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1 复习笔记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①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②社会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a.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b.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的,反对帝国主义实行的是民族革命,通过民族斗争的手段取得国家独立;反对封建主义实行的是民主革命,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实现人民民主。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①鸦片战争以后,虽然封建剥削制度在全国仍然占优势地位,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受到了破坏。
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但是它处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发展缓慢,力量极其微弱。
③近代中国依旧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人们仍然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④帝国主义主导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使近代中国丧失了独立的主权,控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另外,还进行文化侵略。
⑤众多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分而治之,再加上各派军阀势力的分裂盘踞,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态势。
⑥近代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生活现状的极度不满,促使他们起来反抗压迫,加速了中国社会的革命进程。
(3)中国革命的性质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②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自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开始了,但从理论上认识这场革命,准确把握这场革命的领导、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却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和完善的过程。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但是党在成立之初,对于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以及特点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党的二大虽划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但仍不明确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并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应当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1925年1月,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问题。1926年前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大体框架基本形成。
(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开始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艰苦的探索。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
(6)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7)抗战胜利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的新形势和新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出了完整的表述,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包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l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总路线的内容,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
①反对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反对帝国主义就是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②反对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即中国的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侵略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③反对官僚主义
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是在封建势力的基础之上凭借帝国主义的支援、依靠政治特权而发展起来的,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表明,农民和资产阶级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领导重任。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其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其特点有:
①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历史上的进步阶级;
②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斗争性最坚决、最彻底;
③它人数不多,分布集中,便于组织、团结以及革命思想的传播;
④它大多数来自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工农联盟的形成,团结一致对敌。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①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②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它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③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a.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即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的;
b.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c.有了新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有了新的前途,即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达到社会主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a.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b.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对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作了系统的阐述和科学的概括。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即国家组织形式,是人民民主专政;
b.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民主与专政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①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
②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重要内容。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形式;
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科学性;
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国民党反动政权凭借其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恐怖统治。
b.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薄弱地区。
②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
b.中国广大农村有较好的群众革命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正规红军的存在、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根据地政权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③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a.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
b.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c.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2)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①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领导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斗争方向,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光辉典范,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③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取得解放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④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及其实践,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我国今天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战略、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阐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a.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的强大和凶恶,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都很强大,同时还有买办大资产阶级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势单力孤,仅仅依靠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无法打倒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
b.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因此有强烈的革命性,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压迫。
第二,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野蛮掠夺的侵略战争,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不甘心被奴役的爱国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
a.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者的联盟;
b.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在这两个联盟中,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③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要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根本策略原则。
④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a.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
b.实现领导权的条件为:
第一,要有足够力量向共同的敌人及破坏战线的顽固势力做坚决的斗争,并获得胜利;
第二,给同盟者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并且给予政治教育。
(2)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武装夺取政权,以战争解决问题。
①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a.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在中国革命必须拿起武器。
b.中国异常强大的革命敌人使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因此革命任务的完成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
②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
a.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b.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武装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③武装斗争离不开军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b.党指挥枪的原则,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政治工作摆在军队建设的重要位置。
d.人民军队实行民主制度,这主要体现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三个方面。
(3)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①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思想建设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与改造全体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根本上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a.必须深入普遍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具体问题。
b.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c.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能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②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命运。毛泽东曾指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于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规律。
③党的组织建设以党的民主集中制为党的基本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毛泽东强调,必须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出了“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从党的组织纪律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所展现的风格、风尚和品质。党的作风建设要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提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发展的序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遭受残酷压迫的历史。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