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南开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6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5)

1.悲士不遇赋[北京大学2010研]

答:《悲士不遇赋》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抒情赋。作者晚年因李陵事被祸受宫刑,身心极为痛苦,因作此赋,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和悲哀,又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节操。一方面以儒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格言勉励自己,另一方面又用道家“逆顺还周”、“委之自然”的思想来求得解脱。《悲士不遇赋》全文思绪明澈而沉静,语言质朴而深刻,与汉大赋“体物”异趣,为抒情“写志”之作。上承董仲舒《士不遇赋》之格调,下开东汉小赋之先声。梁刘勰评此赋:“丽缛成文,亦诗人之告哀焉。”

2.楚辞补注[北京大学2010研]

答:《楚辞补注》是宋洪兴祖为《楚辞》所著的注本,共十七卷。旨在补王逸《章句》之所未备。先列原注于前,补注于后,逐条疏通证明。先校订原文,及王逸注文。次为训诂名物,考证诠释,广征博引,力求详尽。凡驳正原注之误,别释原文之义,往往可见,且保存汉以来遗说不少。所引已佚《楚辞释文》七十七条,于研究《楚辞》古宇古音,颇具参考价值。尤推崇屈原特立独行、舍生取义之大节,斥班固、颜之推之非议为“无异妾妇儿童之见”,是能识屈原之志。其失则原注之误仍而不改,甚至原注不误而为曲说,反而难解。如《九歌·湘夫人》,原注“帝子谓尧女也”,补注日“帝子以喻贤臣”。然瑕不掩瑜。

3.方回[北京大学2010研]

答:方回是元诗人,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今属安徽)人。著有《桐江集》、《桐江续集》、《瀛奎律髓》等。其诗专主江西,为“江西诗派”之殿军。所著《瀛奎律髓》,选唐宋以来律诗加以评论,“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宗唐者多加以非笑,而学律诗者多以其书有路可寻,故传刻甚多。生平事迹见《元书》卷八九。

4.饮冰室诗话[北京大学2010研]

答:《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二、大题(4*25′)

1.左传的叙事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北京大学2010研]

答:《左传》被誉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例如,作者在总结城濮之战经验时云:“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整个《左传》叙事中,礼、义、德等道德因素,都被作者当作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原因加以叙述,而且叙述中往往还带有神秘因素。作者面对既成的历史事实,根据历史人物的言行得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加入种种神秘化的传说故事,来预示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叙述颇具戏剧性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不仅如此,《左传》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虚构。如“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介子推母子间的对话,不可能有第三者在旁听见或记录,当是作者根据传闻和揣想虚拟而成。这种写法,可以看作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拟对话的萌芽。《左传》中还记述了大量的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如“成公十年”记晋景公之死,情节曲折怪诞,用三个梦构成了互为关连的情节。写晋侯所梦大厉,画鬼如生动的令人毛骨悚然;病入膏肓的描写,极为生动有趣;桑田巫释梦之语,小臣之梦的印证,更是充满神秘色彩,仿佛志怪小说。

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2)《左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在体例上,编年体的顺序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在体例上,对于战争的描写顺序,《左传》采用的是编年体的顺序,这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如《史记》纪传体的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和国别史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而《汉纪》和《资治通鉴》则是对《左传》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

在叙事结构上,对后世史传文学和古代小说的影响

a.有完整的情节

《左传》的战争描写是以《春秋》的记事为纲,把《春秋》中的简短的记事发展成为叙事完整历史散文,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左传》中作者用了五个段落详细地描述了这一历史事件,使其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和丰富的情节性。这一点对后代史传文学的影响:如《史记》对于《左传》中战争描写的史实有的略加改动便加以运用;有的对于特别精彩篇目,甚至不加改动直接运用,这都是由于《左传》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和生动的情节性。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奠定了古典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我国的古代小说常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完整描写。

b.叙事方法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

顺叙是《左传》战争描写常用的叙事方法,除此以外还有倒叙、插叙、补叙和预叙。这些叙述方法常用一个“初”字领起。如“僖公三十三年的齐晋崤之战”中,蹇叔在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预叙),战争的结果:“(晋)败秦师于崤”。此点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古代小说常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叙述事件起因,以预叙的方式暗示故事的结局。这些都是《左传》中早已形成的叙事传统。

c.文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还记叙了大量的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的事件,如“僖公十五年”写的秦晋之战,秦国在与晋国作战前进行占卜:“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军’”。作战的实际结果“秦获晋侯而归”。类似的这样事件的描写使文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但也启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为后世文学在创作上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写作方法。

在人物描写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a.褒贬分明的道德和伦理倾向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体现了对人物道德和伦理的评价,这种褒贬分明的倾向对后世的史传文学和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是通过战场人物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这一点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如司马迁《史记》中有论赞和序论,作者在写人叙事中直接或间接的插入自己的主观论断或抒发个人的感慨,展示了司马迁独特的史笔和史才,这也是对《左传》的继承和发展;对古代小说重视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有的是在战争中或战争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的。这种写法对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b.对人物描写的双重手法

