大影响,但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属于现代主义范围的各种思潮也曾吸引了许多作家,做了多种试验。有那么多的西方思潮涌人中国,如冰河开封,其规模浩大而又混乱,促成了中西文化交汇撞击,促进了思想大解放,大大拓展了新文学倡导者、参与者的视野,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观照本民族的生活,同时在艺术创造上获得了广阔的天地。

(5)创作流派的建立的得益于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学习

文学研究会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新浪漫主义”(包括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中国现代文人注意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际和创作目的,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里吸收有益的文学思潮,文学理论主张,创作方法,成立相应的创作流派,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文坛,影响深远。

2.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性”。

答:(1)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60年代达至高潮。它在植根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验,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拉丁美洲的历史和贫穷落后的现实融为一炉,在故事情节中夹杂着神话传说、奇迹梦幻等超自然因素,运用现代主义文学象征寓意、联想暗示、时序颠倒等表现方法,展现一个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文学世界,以此来表现拉丁美洲的独特现实,探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哑斯、占巴的卡彭铁尔和墨西哥的鲁尔弗等。

(2)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性”

“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拉丁美洲本土色彩

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

“魔幻”性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

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受教育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采取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并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主要表现在:

a.象征

例如《百年孤独》中写马孔多的居民们在失眠病毒蔓延之后都失眠了,不久又患上了健忘症,连日常的生活用品的名字都忘了;于是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这个情节的象征寓意是耐人寻味的,它在告诫拉丁美洲人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正在被人遗忘,这是非常危险的。而且,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也正是—百多年来孤独而又多灾多难的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

b.荒诞

荒诞手法是贯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重要表现手法。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为了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主要也是借用这种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荒诞手法。如《百年孤独》中描写霍·阿卡蒂奥被枪杀后他流出的血从门下溢出的情景:“穿过客厅,爬上街沿,顺着土耳其人大街奔驰,往右—拐,然后朝左一拐,径直踅向布恩蒂亚的房子。在关着的房门下面挤了进去,绕过客厅,贴着墙壁,在饭厅的食桌旁边画了条曲线,沿着秋海棠长廊蜿蜒行进”。

c.意识流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在叙事中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流动和时空倒错的手法,也明显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如《佩德罗·帕拉莫》中经常采用随意插笔、打乱时空顺序的写法。在描写佩德罗年轻时和苏珊娜恋爱的情节中,前面是佩德罗的一段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随着他的意识流动,展现了他和苏珊娜在一起的种种甜蜜生活场景。紧接着是他母亲和他的对话:“我说,快从厕所里给我出来,小子。”“好,妈妈,我这就出来。”场景完全不一样,而不会觉得突兀。

(3)《百年孤独》的“魔幻性”特征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它的问世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被西方世界誉为“当代的《堂吉诃德》”。作为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魔幻性特征

在《百年孤独》中,阿吉拉尔的鬼魂不断的出现在布恩迪亚夫妇家,一直追踪着他们,最终迫使他们离家出走,到马贡多重建家园才得以拜托。与吉卜赛人一同来到马贡多的墨尔吉阿德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过去,预知未来,他留下的羊皮书记载着马贡多的历史,也展示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但他在小说中却经历了无数次的死亡、继而复活,并未布恩迪亚的子孙指点迷津。这是一个部首生死界限的约束、纵横来往于天、地、冥界的人物。

《百年孤独》中的阿玛兰塔用全部时间为自己编织精美的裹尸布,她能预测到自己死亡的时间,答应全村人替他们给故去的亲人捎信。这种看似荒唐的情节,却是作者本人的真实生活,他就有一位类似阿玛兰塔这样的亲属,能预知自己的生死,并为自己编织裹尸布。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中,生与死、人与鬼的界线就这样被打破了。

通过对生活中千奇百怪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魔幻性特征

在《百年孤独》中,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他们拖着磁铁在街上走过,磁铁便把各家各户的铁锅、铁盆吸走。此外,当何塞·阿卡迪奥被人枪杀在家中时,那鲜血流淌成河,穿越大街小巷,到老宅向他母亲苏拉报信,血流穿越几个房间,为了不搞脏地毯还懂得拐弯,贴壁而行。这类千奇百怪的奇异事物,在马尔克斯笔下屡见不鲜,显示出一定的魔幻性特征。

在神话、传说的引用中显示出魔幻性特征

马尔克斯不仅熟悉鬼怪故事,而且对《圣经》、《一千零一夜》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都有所了解。他在《百年孤独》中对神话、传说的运用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从何塞偷吃了禁果,不得不离开家乡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影子;下了4年11个月左右的热带暴雨使人们联想到人类史上的洪水时期。这些都可以看出马尔克斯对世界各类神话、传说的借鉴,并以此构造其小说中的魔幻性。

采用一些很有特色的艺术手法,加重了小说的魔幻性

小说运用循环往复式的叙事方法和结构,一反传统的按时间顺序的叙述,以某一将来时间为端点,从将来回到过去。象征和隐喻也是作品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马贡多村的人突然得了健忘症,他们不得不用贴标签的方法来与此疾病做对抗。这里暗喻拉丁美洲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

总之,《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它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暗示了哥伦比亚的社会历史,从而唤醒人们,走出拉美的落后困境,不仅具有魔幻色彩,而且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