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考研真题(含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物质(南开大学2014年研;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
答:物质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着无限多样的形态,无穷的变化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都是物质的外在表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
2生产方式(复旦大学2015年研;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生产方式又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它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它的形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变革与之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就会爆发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全部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在这个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3形而上学(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哲学史上通常有两种含义:①形而上学是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之外对象的哲学。由于传统哲学通常是以这种方式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因此人们往往把传统哲学称作“形而上学”。②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二、辨析题
1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该观点是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客观存在决定思想意识,思想意识依赖于客观存在。
首先从意识的性质来看,思想意识只不过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映象。因此,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歪曲反映。由于个体不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有所不同,其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是反映的层次、水平或者方法等的差异就造成了有正确的反映和错误的反映之分。
2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
(1)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
(2)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根源。
(3)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人脑加工和改造了的东西,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是主观对外界的一种反映。
就意识的内容来说,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但是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搬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人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是外在的事物被人所感知认识进入人脑还需要人的主观加工,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这句话只是说了意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映并没有提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1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研)
答:(1)意识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作为意识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人脑在劳动中不断进化完善,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能动性、创造性。因此,“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2)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①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
②自我意识则是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
③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指向性和功能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在意识活动中不可能截然分开。
2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以彻底唯物的、实践的、辩证的观点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作出了合理的理解。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起源
①意识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
意识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但它在自然界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前提,即物质形态普遍的反映特性。生物的这种反映能力和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最初的低级反映形式是植物和原生动物的刺激感应性,而后是脊椎动物的感觉,再来是高级哺乳动物的动物心理,其进一步发展到灵长目的类人猿,就达到了动物反映能力的最高水平即产生了意识的萌芽。这说明了人的意识的产生和人类的产生一样,是同自然界合乎规律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相联系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是感觉产生的主要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是它的物质承担者,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人类的意识和思维的发生,离不开人脑这种高度发达的、特殊物质形态的形成。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信息通过耳、眼、鼻、舌、身各感官转化为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把兴奋传导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
③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劳动与社会实践是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工具系统的使用和不断发展。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客观世界,必须达到对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掌握,这就需要有一种高于动物心理的、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意识的参与。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促进大脑组织结构的完善和机能的加强,意识就通过劳动在从动物进化到人的过程中产生了出来。
④语言是意识产生的重要条件。
人类意识或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得以可能的存在形式。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劳动是一种共同的活动,需要人们之间互相交流。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并使人的思想能够互相交流。劳动和语言不仅是人类意识得以产生的主要推动力,还是人类意识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和严密的主要推动力。
(2)意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对意识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理解和规定,认为意识(包括感觉、思想等等)的真正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是意识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个规定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上深刻地揭示了意识的本质是在客观性基础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它既反对夸大意识形式主观性而否定意识内容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定意识的主观性而导致抹杀物质与意识区别的庸俗唯物主义,反对忽视意识主观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倾向。
3简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这一命题需要从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人的本质
①人与动物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的重点,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②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社会关系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变化、发展的。
(2)社会关系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3)总述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
4简论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重大意义。(重庆工商大学2007年研)
答:列宁确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给“物质”下了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四、论述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向纵深发展的新的进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16个问题,涉及60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革命,指导这场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原理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观点,根据我国改革初期的客观实际,我党得出以下重要论断:
①在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首要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样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
这些论断使我们党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实践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核心是对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根本地位和决定作用的正确认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在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进行思考,在分析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的基础上加以把握。实行改革从根本上主要是解决发展与稳定两个层面的问题。社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和平衡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这两种机制存在一定问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一些不完全适应的方面。因此,必须通过改革,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和方法,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方面的作用,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个最大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简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否合理,关键要看是否坚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统一。
①中国道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我国发展的实践逻辑,体现着“中国特色”;
②中国道路体现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主体需求和价值追求,体现注重民生、民富、民主的民本精神,是中国人民主动选择的道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实践证明,中国道路是促进中国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正确道路,其正确性与合理性源于它坚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方法。因而,我们应坚定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并在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这一道路。
(4)评述
全面深化改革,要根据当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的性质和特点,强调今天我国改革处在“攻坚期”,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以“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而历史唯物主义因其自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所探寻的客观规律,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这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