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一、名词解释
1.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东南大学2007研)
答: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增长理论家主要在完全竞争假设下考察长期增长率的决定。内生增长模型又包含两条具体的研究思路:第一条是罗默、卢卡斯等人用全经济范围的收益递增、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思路,代表性模型有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巴罗模型等;第二条是用资本持续积累解释经济内生增长的思路,代表性模型有雷贝洛模型等。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体现为:一是完全竞争假设条件过于严格,限制了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二是完全竞争假设无法较好地描述技术商品的特性: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并使一些内生增长模型产生逻辑上的不一致。
2.Solow残余(Solow Residual)(中央财经大学2008研)
答:Solow残余又称Solow余量,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教授的早期著名研究,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具体而言,Solow残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Solow残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为总产出增长率,为劳动的增长率,为资本的增长率,和分别表示资本份额和劳动份额,为Solow残余。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二、简答题
1.索洛增长理论得出,储蓄只能够带来经济的暂时增长,而内生增长理论得出储蓄能够引起经济的长期增长。简要回答:为什么在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这两种理论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厦门大学2011研)
答:(1)索洛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整个6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又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初期,代表人物有罗默、卢卡斯和巴罗等经济学家。
(2)索洛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因此储蓄只能使经济短期增长,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达到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因此增加储蓄率可以使经济长期增长。
2.在索洛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资本积累的稳定状态的?(厦门大学2005研;上海交通大学2006研)
答:在索洛增长模型中引入技术进步,假设技术进步以比率增长,劳动力以比率增长,则效率工人以增长。现在新增的投资一方面用于重置投资(),另一方面用于雇佣新增的效率工人。生产函数为
,其中是效率工人的人均产出,是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存量。在资本积累达到稳定状态时,该稳定条件为:,如图8-1所示。
图8-1 技术进步与索洛增长模型
要提高生产率水平,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包括了工人的经验积累、技术知识的提高等。技术进步解释了为什么经济能够保持长期的增长,因为像经验、知识技能等这类技术进步就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其积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产出增长。
技术进步修正了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的条件,处于资本黄金规则水平的稳定状态条件为:,也即净边际产量等于产出增长率;或为。产出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有关,而与储蓄率无关。在黄金规则水平,每个效率工人的消费达到了最大化。
3.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的经济学涵义。(上海交通大学2004研;北京大学2006研)
答:产出的增长有三个不同的来源: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含有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就是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现期技术水平。相应的增长核算公式为:
即:产出增长=资本的贡献+劳动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在核算公式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产出增长扣除了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之后的余额,所以又称为索洛余量,反映不能用投入变动解释的产出变动。索洛把它解释为技术进步增长率,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公式为:
由于产出的增长、资本量的变动以及劳动量的变动都是可以测量的,从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就可以由此得到。
由增长核算公式可见,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取决于其投入增长率乘以其产出弹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就是改变传统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节约型的经济增长。
4.简述罗默与卢卡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答:20世纪80年代,罗默、卢卡斯等人将人力资本概念引入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微观上,人们对知识或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为了使投资者个人或家庭取得更高的收入。在宏观上,知识和人力资本则具有外部效应,即个人或厂商的人力资本积累会对其他人或厂商的生产率增长作出贡献。
“人力资本”的内涵极为广泛,它不仅包括劳动力数量及其平均技术水平,还包括花费在教育、技能、健康、知识的改善,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开支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之所以被称为“人力资本”,是因为无法将该资本和它的所有者分离。人力资本同样会给个人及社会带来收益。
