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复习笔记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
1.感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世界是感觉的源泉和反映的内容。感觉的种类很多,人们看到颜色,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到干渴,觉得冰冷等都是感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感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任何知识的来源都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2)感觉的共同特点
①感觉所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而不是间接起作用或者过去直接起作用的事物;
②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某一个具体的特性,即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全貌或整体。
(3)在社会实践中,人的感觉分析器循着两个方向发展
①分化和专门化
②各感觉器官之间,以及它们与有机体的运动器官之间以最优化的形式相互联系着,从而保证有机体能对刺激作出合理的准确的动作反应。
2.知觉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知觉的产生要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心理反映形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知觉包含着对事物个别属性、个别成分之间相互关系意义的理解。比如看到一面红旗,知觉就要借助于经验去解释它,说出它的名称或用词去标志它。这是知觉具有主动性的表现。
②知觉是通过不同分析器的机能活动产生的。在知觉的成分中,除了包括感觉外,还包含思维、言语活动等。这是知觉具有综合性的表现。
知觉和感觉都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2)知觉的特点
①知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②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即事物的整体;
③知觉与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二)感觉的分类
依据刺激物的来源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这类感觉反映的是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它们的感受器都位于身体的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其中,视觉和听觉在人的生活中最为重要。
(1)视觉
①视觉的适宜刺激物:波长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波。
②接受光波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眼睛的视网膜。在视网膜上有视锥和视杆两种感光细胞。
a.视锥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它能感受强光和颜色的刺激,并分辨事物的细节,叫做明视器官。视杆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分,它对弱光很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叫做暗视器官。
b.视锥细胞有复杂的解剖生理结构,在光的刺激作用下,它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颜色是视觉分析器对各种可见光波的主观映象。通过视觉分析器,人们能反映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和强弱的程度。据测定,人大约能分辨二百种不同明度的变化。
色调是指各种物体的不同色彩。人大约能分辨150种不同色调的变化,但主要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其中,人们对绿色的感受性最强,即看得最清晰。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深浅程度。据测定,人大约能分辨20种由灰色到某种最饱和的彩色的饱和度变化。
③视觉的作用
视觉是人的主导感觉。人们从外部世界接收的信息,约85%是从视觉器官输入的。同时,视觉器官在参与知觉物体的大小、方位、形状和距离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2)听觉
①听觉的适宜刺激物: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
②接受声波刺激的感觉器官是内耳的戈蒂氏器官。当空气振动时,戈蒂氏器官上的感觉纤维就与鼓膜不断地接触而发生弯曲,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物理与化学变化,把声波转换成神经冲动,并由传导神经把冲动传递到大脑皮质的颞叶中枢,于是就产生了听觉。
③通过听觉分析器,人可以反映声波的音高、响度和音色三种基本属性。
a.音高指声音的高低,也称为音调。人的听分析器一般能分辨1 500种不同的音高。人对频率1 000~4 000赫兹的声波感受性最高,而频率低于500赫兹或高于5 000赫兹的声波则要较大的强度才能听到。但年龄不同,对音高的感受性也有差异。
b.响度指声音强弱的程度。人的听分析器大约能分辨325种不同的声音响度。
c.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人的听分析器可以分辨30多种不同声音的特色。
(3)嗅觉和味觉
①嗅觉的适宜刺激物:有气味的物质微粒。
引起嗅觉的感觉器官是鼻腔内鼻黏膜的嗅细胞。人们嗅到的气味,大多是嗅觉与其他感觉的复合。
②味觉的适宜刺激物:能溶解于水或唾液的有滋味的物质。
味觉的感觉器官是位于舌表面、咽后部和腭上的味蕾。人的味分析器有分辨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以及由它们综合而成的其他各种味道的能力。味觉感觉器官的不同部位对各种滋味的敏感性也不同。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两侧对酸和辣味最敏感,腭对咸味最敏感。
(4)肤觉
①肤觉的适宜刺激物:物体的机械的和温度的特性。
②肤觉的感觉器官位于皮肤、口腔黏膜、鼻黏膜和眼角膜上。
肤觉是个总称,它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冷觉和热觉)和痛觉等主要的感觉形式。产生肤觉的感觉细胞在皮肤上的分布并不均匀。触觉细胞主要分布于手掌、指尖、舌尖、鼻尖和嘴唇上,即身体的突出部分。痛觉细胞主要分布在背部、颊底的皮肤上。冷觉和热觉细胞主要分布在衣服遮蔽的皮肤部位,以腰、腹、胸部最为敏感。伤害上述皮肤的敏感部位将对皮肤的感觉能力产生影响。
肤觉对于人的认识过程、情绪的发展过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有时它的重要性被视觉和听觉掩盖了。一旦人的视觉、听觉受到损害时,肤觉的代偿作用就会充分地显示出来。
