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教育功能

2.1  复习笔记

一、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和多面性。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看,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个体功能(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运行的实际表现。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它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

(2)社会功能(工具功能或派生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它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2.从作用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所谓正向功能是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负向功能是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和隐性也是默顿分析功能的一个维度。显性教育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符合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4.多纬度的复合分类

(1)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

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四类: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负向隐性功能。

(2)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教育功能也可以划分为四类: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其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以及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持现存社会的种种关系。教育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还具有生活指导的功能,使人们首先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角色意识、技能是其核心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负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职责,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国家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教育促进社会个体化的功能

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个体的个性化: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表现。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是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促进个体社会化是统一的。一方面,个性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只有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化,才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化,才是健全意义上的社会化。教育必须在促进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平衡二者的关系。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1.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指向外在社会的要求,是教育作为一种个体的生存手段和工具的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

(1)教育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  

(2)教育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

2.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得以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教育的享受功能是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必然延伸。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体现在: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具体体现为:

1.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要克服教育负向功能,首先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次,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再次,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1.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1)教育可以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它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但与这些功能相比,教育对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表现得更为直接,在当代也更为突出。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教育一方面可能对提高人的遗传素质、改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观念有所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对提高人口质量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3)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

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具有国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因此,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也要端正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作贡献。

2.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其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普及作用。正因为教育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普及作用,才使人类积累的文化代代相传,并且由少数人传向多数人,由一个地域传向另一个地域。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有选择的。教育进行文化选择的标准有:首先,选择有价值的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传播文化中的真善美;其次,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再次,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再对这些文化进行教育学意义的改造。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是对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排斥是对与教育异向文化因子的否定性选择。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促进人的发展。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结合而趋于一体的过程。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

(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就是实现文化的创新。教育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文化的创造功能:首先,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其次,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再次,教育创造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3.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次:

普通教育。普通教育为劳动者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是现代生产和经济发展最深层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专门的、职业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它们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成为社会生产的直接的劳动力。

职后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它是针对生产中的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技术改进能力以及科学管理能力具有直接的意义。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实现科学文化和技术的再生产;

教育生产新的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

应当注意的是,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教育的发展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的制约,如果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就会产生负功能。

4.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这是教育发挥政治功能的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二是培养政治人才,以补充社会管理层的需要,直接参与统治阶级的管理,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师生对社会政治上的各种主张、思潮做出反应,对于进步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变革,进行积极地学习、研究和宣传,扩大其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政治进步和变革;对于消极腐败的社会政治理论和观点,进行有效地抵制,不让其在社会上扩散和漫延。学校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决策,即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具有咨询作用,特别是高等学校在这方面的功能更为显著。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对社会民主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使民主在年轻一代人的心中扎根并得以延续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只能促进政治的民主,而不能决定政治的发展。

(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即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是教育产生负向社会功能的根源。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有两种情况:

1.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2.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这种情况下的负向功能是人为的结果,是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所造成的正向功能的受阻和障碍。

四、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

教育功能的形成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它的起点来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期待和要求,终点是教育结果的出现。它大体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从教育系统承受社会和个人的功能期待到确立自己的功能取向,是教育功能形成所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在权衡社会期待和个人期待,做出教育功能取向的选择时,就可能有两种情况:

(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和谐一致,并且社会中的各组成部分也处于和谐状态。这时社会各构成部分的功能需求以及个人的功能需求可以说是一致的,对此,教育功能价值取向的确立是一个对社会各组成部分和个人功能需求的认同过程。

(2)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冲突、对立的。这就又衍生出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个不同的取向:

  社会本位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具人。

  个人本位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就是要根据人身心发展的要求,促进人自由和谐的发展。

  其中社会本位在某个时期又有可能偏重于社会的某个构成部分(如政治、经济),这时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是一个对不同功能需求的选择过程。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要求和人的发展表现出一致性,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这时教育功能的取向呈现出以人为本的全面性,即通过人才的培养,全面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2.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从功能取向的确立到功能行动的发生,是教育功能形成所经历的第二个阶段。对教育功能的期待只有通过教育功能行动才可能变为现实的功能。所谓教育功能行动是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具体包括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结构的确立、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编制以及教育手段的选择等。

  从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到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这个转换过程受到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制约。

3.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从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到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是教育功能形成中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包括两个过程:

(1)对社会各要素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形成了教育社会功能的直接结果,如教育宣传和形成了政治舆论,教育消费对其他行业消费产生刺激作用以及带来了经济增长等;

(2)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形成了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培养了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二)教育社会功能的衍生释放

  教育功能的释放是发生在社会系统之中,通过教育功能的结果参与社会活动而实现的。教育功能的释放主要包括产品的社会输入和产品的社会利用两个环节:

  1.产品的社会输入

  教育生成的产品,包括毕业生和精神文化产品(如作品、发明、设计方案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首先是这些教育的产品走向社会,有相应的岗位和机会。社会给毕业生提供能级相应的工作岗位,为新的科学文化产品的应用提供实验、实施和传播、推广的机会和条件,是教育功能释放的前提。

  2.产品的社会利用

  教育产品进入社会,寻求到了岗位和机会,如果人才没有流向相应的岗位,社会也没有为人才力量的发挥提供相应的条件、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同样阻滞人才身上所蕴涵能量的充分发挥。同样,文化产品也存在着推广、利用中的重视程度、物质条件的充足与否的问题,这也影响它们的功能释放。

  教育功能的释放受到外部社会因素和教育产品本身的影响,因此要提高释放效益,一要提高教育产品自身素质,二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