罗默在其模型中,假定代表性厂商的生产函数有三种投入:资本、工厂自己的生产知识和社会所拥有的知识。当各个厂商作决策时,是将社会拥有的知识作为给定量,考虑如何利用资本和自己的生产知识去达到利润最大化。不过,个别厂商的知识不可能永远保持为商业秘密,这些知识会不断地成为社会所拥有的知识。正是这种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会使社会的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持续。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动力。
与罗默不同,卢卡斯强调产出依赖于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的外部作用表现在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上,而不是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在卢卡斯的模型中,人力资本对产出水平发生影响,而人力资本增长率取决于行业平均技术水平(平均人力资本存量)加上本期内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会有效提高经济中的实际投入,使产出水平上升。单个经济单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在对其产出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5.用索洛模型说明储蓄率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技术进步会带来经济增长。(西安交通大学2011研)
答:(1)索洛模型也称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索洛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
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包括:第一,社会储蓄函数,其中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第二,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第三,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这样,在一个只包括居民户和厂商的两部门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均衡是投资等于储蓄(即),也就是说,投资或资本存量的增加等于储蓄。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可得到如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方程:,其中表示人均产出水平,表示人均资本存量,表示资本折旧。
当时,,经济就达到一种长期稳定、均衡的状态,称为稳态。在稳态下,和达到一个保持不变的水平,此时人均产出增长率为零。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和储蓄率无关。
如图8-2所示,经济初期位于点的稳态均衡。假定储蓄率增加,使储蓄曲线上移,新的稳态为。比较和点,可知储蓄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短期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回落到人口增长的水平。
图8-2 储蓄率提高的影响
(2)当把技术进步因素当做外生变量加入到上述模型中,就会得到改进后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方程:
,其中表示有效劳动平均产量(表示技术状态变量,以一个固定的比率增长),
表示有效劳动平均资本。稳态时,因此此时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等于技术进步率,由此可见技术进步会带来经济增长。
6.内生增长理论如何在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的情况下解释长期经济增长?这种解释与索洛模型(Solow model)有什么不同?(厦门大学2012研)
答:(1)内生增长理论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解释如下:
利用生产函数来分析这个问题。式中,是产出,是资本存量,是一个常数,用来衡量每一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出。这个生产函数并没有反映出资本收益递减的性质。无论资本量有多少,额外的一单位资本生产单位额外的产出。
假设收入中的一个比例用于储蓄和投资。因此,资本积累表示如下:
资本存量的变动()等于投资()减折旧()。把资本积累与生产函数结合在一起,调整之后得到:
该式表明了产出的增长率的决定因素,由上式容易看出,只要,即使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的收入也会持续增长下去。
(2)内生增长理论和索洛模型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
①假设条件不同。索洛模型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而内生增长理论则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这是内生增长理论和索洛模型的关键区别。另外,索洛模型假设技术是外生的,而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和资本一样,是“内生”的。
②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在索洛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经济持续增长。
③结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是内生的,即促使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模型内决定的,储蓄和投资会引起经济的长期增长。索洛模型的结论则是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而储蓄只会导致经济的暂时增长,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三、计算题
1.假设在初始稳定经济中,资本收入占GDP的份额为30%,产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每年3%,折旧率每年5%,资本产出比率为2,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回答:
(1)在初始稳定状态,储蓄率应该是多少?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多少?
(2)假设公共政策提高了储蓄率,从而使经济达到了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在黄金律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将是多少?比较黄金律稳定状态的资本边际产量和初始稳定状态的资本边际产量并解释。