《左传》战争中的人物描写的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二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这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后代的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人所继承,同时对古代小说也有影响。我国的古代小说主要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来描写人物的性格,而较少大段的对人物的肖像和心理进行描写。因此,《左传》战争中对人物的刻画为古代小说奠定了写作模式。

在语言的描写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a.词约义丰、简括有力

在叙事上体现了词约义丰、简括有力的特点。如“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中写了晋师溃败时的狼狈情景:“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为争船逃命,先上船者砍断后来者攀着船舷的手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捧起来。简练的一句话写尽了晋师溃败后争先恐后、仓皇逃命的混乱场面。

b.战争中似柔实刚或慷慨激昂的外交辞令描写

对战争中外交辞令的描写,体现了言词或锋利或不卑不亢或似柔实刚或慷慨激昂的特点。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鞍之战”,“齐师败绩,(晋)逐之。将及滑泉而止。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添两君,臣辱戎士,敢吉不敏,摄官承乏’。”这体现了韩厥外交辞令的谦虚、不卑不亢、似柔实刚的特点。

《左传》词约义丰的特点使其能长久的流传;其外交辞令上的特点也为后世史学家在写史书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之处。

综上所述,《左传》无论是情节的完整性、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还是人物形象的生动性、战争描写的高超性都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对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与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语言特点也给读者以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2.初盛唐的复古诗学的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2010研]

答:隋唐文坛开始还是沿袭了齐梁文风,经过众多诗论家的复古理论的提出和创作实践才渐渐改变了这个局面,具体表现为:

(1)初盛唐的复古诗学的理论

陈子昂

陈子昂登上文坛后,大力倡导革,《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编序》是其诗歌革新的一个纲领性文献。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即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a.提出“兴寄”说

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为此陈子昂提出“兴寄”说,要求诗歌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

b.提出“风骨”说

要求诗歌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

陈子昂对风骨的追求以及其“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也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他们提倡刚健骨气,反对上官体的纤微雕刻、绮错婉媚,成为初唐诗歌的一股新生力量。

a.题材内容的扩大。江山大漠,市井农村都被写入他们的诗歌中,并且始终表现出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b.对诗歌格律形式做了有益的探索。五言八句的律诗初步定型。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2)初盛唐的复古诗学的实践

陈子昂复古诗学的实践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这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人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在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初唐四杰复古诗学的实践

初唐四杰的创作个性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

综上所述,陈子昂和初唐四杰以敢为人先的突破精神和高昂的激情提出复古主张并进行积极的创作实践,一扫初唐时期以上官体为代表的骈俪的馆阁诗风,初步展现了大唐气象,是中唐韩柳复古运动的先声,影响深远。

3.王夫之说苏轼“除却书本子,更无诗”,结合苏轼作品做出评价。[北京大学2010研]

答:王夫之的“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批判的是苏轼的诗歌有掉书袋嫌疑。但是王夫之的评价有失偏颇,苏轼确实“以文为诗”,但他有自己的才情和独创性。具体表现在:

(1)以文为诗和以才情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

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2)丰富的比喻,奇妙的想象,展示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如《百步洪》中连用七喻描摹奔水:“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真正做到了妙喻连生。苏诗的用典稳妥精当,且浑然天成,达到了如水中着盐的妙境。例如他作诗安慰落第的李廌“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就堪称用典精妙的范例。

(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

哪怕仅是平凡的事物,一经其手写出,就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显示出驾驭题材的非凡能力。有必达之隐而无难显之情的表现能力。

(4)丰富的才情和卓绝的胆识

勤奋创作,展示多种诗体得心应手,能够自由的驾驭。如《南园》“春畦雨过罗纨腻”,脍炙人口。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苏轼对诗歌风格主张兼收并蓄。苏轼尤其重视两种互相对立的风格的融合,所以在评论他人诗文时提出了“清远雄丽”、“清雄绝俗”的术语。苏轼在创作中十分注意使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毫无疑问苏诗的主导风格是雄放,有些作品甚至有粗豪而缺少馀蕴的缺点,然而苏诗中许多佳作已经做到了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如《游金山寺》。

总体而言,苏轼虽以文为诗,但他超然的精神境界和卓越的创作才情是不容置疑的,这也使其成为北宋诗坛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几个维度上,苏轼都是出类拔萃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的缺点,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

4.以《四声猿》为例,论明杂剧对元杂剧体制上的突破。[北京大学2010研]

答:《四声猿》是指明代徐渭创作的一组杂剧,即《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和《翠乡梦》。“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更属断肠之歌,故“四声猿”之名奠定了全剧的基调。《四声猿》中,《渔阳弄》成就最高,是典型的单折短剧。《四声猿》中有徐渭才华难展的悲哀,其表情酣畅淋漓,艺术上有独创之处,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明代杂剧在数量和质量上比元代杂剧相对减少和蜕化,但在形式上却有了一定的演进,下面以《四声猿》为例,试论明杂剧对元杂剧体制上的突破,具体表现在:

