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编  总  论

第二章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真实性的定义

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2真实性的重要性

(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2)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

真实性对新闻存在和发挥影响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

3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确有其事;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新闻中所涉及人物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具体事实是指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事实,概括事实指感官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事实。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属于现象真实。概括事实要能准确地概括具体事实的全貌,属于本质真实。

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真实报道个体事实体现微观真实,真实报道总体事实体现宏观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统一。

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

新闻真实应该是多层次的真实,有达到现象层次的真实,有达到初级本质层次的真实,有达到二级本质层次的真实,有达到核心本质层次的真实。这些层次只有深浅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二、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其真实性的实现不可能不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主要表现为新闻媒体因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造成的新闻质量下降。

3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

(1)故意失实

故意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2)非故意失实(业务性失实)

非故意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三、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新闻写作首先要确定报道的主题和角度,这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惟上、不惟钱、只惟实,不盲目地“跟风”和“跟钱”。手中的笔只有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真实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谋篇布局实际上体现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要求正确交代因果关系,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对复杂事物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掌握“平衡”原则。

(3)在写情节细节时要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新闻事实常含有不可预料的方面,想当然容易失实。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材料

实践已证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新闻报道涉及面广,要求记者培养质疑意识:

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要注意核对数字。记者在新闻写作涉及数字时,要一丝不苟,养成严谨的作风。

(5)描写要有分寸感

用词造句与描写的分寸感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对人物、事件、过程还是环境进行描写时,都要精心选择用词,力争用更准确、更恰如其分的语言去描述。有些报道失实,缘于记者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描写,特别是慎用形容词,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6)要注明新闻来源

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做到笔笔都有依据,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

(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稿件写完后一般应送审。除媒体内部把关,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以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有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有关部门审稿,避免宏观上的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