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增俊《当代比较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4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简述比较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

答:(1)不同学者的观点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艾萨克·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它比任何其他有关研究,都更加清晰地阐明教育同它所服务的那个社团的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关系。”

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日本比较教育学家冲原叟认为:“比较教育学是以教育的整个领域为对象,对两国以上的现行教育进行比较,并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内的科学。”

苏联比较教育学家索科洛娃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中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和个别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揭示它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以及民族的特点。在综合年轻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比较教育学阐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促使进一步研究教学和教育的理论。”

(2)冯增俊等学者的观点

冯增俊等学者学者综合以上定义的共同性,特别是借用了顾明远教授的定义为蓝本,提出下列定义: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该定义的特点是,在指出比较教育学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强调学科在当代推进教育模式重大转变、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取向,以及注重服务教育改革等特性。当然,随着比较教育的发展,学科的内涵及外延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2.简要分析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答:1817年法国人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学学科的创立,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比较教育学已成为一门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教育学学科。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比较教育学是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研究方法,同时,还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教育学科。

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学不仅通过独特的研究活动,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并开辟了特定的研究范围,提供了认识教育的独特视野和教育意识。

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学提供的不是把两种教育事实作简单多寡厚薄的统计上的对照比较,而是以跨文化审视世界教育的思维方式,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各种教育实践和教育事实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客观地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作为一门重要的有独立学术地位的学科,比较教育学提供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独特教育研究维度,以日益更新从而更具效能的学科理论体系,开展更深广、更有效的教育改革和教育交流活动,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教育的发展。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学科体系这三者是互为依存且三位一体的。

(2)比较教育学直面当代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需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积极参与国家教育改革和国际教育事务。因此,比较教育学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两百多年来,比较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各种世界性的重大教育改革运动,促进了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而且比较教育学学科也在这一进程中成长,其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

3.概述比较教育学科概念的发展。

答:比较教育学的概念演变受到时代认识水平和学科认知框架的影响,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早期比较教育出自旅游者游记中的零星描述。

(2)16世纪后人们对新出现的现代学校的有意识关注及相应引进。

(3)l8世纪工业革命后,对比较教育意识增强,开始把比较教育作为有目的地研究和引进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及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的媒介,以便改进本国教育。

(4)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世界工业化运动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比较教育学开始系统研究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探讨比较教育发展与特定国家民族特性、社会价值观及国民行动等方面的因果关系,从中引进、吸收有价值的东西。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又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强调对各国教育的形成发展及教育体系的系统研究,探讨教育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从而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不同国家中的具体形式,并参与教育发展决策工作。

4.简述比较教育学科的主要特点。

答:比较教育学科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

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生存的前提,针对教育领域中独特的矛盾运动进行研究,就构成相应的研究对象,并以此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学科研究领域。

在研究领域上,比较教育学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的各种问题。

在发展历史上,比较教育学重视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人类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各种教育问题及教育现象。

在研究范围上,比较教育学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因此,比较教育学要对教育发展的历史及某国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但其目的依然在于解决目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但这并不是说,只能应用比较法,甚至也很难说主要运用一种比较法。这主要是:

由于现代教育的复杂性,开展比较教育研究,需要广泛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方能进行,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量化或定性、微观或宏观等方法来分析比较研究,不是单靠一种方法所能达到;

作为一门学科,它也不可能只使用一种研究法,而必须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论体系,这种方法论体系不以使用某种具体方法和以多少国家为研究对象为评判标准,而关键是能否以最有效地实现比较研究目的下所应用的那种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导出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最佳研究结果。

(3)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时代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当代教育问题,尤其以目前人类教育问题为研究中心,从跨文化或国际性角度加以探讨。比较教育以教育史为基础,在现在的时空和国际背景下探讨目前本国或世界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史向前发展的先锋。比较教育学也关注历史,但这种关注的目的仍是为了研究现在,这一点与教育史有根本区别。

(4)比较教育学研究单位的特点

20世纪初,比较教育学主要以国家为基本研究单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重大变化:

以国家为单位,因为当代教育发展多是以国家为单位实施的;

以世界区域或经济或政治联盟区域为研究单位,如亚洲、欧洲,或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等;

是以不同民族或文化为研究单位,如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比较研究;

国家中的省、市及特定区域;

以不同社会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单位,如东西方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

(5)比较教育研究目的的特点

比较教育的研究是以教育事实为内容,以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为研究主题,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比较教育要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要从本质上洞察教育发展,也要研究理论,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要把实践的研究上升到理论上来,揭示教育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教育实践。但是,这些理论化工作仍然是为了实践、为了应用,一切都是以服务当前实践为出发点。比较教育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并不是排斥理论研究,更不拒绝理论。值得指出的是,它所排拒的只是那些不联系实践的所谓“纯”理论。所以,比较教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一是借鉴,二是实践,在于能为当前教育实践服务。

5.比较分析目前中国比较教育学相关专业教材的发展。

答:中国比较教育学相关专业教材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移植借鉴中崛起的中国比较教育学

改革开放之后,开眼看世界,出现了研究国外教育热潮。

全面介绍国外教育,出版和发表了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大量外国教育论著。如承担《战后各国教育研究》等重大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35本的《外国教育丛书》,包括《二十国教育概括》、《今日美国教育》以及《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等一批译著;

开展比较教育学科重建草创工作。主要表现在1982年出版国内第一本《比较教育》。

(2)经验借鉴中转型的中国比较教育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比较教育转向集中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在特定教育专题上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别教育发展。这一时期出版了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比较教育研究丛书》、江西教育出版社的《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求索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的《亚洲“四小龙”教育研究丛书》等系列研究著作。

(3)理性借鉴中创建的中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从专题的经验借鉴转向辩证的理性借鉴。

这一时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重大课题研究,如顾明远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世界教育大系》、《中国教育大系》、《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等重要论著;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重大成果。如1996年相继出版的顾明远、薛理银的《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冯增俊的《比较教育学》均是以探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新体系为开端,这些研究超越了把比较教育作为介绍和移植的学科概念,把比较教育和现代教育发展、与国家繁荣及民族进步联系起来。而200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顾明远为顾问,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主编的《当代比较教育学》的问世,则体现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整体框架的重大时代转型和传统教材体系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