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习资源
3.1 复习笔记
一、学习资源的概述
(一)学习资源的涵义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具体组成要素有:信息、材料、设备、人员、场所、资金。
(二)学习资源的分类
1按学习资源的来源来分
(1)设计的资源:指为教学目的而专门预备的资源,如教室、教科书、教学软件等。
(2)可利用的资源:指那些本来并非为教学专门设计,但被发现可用来为教学服务的资源。
2按学习资源的表现形态来分
(1)硬件资源:指学习进行过程中所需的机器、设施、场所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设备。
(2)软件资源:指各种媒体化的学习材料和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性软件。
其中,各种媒体化的学习材料又可分为内容特定的软件资源和内容相关的软件资源。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性软件可分为认知工具、交流工具、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和效能工具。
3按所涉及的人与物的关系来分
(1)人力资源:指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人。其中,教师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源。
(2)非人力资源:指由教育信息、学习媒体和学习场所共同构成的学习资源。
①教育信息:指对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属性、状况、特征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按信息的作用可将教育信息分为:教育内容信息、教育控制信息、教育政策法规信息、教育管理信息和教育社会信息。
②学习媒体:教育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
③学习场所:学习者所处的物理环境。
二、媒体资源
(一)学习媒体的涵义
1媒体
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意思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有两层含义:
(1)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2)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2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
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是指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
3学习媒体的四次重大飞跃
(1)教科书的产生;
(2)直观教具的使用;
(3)音像材料的涌现;
(4)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发明。
(二)学习媒体的分类
1按媒体的表达手段来分
(1)口语媒体:指口头语言,这是最古老、最常用的一种媒体。
(2)印刷媒体:指各种印刷出版资料。
(3)电子媒体:指用电子信号来记载和传递信息的媒体,有模拟和数字之分。
2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来分
(1)视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
(2)听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
(3)视听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
(4)交互多媒体:指使用多种感官且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媒体。
(三)学习媒体的特性
1固定性,指学习媒体可以记录和储存信息,以供需要时再现。
2散播性,指学习媒体可以将各种符号形态的信息传送到一定的距离。
3重复性,指学习媒体可以重复使用,此外,它还可以生成许多复制品。
4组合性,指学习媒体往往能够组合使用,并且一种媒体包含的信息可以借助另一种媒体来传递。
5工具性,学习媒体与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学习媒体只能扩展或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而且适用的媒体还需要教师和设计人员去精心编制相应的教材,即使具有人工智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
6能动性,指学习媒体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可以离开人的活动独立起作用。
(四)几种新型教学媒体
1多媒体、超媒体
(1)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拟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再由计算机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
(2)超文本:是指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3)超媒体:是在实用意义的超文本基础上增加了“时变媒体”对象,即包括了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因此是一种多媒体化的非线性的信息结构。
(4)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
(5)多媒体或者超媒体对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①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②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③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④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2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虚拟现实也具备承载信息的功能,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媒体。
3流媒体
(1)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媒体技术是为解决以Internet为代表的中低带宽网络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新技术。
(2)流媒体技术的优点:能够有效地突破低比特率接入Internet方式下的带宽瓶颈,克服文件下载传输方式的不足,实现多媒体信息在Internet上的流式传输。
(3)流媒体技术在促进教育电视发展和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电视发展发展方面,通过流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教育电视服务领域,丰富电视服务项目,深化电视服务层次。在远程教育领域,流媒体技术的采用丰富了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应用效率。
(五)几种常用学习媒体教学特性比较
日本学者板元昂教授对常用媒体的教学特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表3-1所示的常用媒体教学特性评价表,并对13种教学媒体,从功能、目标、成本、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表3-1 常用教学媒体特性比较
(六)学习媒体的选择依据
1依据学习者的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年龄、兴趣、动机、认知风格和认知技能等。
2依据学习任务:主要是指选择学习媒体时要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性质以及采用的学习方法等。
3依据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涉及媒体的易获性、适用性等。
此外,在选择学习媒体时,还要考虑媒体自身的特点。
三、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
(一)因特网学习资源环境
因特网作为一种网络学习资源环境,包括:
1因特网硬件资源:指构成因特网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
2因特网人力资源:包括网上教育教学机构的所有人员。
3因特网软件资源:指和因特网硬件资源一起构成因特网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教学软件等。
(二)因特网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概述
1因特网概念
因特网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量计算机网络采用共同的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TCP/IP))连接而成的,是网络之间的网络,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网际网”或国际互联网。它最早是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国防部网络ARPAnet发展而来。
2我国的四大主干网
(1)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2)中国科技网;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
(三)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分类
1按教育信息资源的存在形态分类
(1)在线数据库
在线数据库是有组织的数据集合,通常包括图书馆目录和各种专门用途的数据库,如科技论文数据库、会议文献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2)新闻组和电子公告牌
新闻组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专题讨论的服务,讨论主题涉及面非常广。在电子公告板中可以张贴文章或进行实时讨论,各种资料都按照主题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查找起来非常方便。