2.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所引起的。这类感觉反映的是人们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其变化的特征。它们的感觉器位于内脏器官或体内的组织里。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1)运动觉(动觉)和平衡觉(静觉)
①身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是引起运动觉的刺激因素。
②运动觉的感觉器官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的神经末梢。运动觉在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同其他感觉相联系而产生的复合感觉使人能够辨别物体的硬软、滑涩、凹凸、粗细、远近、大小、弹性等属性。
③人体和头部的重力方向、运动速度变化或受到震动是引起平衡觉的刺激因素。平衡觉的感觉器官在内耳的前庭器官中。平衡觉与视觉、机体觉有密切的联系。当平衡器官受到刺激时,人们仿佛看到视野中的物体在移动,使人产生眩晕,有时还会引起恶心和呕吐的机体反应。
(2)机体觉(内脏感觉)
①人的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和变化是引起机体觉的刺激因素。
②机体觉的感觉器官分布于人体的各脏器内壁。由于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变化,人们便产生了诸如饥、渴、饱、胀、作呕、疼痛、便意等感觉。通常在机体感觉产生时,会伴随着明显的情绪体验。当人的机体内部处于正常和健康的状态时,一般不会产生机体觉。
(三)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及其清晰程度,可以把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等。
1.精确知觉
精确知觉是指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清晰的反映。精确知觉可以在对物和对人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人们通常所说的知觉,习惯上指的就是精确知觉。
(1)对物的知觉(物体知觉)
依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以把对物的知觉分为单纯知觉和复杂知觉。
①在单纯知觉中,如果视觉分析器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所引起的知觉就叫做视知觉。以此类推就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肤知觉等。
②复杂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a.空间知觉是物体的大小、形状、远近、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在脑中的反映。
b.时间知觉是事物和现象在时间特性方面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与速度在脑中的反映。
c.运动知觉是事物和现象位移过程的速度变化特性在脑中的反映。
(2)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
对人的知觉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和表现。它可以分为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
①对他人的知觉是指通过对人的外部特征、言行表现以及其他可观察到的特点的了解,从而认识某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②人际知觉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从而对彼此的态度、观点等有所体察并能作出适当的评价。
③自我知觉是指把自己作为知觉的对象,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与身心状态,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审察,从而认识和估价自己。
2.模糊知觉
事物或现象在脑中形成的映象不清晰,这时产生的知觉就是模糊知觉。模糊知觉也可以在对物和对人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1)模糊知觉的种类
①对物的模糊知觉(模糊物体知觉)
对物的模糊知觉也有单纯模糊知觉和复杂模糊知觉两种。
a.在单纯模糊知觉中,有视模糊知觉、听模糊知觉、嗅模糊知觉、味模糊知觉和肤模糊知觉等。
b.复杂模糊知觉包括模糊空间知觉、模糊时间知觉和模糊运动知觉。
模糊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远近、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在脑中形成的如果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映象。
模糊时间知觉是指事物或现象在时间特性方面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与速度在脑中形成的如果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映象。
模糊运动知觉是指事物或现象位移过程的速度变化特性在脑中形成的如果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映象。
②对人的模糊知觉(模糊社会知觉)
对人的模糊知觉包括对他人的模糊知觉、人际模糊知觉和自我模糊知觉。
a.对他人的模糊知觉是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言行表现以及其他可观察到的特点不甚了解,因而只能形成对某人的模糊认识。
b.人际模糊知觉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对彼此的态度、观点等不能相互沟通,因而也不能作出恰当评价。
c.自我模糊知觉是指对自己的言行与身心状况、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准确认识,因而也不能正确估价自己。
(2)产生模糊知觉的原因
模糊知觉在人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的产生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
①客观因素
引起模糊知觉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a.事物或现象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不适宜。例如,教师上课时,过小或过大的音量,学生都无法听清楚。总之,过小或过大、过强或过弱的刺激,一般只能产生模糊知觉。
b.事物或现象在空间、时间或运动等方面的特征存在着模糊性。例如,图4-1的图形,引起的就是模糊知觉。
图4-1 引起模糊知觉的“不可能的图形”
②主观因素
