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住文艺风的家:厨卫设计与软装搭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什么要阅读此书

阅读此书,是为了换一种方式来感受生活。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专注于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这不仅来自对未知生活的不安,更受到社会上学习风潮的影响。记得小的时候我们经常想长大了做什么,当今时代的成功学也常常提到你想要什么,早些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想赚钱,做什么?当然是想做最赚钱的工作。于是很多人学商科、学计算机,可当一批一批的IT从业者或者商科学子从院校步入社会之后,却有些迷失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提出一个“八阶段论理”,即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如果某个阶段的事情完成得不圆满,那就会影响人生的下个阶段。其中12~18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心理冲突时期,即每个人在青春期时都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确定未来想要的生活。这里就要说到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不满意,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经历了暴风骤雨的青春期,以及与周围环境、人的各种冲突,但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迷失,所以混沌……光阴似箭,无序的生活方式就这样沉淀了下来。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居住空间的收纳,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但有必要如此疯狂吗?

甚至有些观点过于极端,人不是应该随性一些才好吗?可控,但不焦虑;自控,但不强迫。因此,我们要打造一系列“文艺范儿”的居住空间:有收纳,但更有心;懂收纳,但更懂你。如果只是要一个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子,强迫症般地每天打扫得很干净,但却情绪低落,甚至累得爬不起来,那又何必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和老人住在一起会很省事儿,他们帮忙收拾家务,但也喜欢唠叨,这种幸福的唠叨会不断“叨扰”你,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家人放松身心,用轻松的环境氛围来“释放”这种唠叨,所以收纳整理在根本上是一个放松身心的过程,有时间弄一弄,没空就变通一点,不要勉强自己。

恰恰相反,笔者一直很赞成全家一起做家务。家务绝非某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也不是因为那个人的时间多就必须做更多的家务。当然,对于一个从不做饭的先生,太太或许需要增加一些家庭活动来督促先生进入厨房“这个陌生的空间”,而对于孩子来说,也应该尽可能地为其营造安全和有趣的餐厨环境。对于卫浴空间来说,最起码的通风干燥一定要有,本书中介绍了很多的小窍门,是专属懒人的收纳方式。假设“人之初,性本懒”,那么你可以很慵懒,每天做一点点,不用着急,就算有各种呼吁,也可以慢一点,慢慢感受厨房卫浴的变化。

为什么要专门编写一本有关厨房卫浴的书?因为在所有收纳空间中,厨房卫浴是最繁杂,也是最让人头疼的空间。然而,就是这个最麻烦的空间,包含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和温暖。我们在此释放大量的多巴胺,体会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与舒缓。也许,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无法做到事无巨细,但可以忙里偷闲地吃吃喝喝、睡眼惺忪地洗洗涮涮,甚至糊里糊涂地嘻嘻哈哈。

如果你感觉自己很幸福,就将厨房弄得暖暖的,饭香四溢;如果你感觉自己很幸福,就将浴室弄得香香的,欲罢不能;如果你感觉自己很幸福,就将每一棵菜都洗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泥土;如果你感觉自己很幸福,就将每个角落冲洗得亮亮堂堂,没有一丝灰尘……

为什么要阅读此书?因为想要确认自己的幸福,想要找到住在心里的幸福。

厨房幸福者说:

① 如果我幸福,就会把盘子摆得整整齐齐。

② 如果我幸福,就会把土豆刷得干干净净。

③ 如果我幸福,就会把抹布搓得清清爽爽。

④ 如果我幸福,就会把锅底擦得一尘不染。

⑤ 如果我幸福,就会做一桌好菜。

⑥ 如果我幸福,就会热爱厨房。

卫浴幸福者说:

① 如果我幸福,就会把牙刷轻轻放齐。

② 如果我幸福,就会把毛巾缓缓挂起。

③ 如果我幸福,就会在窗台留一盆花草。

④ 如果我幸福,就会将镜中的自己擦亮。

⑤ 如果我幸福,就会随时清洁卫浴的垃圾。

⑥ 如果我幸福,就会爱上洗澡。

附: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5~3岁):自主对害羞(或怀疑)的心理冲突。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心理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心理冲突。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心理冲突。

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心理冲突。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心理冲突。

家居收纳清洁烦琐率数据饼图

厨房收纳烦琐率

卫浴清洁烦琐率

客厅收纳烦琐率

卧室收纳烦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