(3)在黄金律稳定状态,资本产出比率将是多少?
(4)要达到黄金律稳定状态,储蓄率必须是多少?(上海交通大学2011研)
解: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人均形式可以表示为,表示资本收入占总收入即GDP的份额,这里,因此生产函数为。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率为3%,因此有。折旧率,资本产出比。因为,所以。
(1)从稳态条件得:
将已知各值代入得:
所以,初始稳定状态的储蓄率应该是16%。
对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资本所占收入份额可以写成,即:
将上面各值代入即得资本的边际产量:
(2)在黄金律稳定状态时。将上面各值代入即得:
即在黄金律稳定状态时资本的边际产量为8%,而初始稳态时资本的边际产量为15%。所以,要想从初始稳态出发达到黄金律稳态水平,必须提高值。
(3)对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资本所占收入份额可以写成,等式变换得:
上面已经求得了黄金律稳定状态时资本的边际产量为8%,因此黄金律稳定状态时的资本产出比为:
(4)在稳态时有:
,把该值和其他各值代入上式,可得:
也就是说,为了达到黄金律稳态,储蓄率必须从16%提高到30%。
2.对于有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其中,总劳动的增长率为,劳动效率的增长率为。
证明:
(1)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
(2)资本和劳动各自赚取了一个经济收入中的不变份额。
(3)资本总收入和劳动总收入都会按人口增长率加技术进步率()的速率增长。(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2012研)
解:(1)在稳定状态下有,这意味着,因为、、和都是固定的,所以也是固定的。由于,所以在稳态下,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
(2)资本赚得的份额即资本回报,由(1)可知稳态时是固定的。而是的函数,而在稳定状态时是不变的,所以也是确定不变的。因此,资本回报是不变的。劳动的收入份额=1-资本的收入份额。因此,既然资本收入份额不变,劳动的收入份额也不变。
(3)在稳态,总收入按人口增长率加上技术进步率()增长。由(2)可知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是不变的。既然份额不变,而总收入按速度增长,那么资本和劳动的收入也按的速率增长。
3.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
(1)解出作为、、和的函数时,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值。
(2)假设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每年1%;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每年4%。而在这两个国家中,,。求出每个国家稳定状态的值。
(3)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解:(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当经济达到稳态时,满足条件:
因为,所以可以解出,所以稳态人均收入为:
(2)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稳态收入为:;对于不发达国家而言,稳态收入为:。
(3)通过(2)的计算,对比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的差异,可知不发达国家较低的储蓄率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造成了其较低的稳态人均收入。因此,不发达国家可以采取鼓励储蓄的政策来提高储蓄率,同时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来降低人口的增长率,从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4.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生产函数为:,其中,是市场中总资本的外部性,为常数,、、的增长率分别为、、,求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2008研)
解:由可得:,对时间求导可得:
①
因为为常数,所以
②
同理,,因而有:,对时间求导可得:
③
又因为:
,, ④
综合①、②、③、④四式可得,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为:
5.产出从4000上升至4500,资本由10000增加至12000,劳动从2000减少至1750,资本占产出回报的比例为0.3,劳动为0.7。求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率。(北京大学2005研)
解: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为×0.3×100%=6%;
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为×0.7×100%=-8.75%;
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为×100%-6%-(-8.75%)=15.25%。
6.考虑一个经济,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假设储蓄率为0.1。人口增长率为,资本折旧率。
(1)计算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在总收入中的份额;
(2)假设技术水平以2%的速度增长,计算总产出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均衡增长率;
(3)假设,,将该生产函数转换为形式;并计算该经济均衡的人均资本和总产出增长率。(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解:(1)由生产函数,得,。所以,劳动所得占总收入的份额为,资本所得占总收入的份额为。
(2),两边同除得效率工人人均生产函数,均衡时有,均衡时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不再变化。由于总产出,以2%的速度增长,以1%的速度增长,而效率工人均衡产出保持不变,所以总产出的增长率为2%+1%=3%。
同理,人均资本,而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所以。由于均衡时保持不变,以2%的速度增长,所以均衡时人均资本以2%的速度增长。
(3)将和代入,可得,从而人均生产函数。均衡时资本增量,所以人均资本增长率,即每年的人均资本增长率为18%。由于,从而有,对该式两边求全微分可得:,对该式两边同时除以K可得:,从而得到总资本的变化率,又由于,所以总产出和资本存量有相同的增长率,即总产出的增长率为19%。
7.索洛增长模型(Solow model)所描述的经济具有如下生产函数:
其中为资本,为技术,为劳动力。
(1)请问:该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变还是递减?
