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1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
答:有四个管理流派的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分别是:
(1)“科学管理”理论
以泰勒为代表人物。
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采取标准化管理;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2)科层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马克思·韦伯。
科层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职位分类、权力分层、法定资格、委其责任、遵纪守法、理性关系、固定工资。
(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梅奥。他实施的“霍桑试验”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为切斯特·巴纳德、西蒙、卡斯特。
系统理论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系统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一些教育管理人员把系统理论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来研究和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2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的哪些方面可以应用?哪些方面不能应用?
答:“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以泰勒为代表。此理论产生于对企业的管理,而学校不同于企业,因此,科学管理理论不能全部应用于教育。
(1)科学管理理论可以应用于教育的有如下方面:
①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这个方面应用在教育管理上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避免管理上的浪费现象,使教育投入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②在上岗前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员工的素质关乎到产品的质量,而教师的素质则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因此,在教师任教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培训,以达到能够胜任教书育人的资格。
③建立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了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可以采用树立模范标兵的方法,并给予经济和精神上的奖励,在教师中间产生竞争意识,同时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推进学校的发展。
(2)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一律标准化方面不可以应用于教育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效率、成本、标准,这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管理系统化,提高办学效益,但是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培养的目标是有思想的“人”而不是“商品”,绝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压抑富有创造精神和多变的教育工作与教师的劳动。
总之,由于管理对象不同,对所谓“生产效率”的衡量标准不同,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上的应用有别于在企业中的应用,不能全盘挪用。
3行政组织和权力对教育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从行政学角度分析,行政组织和权力对教育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组织和权力有助于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教育行政组织层层设置,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调运转,有助于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
(2)行政组织和权力保障教育管理行为不受非理性因素干扰。教育行政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强调按教育规律进行管理,确保教育管理行为不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3)行政组织和权力有助于协调学校、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协调学校、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使各方面的义务、责任和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可见,合理的行政组织和权力是进行有效地教育管理的保障。因此,要适时地对各级行政组织进行检查和改革,以确保教育管理的顺利、有效开展。
4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启发?
答: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其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撰写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际关系学说。
(1)主要观点
①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不只是受着物理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着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②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类。管理人员既要强化正式群体,又不能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④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其中既有合乎逻辑的行为,又有不合逻辑的行为。管理人员不要简单处理而增加了个人与管理者的隔阂。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对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启发
①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把人看作是最具活力、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资源。在新经济时代,管理者应认识到人是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而不是成本,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开发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工作上,使人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收益。
②要尊重员工的利益,变“控制”为“尊重”、“关心”,要重视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留住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思想素养和业务工作水平。
③应允许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在发挥正式组织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注意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以便员工之间能够充分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对照检查自己,以便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管理质量。但也应注意防止非正式组织的负面作用,尽量克服或避免由于工作人员间的拉帮结派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④加强沟通,实施情感管理。通过对员工情感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缩短与员工的心理距离,了解员工对工作的一些真实想法和员工在生活与个人发展上的需要。要发扬民主,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来,认真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给员工提供管理的机会与条件,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增强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给员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开诚布公、相互尊重、关心、协作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5为什么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要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
答: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以激励理论为核心内容,以领导行为理论为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所以以人性为出发点,是因为
(1)世界上一切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完成的。管理者在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人,然后才是采用什么方式去影响人。
(2)不同的人性假设指导下,管理者对待被管理者呈现不同的态度:
①具有工具人假设的管理者就把被管理者当成牛马一样来对待。
②泰勒的科学管理实质上就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③行为科学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的影响。
④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被管理者有主动追求工作的欲望并可以自我调节。
⑤复杂人假设综合了上述各家之言,强调了人的差异以及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⑥决策人假设认为人总是通过选择达到自由的目的。
6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国际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教育管理变革是什么?