(1)在结构上,明代杂剧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一楔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四声猿》《四声猿》中只有《女状元》为五折,其余均为一二折。相对元杂剧而言,程式简单,结构精巧,剧本篇幅也大大缩减。

(2)在曲调上,元杂剧全用北曲,而明杂剧则兼用南北曲,还有专用南曲的南杂剧。徐渭的《四声猿》就突破了南北曲的界限,将南曲运用于杂剧创作当中,完成了较早的一部杂剧合集。《女状元》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南杂剧从此大兴。

(3)在演唱方式上,明杂剧打破了元杂剧一个角色演唱到底的模式,有时对唱,有时轮唱,有时合唱,显得比较自由。《四声猿》中没有旦本末本之称,即剧中没有限制由某一固定的角色进行演唱。由于剧本短小紧凑,戏剧冲突强烈,对唱,合唱的模式较多。

(4)元杂剧的题目正名一般在一剧之末,明杂剧有的将其提前到第一折前,也有的采用南戏中“副末开场”的形式介绍剧情。《四声猿》将题目放在第一折的前面。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便于读者和观众及时了解剧情。

总之,以《四声猿》为代表的明杂剧在难以企及元杂剧艺术成就的情况下,转而在形式上进行突破,将南曲吸收进杂剧的创作中,在结构,曲调,演唱方式等方面都与元杂剧呈现出明显不同。可以说,明杂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影响深远。

三、赏析(二选一30′)

1.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在赏析前先解释:交河 刁斗 公主琵琶 遮 轻车[北京大学2010研]

答:(1)词语解释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遮:遮断;

轻车:指将领“轻车将军”。

(2)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诗开始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那么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绘: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现在的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陶”和“苜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是什么呢?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不少。

2.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东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解释:篱角黄昏 胡沙 盈盈 金屋 玉龙哀曲[北京大学2010研]

答:(1)词语解释

篱角黄昏:指环境寂寞、凄清。

胡沙:指沙漠。

盈盈::《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金屋::《汉武故事》记武帝幼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武帝表妹)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玉龙哀曲:玉龙是笛子名,哀曲指曲子《梅花落》。

(2)赏析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开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幽雅清丽的“双栖图”。苔枝与翠禽色相近,都是充满生机的“绿”,其间点缀着美玉般的梅花,就更显得光彩照人。字里行间不露半个梅字,而梅的形象却浮雕般突现出来了。面对这翠禽双栖于玉梅间的美景,能不勾引起多情的词人浮想联翩!──触景伤情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接着推出第二个画面,是“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完全是用写人的手法来写梅,大概出自杜甫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诗意。梅花就是佳人的幻化。相逢在“客里”,又是“篱角黄昏”这么一个典型环境,更突出了寂寞的氛围。在这么寂寞的氛围里,“佳人”“无言自倚修竹”。“无言”这神态,“自倚”这动作,突出了这位孤高的佳人形象;另一面,也折射了词人在“客里”怀念情人的孤寂心情。

在这种孤寂情绪的支配下,词人想到对方也一定会同自己一样孤寂难熬。下句就借昭君出塞、远嫁番邦的典故来抒发这种情感。“不惯”“暗忆”这两个貌似平常的词,在这典型的语言环境里,就传达出了不寻常的深沉感情。“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就明写出人花幻化的艺术意境。放在“月夜”归来,就更突出“幽独”的气质。“月夜”与“黄昏”照应,“花”与“玉”照应,“幽独”与“无言自倚”照应,文字针线细密,情感脉络分明。而“幽独”一词又是总撮了上片的精髓而成为全词的基调。

过片开头的“犹记深宫旧事”与上片的“暗忆江南江北”遥相呼应,这是词人想象自己心上人在远方孤寂中一定会时时想起美好的往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是借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午睡时梅花飘落眉心留下花瓣印,宫女争相仿效,称为“梅花妆”的故事,喻往事之美好令人难忘。这美好的时光多么值得珍惜!千万不要像无情的东风一样,“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但到底往事已成空,如今只留下一片美好的追忆而已!这就正如梅花终于被东风吹落,而且“随波去”了,怎能不怨恨那“玉龙哀曲”呢!玉龙,笛名。笛曲《梅花落》是古代流行的乐曲,听了使人悲伤。唐皮日休《夜会问答》说听《梅花落》曲“三奏未终头已白”,可见一斑。故曰“玉龙哀曲”。

到了唱“梅花落”悲歌的时候,才“重觅幽香”,为时晚矣!到那时,花落了,香残了,只剩下空秃的疏影,美丽的梅花则“已入小窗横幅”。就正如美好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而今双方远隔千里,两地相思,只能像梅花一样孤寂地“暗忆”往事了!末句的“幽香”与上片末的“幽独”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梅的动人形象。

全词浑然一体。以赞梅的幽静孤高为主线,紧串密缝;又以寂寞氛围突出“花人合一”的艺术形象,令人神往。运笔空灵含蓄,意境优美;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不愧为姜夔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