(2)请写出该生产函数的简约形式(intensive form)。
(3)请解出作为(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增长率)和(折旧率)的函数的稳定状态的。(厦门大学2012研)
解:(1)假设,,因此该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
(2)把生产函数两边同时除以得:
令表示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表示有效工人的人均资本,因此可得,这就是该生产函数的简约形式。
(3)当存在外生性技术进步时,经济处于稳态应满足,将人均生产函数代入可求得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将人均资本代入解得:。
8.假设生产函数为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即,已知、、、、。
(1)求稳定状态下的,,;
(2)求黄金规则水平下的。(厦门大学2008研)
解:(1)根据索洛模型,稳定状态下有:,又
所以,得
于是,。
(2)黄金规则水平下,满足,又,所以。
四、论述题
1.如何解释目前世界经济中有些国家很贫困而有些国家却很富裕?贫困的国家是否有希望赶上富裕的国家?要求用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来说明。(厦门大学2009研)
答:索洛模型认为,在发展条件相似的经济体间(如储蓄率、人口增长速度以及受教育程度等),贫穷经济体与富裕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大约每年缩小2%,经过若干年,贫穷经济体将会赶上富裕经济体,从而在人均产出方面达到平等,这被称之为经济增长的条件趋同或收敛。
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认为影响一个经济体收入水平的因素包括:初始资源禀赋(包括初始资本存量与初始劳动力,即初始人均资本存量)、人口增长速度、储蓄率以及资本折旧率等。经济体间能否最终实现趋同,取决于经济体间最初的差异表现在什么方面,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两个经济体唯一的差异是初始资源禀赋不同,记初始人均资本存量分别为和,且,即经济体的初始人均资本存量大于经济体。相应的,两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的初始水平也存在差距,。由于两个经济体的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索罗模型基本方程,它们最终都会达到相同的稳定状态。如图8-3所示,两个经济体只是初始人均资本存量不同(经济体的更加靠近原点),具有相同的储蓄曲线和资本折旧线,因此在稳态时,两个经济体的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收入是相同的。因此,当经济体只存在初始禀赋差异而其他条件相同时,贫穷经济体最终能够赶上富裕经济体,这也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经济增长趋同现象。
图8-3经济体间的趋同,只有初始禀赋差异
(2)两个经济体不仅存在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还存在其他差异,比如储蓄率之间的差异。假定初始人均资本存量分别为和,且;储蓄率也分别为和,且。这表明,经济体不仅拥有更高的初始人均资本存量,而且有更好的储蓄率。如图8-4所示,经济体的更加靠近原点。在初始时刻,意味着经济体收入水平也更高,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经济体都会到达各自的稳定状态,由于它们的储蓄率不同,在图8-4中,表现为拥有不同的储蓄率线,进而它们的稳定状态不再相同,尽管资本折旧线是相同的。因此,两个经济体的最终收入分别为和,且。这表明,当两个经济体在储蓄率方面存在差异时,贫穷经济体最终将无法赶上富裕经济体。
图8-4经济体间的趋同,存在初始禀赋和储蓄率差异
(3)在全球范围内,不存在任何趋同的证据。这是因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发展条件相差比较大,存在不同的稳定状态,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情况也比较吻合索洛模型的上述观点。典型事实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GDP都快速增长,但增长中呈现显著差异;典型事实②: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的快速增长以及增长的差距都令人瞩目;典型事实③: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落后省区赶超发达省区的趋势。
2.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如何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北京师范大学2003研)
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D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
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下面介绍两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①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他两个则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以及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出的因素。
②丹尼森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量的测定,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的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③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丹尼森所说的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丹尼森所谓的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如何具体地制造、组合以及使用它们的知识。他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但是只把生产率的增长看成大部分是采用新的技术知识的结果则是错误的。他强调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管理知识就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在丹尼森看来,管理和组织知识方面的进步更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民收入,因此它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比对改善产品物理特性的影响更大。总之,丹尼森认为,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不能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2)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运用的是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国民产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量、分析与研究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①知识存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是: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作出准确的判断等。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为了弄清什么是导致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长期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结构变化。库兹涅茨认为,发达国家在它们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迅速。从部门来看,先是从农业活动转向于非农业活动,后又从工业活动转移到服务性行业。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来看,是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发展到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从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分配来看,以前要把农业劳动力降低50个百分点,需要经过许多世纪的时间,现在在一个世纪中,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的百分比减少了30个到40个百分点则是由于迅速的结构变化。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转变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制造业结构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增长对它提出的要求、需求结构变化缓慢、消费水平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刺激。
(3)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
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经济发展的事实,为研宄西方经济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它对社会经济问题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它强调了知识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认识现代化生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知识的进步,其次是资本的缺乏和资源的相对缺乏,因此实现经济增长就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①关于技术进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就体现在技术方面。而技术的进步或者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高我国的知识技术水平首先要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对教育的支出,从而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发展一批具有前沿性质的研究,国家加大对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最后要注重研究和应用的结合,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
②注重资本积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存量是制约经济增长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具有高储蓄的优点,但从人均水平看,我国的资本存量还是很低,这就要求我国首先是继续发扬高储蓄的优点,为资本的积累提供好的基础,其次要注重资本投资的效率,尽量使少量的资本产生较高的收益。
③资源的相对匮乏。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很多资源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人均资源往往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几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对能源、水电、矿产等资源需求会增加,而资源上的匮乏最终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我国的能源,随着经济增长,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因此我国首先要实现资源来源的多样化,其次要重视对新资源的开发,最后要重视对已有资源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