引起模糊知觉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在人的触觉、动觉和视觉的联系还不协调,而又必须涉及对事物和现象的时间、空间、运动、程度、性质、范围、量度、状态等存在形式作出反应时,就容易产生模糊知觉。
b.缺少感知某一事物的知识经验。植物学家对一草一木的形态结构、外貌特征的感知肯定是清晰的,而一般人由于缺少植物学的知识,在感知陌生的植物时,则是模糊的。
c.个性的影响。粗心大意、懒散冷漠、敷衍塞责的人对事物或现象的感知,多半是模糊的。
d.生理特点的影响。某些听觉或视觉有障碍的人对声音或颜色的感知就是模糊的。
人脑不仅具有接收和加工各种模糊信息的能力,而且善于从中得出具有一定精确性的结论。
3.错觉
(1)错觉是指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
(2)产生错觉的原因较复杂,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有些错觉是由模糊知觉引起的。在人的错觉中,视错觉最常见。错觉是在有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图4-2是几种常见的视错觉。
“拧绳”错觉 冯特错觉
奥比森错觉 透视错觉图
4-2 几种常见的错觉图形
4.幻觉
(1)幻觉是指在没有外界任何刺激作用的情况下,出现无中生有的知觉。
(2)幻觉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大脑皮质区细胞不随意联系而发生的。幻觉是一种心理异常的表现。它会严重影响和支配患者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精神病患者、无辜的受害者以及脑力高度紧张或催眠状态下的人,容易产生幻觉。
二、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1.感觉强度对刺激强度的依从性
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要引起感觉必须是适宜的刺激。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存在着的依从关系,心理学用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来说明。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①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②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阈限值越低,感受性就越高;阈限值越高,感受性就越低,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关系。
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因此要对应地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度量人的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①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②绝对感觉阈限(指下阈)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的值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①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②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值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差别感觉阈限所说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不是指它们之间相差的绝对数值,而是指相差的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1795~1878)在1834年指出,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每一种感觉的差别阈限都是相对的常数(即韦伯常数)。例如,视觉的韦伯常数是1/100,听觉的韦伯常数是1/10,重量感觉的韦伯常数是1/30,等等。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影响或者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活实践的锻炼,都可以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①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一种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情况。
a.从光亮处走进暗室,开始时人们会什么也看不见,大约过十分钟,就慢慢地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了,这是暗适应。
暗适应说明视觉器官对弱光的感受性提高了。测定表明,人在黑暗处经过一小时左右,相对视觉感受性可以提高二十万倍。
b.如果我们从暗室走进光亮处,最初的瞬间会两眼发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经过几分钟后,视觉开始恢复正常,这是明适应。
明适应说明,视觉器官在强光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
②听觉适应表现为在强音或单调声音的作用下,听觉器官感受性的暂时降低。
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的特点,通过适应只是降低对该频率以及与之相邻的频率声音的感受性。由于听觉适应所需的时间很短,同时,声音刺激的性质特殊,大脑皮质内的有关神经细胞在声音的作用下不容易立即转入抑制状态,因此人们较难感觉到听觉适应的现象。
③嗅觉的适应也有选择性。
例如,对樟脑气味的适应大约是两分钟,而对大蒜气味的适应则需要45分钟左右。当嗅觉的刺激信息间歇1~3分钟后,其感受性就可以恢复。
④在肤觉中,触压觉的适应最为明显,大约在3秒钟后其压力的感受性就下降到开始时的1/5。温度觉的适应也较快,约3分钟之后便能明显地感觉到。痛觉是很难适应的。在引起痛觉的刺激持续作用下,疼痛并不减弱,有时反而会觉得增强。
感觉适应的一般规律是:除视觉的适应,其感受性有的提高,有的降低外,其他各种感觉的适应都基本上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或暂时消失。但痛觉的适应例外。
感觉适应现象的作用:有助于人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仍然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活动。因此,充分地利用感觉适应的规律为教学服务,对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由于感觉的相互影响而导致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同一分析器中,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分析器之间。