答: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指导政府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管理的改革也发生了重要影响。
(1)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政府效率问题,着眼于从制度改革入手改善政府行政的困境,减少政府扮演的角色,缩小政府的功能。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著的《重塑政府》一书中,论述了政府改革的理论,并且提出了10条政府改革思路,代表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主要的实践主张:
①从划桨到掌舵。政府的职责是通过制定政策指引方向和提出任务,而不是亲自去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②从服务到授权。政府将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权限以某种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区或志愿者组织,引导他们自我服务或自我管理。
③从垄断到竞争。主张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内部(包括政府举办的事业部门),展开公对公、公对私的竞争,打破两类部门的界限,开放大部分经营领域,使两类组织都可以进入。政府的责任是建设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竞争、促进公平竞争和遏制腐败。
④从规章到使命。要塑造有使命感的政府,就要根据需要制定最低程度的制度,消除那些过多、过时的规章制度、沿袭下来的陈规陋习和那些成为历史的计划,建立有利于激发使命感的预算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组织根据任务需要独立计划和决定支出项目,让它们有更大的预算支配权。还要改变只是着眼于控制和照章办事的人事制度,建立起科学的进行工作分类、依照工作绩效支付报酬和提升职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⑤从投入到效果。改变把工作重点放在投入上的陋习,把投入和效果联系起来,看不到成功就不能进行奖励。
⑥从官僚到顾客。将公共服务的评价权和指导权由政府官员手中转移到公众手中,由公众作为“顾客”,自己掌握资源的选择权。
⑦从浪费到收益。这是对“企业家政府”模式的表述。提出政府的各类部门可以根据各自的服务性质、服务对象、服务成本运用市场和准市场工具进行企业式的经营活动,其盈利应该用于公众、公益事业酬款、有回报的投资等。
⑧从治疗到预防。要通过建立议政制度、二年制的财政预算制度和具有联合解决问题的跨地区政府组织,学会战略规划,使行动走在问题发生之前。
⑨从集权到分权。传统政府管理中集权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速度,要改变组织的结构和运行规则,采取任务导向型的体制,通过减少层次、分散决策权的方式来有效解决问题。
⑩从计划到市场。必须将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功能结合起来,引进市场机制,改善政府及公共服务,利用政府组织市场、规范市场。
上述主张的核心就是立足市场观点重新为政府定位,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淡化它的执行职能,还权力于社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2)新公共管理框架下的教育管理改革
①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指的是在公立或政府学校系统中把与重要决策相关的权力与责任(尤其是资源分配权)一致性地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其实质是权力由集权向分权转移。校本管理的一般体制结构是:
a.政府向学校下放权力。下放的权力包括资金预算和资金使用权、人事安排权、课程设置权等。学校由原来的执行者变成了决策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b.在学校组织决策实体,对重大问题共同决策。校本管理实践的结果表明,由于它维护了教师参与决策的权力而导致教师们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学校获得一定自主权对于学校改进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不能说明它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有直接影响。
②公立学校的私营管理
公立学校的私营管理改革主要发生在美国,这种体制不改变学校的公立性质,由私营教育公司承包经营公立学校,美国政府的目的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而私营公司则从经营学校中获取一定的利润。从理论视角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府放权于社会的观点、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观点显然成为这种变革的指南。
这种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私营公司管理公立学校中存在的教育价值与经济利益目标的冲突,以及企业家对教育管理规律理解的偏差等。
③择校
择校这个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特定含义,是指由政府提供教育资源,学生及其家长自由选择学校。世界性的择校运动是教育市场化趋势的一部分,最为生动地体现了公共管理思想的市场选择的精神。
20世纪下半叶,择校运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展。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开放的择校政策更有利于优势社会阶层的家庭和学生,因为他们在文化上有更好的基础和更多的社会联系,还因为择校实际也成为学校选择优秀学生的机会,所以美国一些州制定了有利于社会处境不利家庭儿童择校的规定。
④特许学校
特许学校是指由公共教育经费支持,由教育团体或个人开办并负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学区的学校。政府通过颁布特许学校法案来保护特许学校的合法权益。特许学校都是公立学校,它以政府税收来支付办学资金,但是学校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向社会筹集资金。这种办学模式打破了政府的垄断,给社会人士以发挥作用的渠道,为发动各种积极力量解决教育上的困难问题提供了创造空间。
特许学校具有自愿、问责、非营利和公民参与等特征,它们在人员聘用、课程设计、经费使用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性。
由于特许学校的定位是改造办学困难学校和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需要,并且在实践中取得基本成效,所以很受政府和公众的欢迎。但特许学校办学存在很大困难,办学资金比其他公立学校少,很难招到优秀师资,生源也比较短缺,所以这类学校往往都是规模很小的学校,教学成绩还不能与普通公立学校相比。但是它在宽松体制下所具有的创新活力和与服务对象实际需要相适应的灵活性,给基础教育学校讲求实效的分层发展提供了借鉴。
7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它对教育管理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新公共行政学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形成,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森。其主要思想和对教育管理发展的启示具体分析如下:
(1)主要思想
新公共行政学强调政府在行政过程中的公平价值,认为行政管理者不是中性的,应责成他们承担起责任,把出色的管理和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准则需要完成的事情或者基本原理。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处境的人们,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务。
(2)新公共行政理论对教育管理发展的启示
①教育管理理论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新公共行政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形成,强调教育公平,顺应了当时教育发展的需求,从而指导教育管理变革的实施。可见,教育管理理论只有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才会对教育管理实践产生影响。
②教育管理要强调对公众需求的满足。新公共行政理论突破了价值中立的行政观念,强调公众参与、分权、顾客导向的新行政模式,要求政府对公众的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这也是其能够对教育管理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管理要关注公众的需求,这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教育管理需要把理论和观念转化为实践模式。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把罗尔斯的公平观念转化成行政实践变革的模式,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行政改革产生很大影响。观念和理论必须运用到实践中,才可能发挥其优越的效用,因此,教育管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理论和观念转化为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