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1.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答: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为:
(1)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舞台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其东南濒临浩瀚无边的太平洋,而至西、至西南、至西北则居于亚欧大陆的中心腹地。在这样一个辽阔地域里生息的中华民族,有足够广阔的天地创造自己的文化,演绎自己的历史,它的文化创造无需借助他人的土地。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亘古独立、长生不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文化带有内敛性和保守性的环境因素。
(2)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复杂地貌和不同气候给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巨大影响,人们依据这些条件决定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中国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
(3)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山多水多。高山耸立,千峰竞秀;河湖纵横,百川归海,构成一种气度非凡而又深刻隽永的山水环境。中国地名多因依山傍水而得,体现出中华民族依托山水的内在精神。
2.长江与黄河在中国文化发生、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黄河与长江是中国两条最大的河流,它们从西向东,把中国的国土由南至北划分为三个自然带,构成了不同的气候和水土条件,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充足的乳汁。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哺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中华文明
①黄河流域是远古先民最早栖息繁衍的地带,也是华夏最早发祥的地带。黄河流域发现的古人类新石器文化遗址数量最多,空间分布范围也比较集中。
②黄河及其众多的支流,为古代簇聚于此的先民提供了灌溉和航运之便;它们流经的地方,形成许多东西向或东北一西南向延伸的山谷和盆地,气候温和,出入便利,成为人们理想的簇聚区。在这些条件之下,黄河流域的文化最早发育成熟起来,因而成了中国文明的最早发祥地。
(2)长江是中华文明的第二个哺育区
①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仅次于黄河流域地区,而且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带、汉水中游和苏皖平原。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长江中游则以江汉平原为中心。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稻作为代表的水田农业文化是在中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由于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运交通便利,又诱发了发达的商贸文化、丝织工艺文化、园艺文化和园林文化。
3.思考中国地名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
答: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名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具体表现为:
(1)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例如“天津”,原处海中,至隋以后才露出水面,成为南北交通必经之地。据传,明代初年,燕王朱棣起兵往南京夺位,率军由此出兵南下,因天子渡津于此,赐名“天津”。
(2)地名的简称、别称等的由来、命名、寓意都蕴涵着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辽宁之称,清初以其地为清王朝发祥之地,取“奉天承运”之意,改名奉天省。直至1929年,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易帜”服从国民党中央政府,才取辽河地域永久安宁之意,改称“辽宁”。
(3)地名的变迁既反映人们对地形、地理位置的认识,也反映该地历史人文的变迁
例如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和嘉陵江蜿蜒其间,故称江州;为周初巴国,因隋、唐、宋时三次为渝州治所,故简称“渝”。“重庆”之名,其说有二:①重庆北宋时为恭州,南宋光宗继位前,于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被封于此,是年又受禅即帝位,于是取双重庆贺之意,改恭州为“重庆府”;②因重庆位于绍庆和顺庆之间,合双庆而为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