①在同一分析器中感觉相互作用最有代表性的是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有两种:
a.当不同的刺激物同时作用于某一感受器时,便产生同时对比。
例如,“月明星稀”现象;同一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更亮些等等,都是同时对比引起的。
b.当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便会产生继时对比。
例如,喝过酸梅汤后再喝蒸馏水,就会感到蒸馏水有甜味;而吃过甜食之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是酸的。
同一分析器感觉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在同一分析器中,不管是同时或先后所产生的各种感觉,会由于对比的作用,使其差别格外明显。
②联觉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联觉指的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例如,看到红、橙、黄的颜色,人们会有暖的感觉;而绿、青、蓝则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不同分析器感觉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某一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某一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3)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①其感受性也有很大的差异。
②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受过某种专门训练的人,他们的某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就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得多。
③有些人由于某一感觉器官有缺陷,他们可以从其他健全的感官中得到补偿。
由此可见,生活实践是发展人的感受性的主要途径。对于任何人来说,在实践中锻炼,这是提高感受性的根本规律。
(二)知觉活动的规律
知觉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方面。
1.知觉的选择性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复杂的环境中,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优先地选择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余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从而获得清晰的映象的特点(如图4-3)。
图4-3石柱与人体互变图
①知觉的选择性有两种形式:
a.在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某些或某个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b.在某个事物的许多特性中选择出某些或某个特性作为知觉的对象。
②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觉任务的变化,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作为知觉的对象可以变为背景,产生模糊知觉映象,而作为知觉的背景可以变为对象,产生精确知觉映象。
③对知觉选择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来自客观与主观两方面。
客观因素
a.对象与背景的差异关系。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成为知觉的对象,从而被清晰地感知。
b.对象与背景的相对活动关系。在不动的背景上活动着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c.对象与背景的组合关系。以视觉为例,人们倾向于把空间上接近(如图4-4a)、形态相同或相似(如图4-4b)、具有闭合性(如图4-4c)以及能够构成完好图形(如图4-4d)的刺激因素作为知觉的对象。
图4-4对象与背景的组合
主观因素
知觉活动有短暂性的,也有稳定性的。短暂性的知觉选择性受个人的需要、兴趣、活动任务和当前心理状态的影响较大。稳定性的知觉则与个人从事的职业、知识、专长等的关系较为密切。
2.知觉的整体性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尽管客观事物具有各种不同属性,由各种不同部分组成,但人们总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的特点。知觉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不论是同时被反映,还是相继被反映,不论是作用于同一分析器,还是作用于不同分析器,知觉的整体性都同样存在(见图4-5)。
图4-5 把彼此孤立的部分感知为整体
(2)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也来自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①客观因素
a.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
一般知觉对象的各部分与各种属性的刺激强度并不是同等的。其中,有的部分或有的属性刺激强度要大些,有的则小些。虽然各刺激因素都在起作用,但刺激强度大的因素更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及其组成部分或属性都可以成为刺激强度大、易于形成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b.对象各组成部分或属性的刺激顺序关系。
在感知相继的复合刺激成分时,如果其他的条件相等,那么对陌生的对象,头一个刺激成分对形成知觉的整体性更为有效;而对于熟悉的对象,则最后一个刺激成分对形成后继的知觉整体性意义更大。正因为这样,才有所谓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存在。
c.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知觉映象的整体性往往不是由个别刺激因素的单一性质决定的,而是受各个组成部分、各种属性之间结构的相互关系所制约。同样的组成部分,如果结构关系不变,知觉的整体性就稳定。
②主观因素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是过去的经验、知识储备和语言的作用等。
3.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的特点。
(2)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
①概括化认知,即把知觉对象归入某个一般的、较广泛的类别;
②分化认知,即把对象归入一个严格的确定的类别。
(3)对知觉理解性产生影响的也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