(3)电子期刊
网上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电子期刊,分别是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电子新闻和信息服务(NIS)。此外,各专业组织和研究机构都有自己的网上发行物,它既包括全文的网上期刊,也包括对印刷出版物进行介绍的内容概要。
(4)电子书
电子书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而成的计算机可视化学习材料,包括电子百科全书、人物传记、历史资料、趣味读物等。其基本特点是超媒体、反应性、学习者控制和界面复合性。
(5)教育网站
许多教育机构都有Web站点,用于存放自己的数据资料。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教育技术通讯》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免费教育网站,它主要介绍教育技术领域内学术动态、参考文献、最新教育产品信息,提供教育技术资源的链接。
2按因特网教育信息资源发布者的身份分类
(1)政府教育机构信息,这些站点的一级或二级域名一般是.gov或行政区代码。
(2)企业集团的教育类信息,这些资源的站点通常是以.com为其一级或二级域名。
(3)科研院校的教育科研信息,站点的一级或二级域名一般是.edu或.ac。
(4)信息服务机构的教育信息,站点的一级或二级域名一般是.net或.com或.gov。
(5)个人主页,是根据个人爱好或专业兴趣建立起来的某类专题站点。
(四)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特点
Internet信息资源除了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的属性以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形式的多样性;
2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3信息的共享性;
4信息的时效性;
5信息的交互性;
6内容的丰富性。
(五)因特网上教育信息的组织管理方式
1Internet一次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一般将经过加工、组织入网的信息称为“网上的一次信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有以下方式:
(1)文件方式。它是网络资源的基本组织方式,计算机处理的所有最终结果都是以文件形式保存下来。
(2)数据库方式。它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结构化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3)超媒体方式。超媒体方式是利用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用超链接组织起来。
(4)主页方式。是一种类似于档案卷宗的组织方式,它将有关机构或个人的信息集中组织在一起,是对某机构或个人的全面介绍。
2Internet二次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一次文献经过替换、重组、综合、加工以后就称为“网上的二次信息”。目前,网上的二次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
(1)搜索引擎方式,它是网上二次信息进行组织的主要方式。
(2)指示数据库。它存贮的是有关网上一次信息的地址以及相关的信息的描述信息,该方式检索结果适用性强,适于组织专题性的或专用网上的二次信息。
(3)主题树方式。即将网络信息资源按照已确定好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逐层细化进行组织。该方式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良好的扩充性,但归类有误差。
(六)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获取
1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
(1)利用已有的网上检索工具
目前以超文本技术建立起来的Web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共举的优势已成为Internet的主流,因此网上检索主要是针对Web信息资源进行检索,间或搜集其他信息资源。Web检索工具主要分为自动搜寻和人工分类两大类。
(2)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与链接
查找相关学科的著名机构站点或页面。这些机构在相应学科都颇有建树和影响,因而它们所推荐的站点、链接的网页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参考价值较高。
(3)通过印刷媒体的介绍
印刷媒体所推荐的站点都是经过作者使用和评价过的,查准率较高,网站整体具有一定的质量水平。
2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基本策略
(1)信源已确定时,即已知具体的网址
已知网址时可在网络浏览器上输入网址,进行浏览或查询,然后再对所得信息内容进行分析筛选。
(2)信源未确定时,即网址未知
在这种情况下查找相关资源,一般可通过搜索引擎或依据分类项逐层进入,或依据查询路径输入查询关键字。在获得网址后进行具体内容的浏览;也可通过名录服务和专业信息手册来获取相应的网址。
(3)链接
在查找到符合的内容后,网页中的超链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相关资源的线索。根据这些超链接可以进入其他相关的站点。
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概述
1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简介
我国从1999年开始探索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标准化研究,到2000年5月公布了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
2《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进行规范的三个方面
(1)从资源的技术开发方面考虑,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求;
(2)从方便用户使用考虑,需要对素材的属性进行标记;
(3)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对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远程教学支持平台所应具备功能的要求。
(二)网络教育系统体系结构
1网络教育系统建设的层次
(1)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可分为多媒体素材、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五大类;
(2)网络课程库建设;
(3)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4)通用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开发。
2网络教育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
网络教育系统的体系结构是由网络教育系统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如图3-1所示。
图3-1 网络教育系统体系结构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1各类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
(1)题库
①概念: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测量工具。
②建设技术规范涉及内容:主要涉及理论模型、试题组织、试题的分布结构、试题质量要求、试题的参数标注、试题的抽样测试、网络题库基本功能、题库运行环境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2)多媒体素材
①概念:多媒体素材是指传播教学信息的各种媒体的基本材料单元。
②技术规范涉及内容:多媒体素材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关于媒体素材技术规范要围绕这五方面进行规定。
(3)网络课件库
网络课件库中的软件,要求能够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网络课件库技术规范从软件的功能要求、设计原则、输入/输出标准、运行的平台要求、开发的要求、提交的产品要求、软件的属性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
(4)案例库
①定义: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②规范涉及内容:包括编写要求、案例组成、属性标注等方面的内容。
2网络课程的建设规范
(1)网络课程的定义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来传送和实施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安排的总和,它包括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组成部分。
(2)网络课程建设规范涉及的内容
网络课程建设规范包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导航、教学设计与开发要求、基本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涉及内容、网络课程的属性描述等方面的内容。
3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要从系统设计原则、教学资源库的管理、教育内容的管理、教育评价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规范。
4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规范包括授课系统、适应性学习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作业发布、批阅系统、网络题库系统、远程考试及评价系统、师生交流工具、虚拟实验环境、远程教学管理系统、教育科研搜索引擎、教学资源编辑制作工具及管理系统、远程教学评价系统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