①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对象本身的特点和他人语言的指导等作用。
如果对象的特征明确,人们不需要任何中介也能迅速而准确地认知,则理解就不会发生偏差或错误;如果对象的特征模糊或者人们对它不熟悉,人们则根本就无法理解或常常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他人的语词指导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重要因素。例如,让中学生感知带柄的六边形,对一班的学生说,这是墨水瓶图形;对二班的学生说,这是乒乓球拍图形。之后要求这些学生画出这些图形时,一班的学生画得更像墨水瓶,而二班的学生画得更像乒乓球拍(见图4-6)。
图4-6 语言指导对知觉理解性的影响
②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受人的知觉任务、知识、经验、态度以及观点等的影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说明了主观因素对知觉理解性的影响。
4.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们在知觉熟知的对象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但人们获得的映象却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2)对知觉恒常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①客观因素主要是对象的刺激模式和功能特征。
只要是人们认识过的事物,这时尽管眼前事物在脑中的映象与过去的映象有差异,但通过大脑对新旧映象的模式与功能特征的“匹配”,在允许的范围内,人们也能确认其为曾经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当然,知觉的恒常性是有一定限度和范围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和范围,知觉恒常性就会被破坏。
②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人的经验、定势、期待心理、反馈作用等。例如图4-7,如果你按字母顺序往下看,就会看成是男子的面孔,而如果你是逆着字母顺序看,则会看成是盘腿而坐的女子。
图4-7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图形
三、少年期学生感知的特点与教学
(一)少年期学生感知的特点
1.感知发展的特点
(1)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已有较大的发展。由于教学的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能分辨12种红色、10种黄色、6种绿色和4种蓝色,与小学一年级相比,他们区别颜色的精确度增加了50%以上。
(2)初中学生区别各种颜色的精确度又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听觉的发展,音乐和语音课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骨骼和小肌肉群的发展与逐渐成熟,初中学生的运动觉也有明显的发展。
(3)初中学生知觉的发展在目的性、有意性和精确性方面都比小学生有很大的提高。
①在空间知觉方面,他们已经能很好地形成有关地球、世界、宇宙等的空间表象,能很好地理解三维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图形的透视原理。
②在时间知觉方面,初中学生已经能够精确地掌握秒、分、时、日、周、月等时间单位,也开始对公元、世纪、年代、时期等较长的时间单位有所理解。
2.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发展
(1)在教学活动中,少年期学生知觉过程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也获得了统一发展。这种发展与小学生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①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孤立地感知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
②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割断事物的个别部分与整体的联系;
③不会像小学生那样找不出事物的重要部分以及事物各部分与重要部分之间的联系。
(2)促使初中学生知觉过程分析与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条件:
①教学要求他们必须认真、精确地去感知各种教材。
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讲解教材对他们的影响。
③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比较知觉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机会。
在不正确的教学影响下,初中学生知觉的片面性、肤浅性仍然有可能突出地表现出来,这是影响他们知觉过程分析与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不良因素。
3.应用观察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
(1)从小学开始,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儿童已经能初步应用自己观察的成果。
(2)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知识经验的增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应用自己的观察成果。
应用观察成果能力的提高,说明在初中学生的知觉活动中,已经包含着较高水平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初中学生应用观察成果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与知识面的拓宽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感觉规律的运用
(1)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
教学环境的变化很大,如果没有感觉适应的机制,学生就不容易在变化莫测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对各种知识进行精确的分析,对学校各种复杂的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的反应也就会发生困难。因此,学校应当在校舍设计,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努力排除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的长期存在,创造符合心理要求的良好环境和人际关系,使师生的心理适应产生积极的作用。
(2)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感官参加感觉活动。心理实验表明,用视觉识记10张画片,平均可以正确再现70%;用听觉识记同样的材料,平均只正确再现60%;而利用视、听觉并允许学生大声说出画上物品的名称,则平均能正确再现86.3%。可见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是提高识记效果的重要条件。
2.知觉规律的运用
(1)对于知觉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应增强感知对象与背景之问的差异,以突出对象的感知效果;
②要贯彻独占原则,以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
③要根据需要,使感知的对象具有活动性,以避免单调的刺激使感官的反应性低落。
(2)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规律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堂组织要严谨,应形成最优化的整体教学结构;
②新旧知识要形成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③要合理安排教材的讲授顺序,重点要突出,讲解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3)对于知觉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使用归纳法讲解教材时,应引导学生形成概括化的认知结构;
②使用演绎法讲解教材时,应引导学生形成分化性的认知结构;
③教师讲授任何知识时,不能发生任何语言误导现象。
(4)对于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知觉情境发生变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知觉映象与情境变化的相互关系;
②应用教具时,要设计好教具与实物的恒定比例关系,例如不能在一张挂图中,把猫画得比狗大,把马画得比狗小;
③要克服由于定势或歪曲的反馈信息造成的错觉。
3.树立学生科学的感知观点
(1)用正确的感知观点评价人
在评价人的时候,要防止以第一印象的信息为依据或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对人进行以偏概全的评价;也要克服将知觉对象的某一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晕轮效应。
(2)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①后像
光刺激停止作用后,在视网膜上暂留的印象就是后像。如果你凝视图4-8帆船上的“5”字约一分钟,然后再去看一个光亮的平面,这时就会有一只帆船的影子投射在上面。
图4-8 产生后像的帆船
②诱导运动
静止不动的东西由于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好像在运动,这就是诱导运动。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我们就可能把其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着的。
③自主运动
在夜间或暗室里,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会儿你便会感到这个光点在不停地游动,这就是自主运动,也叫游动错觉。这也是正常的知觉现象。
(3)用辩证的感知观点认识模糊知觉
模糊知觉是人脑以较少的代价传送较多的信息并对复杂事物作出高效率判断与处理的加工过程。模糊知觉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在知觉过程中,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
(三)观察力的培养
1.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
(2)区别:
①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
②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所以,观察比知觉更具有理解性;
③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④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从训练他们的知觉技能入手,并为学生良好知觉能力的形成打好基础。
2.培养观察力的途径
(1)培养观察力应以学生观察力的个别差异为依据,因此,要了解他们观察力的不同类型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学生的观察力一般有以下的类型。
①分析型
这种学生观察事物时,注重对事物的细节和局部情况作分析,能细心地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但不善于对事物作概括性的说明。
②综合型
这种学生善于对事物作概括性的认知和描述,但却不注意对事物的细节进行深入的考察。
③分析—综合型
这是分析型特点和综合型特点相结合的类型。在现实中,这种类型的学生占多数。
④情绪型
这种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自己的情绪体验,对于各种刺激都容易表露出过高的兴奋性,并喜欢凭自己的好恶来下结论。这样的学生也善于对事物作情境性的描述。
(2)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成分,通过各门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最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要加强指导:
①观察事物时,要指点学生观察什么,观察的重点在哪儿,应当收集什么材料,让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
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前要让学生订出计划,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安排好观察的顺序和步骤,避免学生在观察时顾此失彼;
③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
④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总结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图表、图解的,要提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观察的心得,以便相互学习,也要鼓励学生就观察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比较与评价;
⑤要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创造有利于发展学生观察的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和创造性等优良品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