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学研究文化批评化的原因和背景
第一节 文学和文学观念的文化批评化
文学和文学观念的泛文化批评化,这个问题的指称范围比较大,需要区分两类不同的情形做出说明。第一种情形是文学对象本身的泛文化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近二十年的当下,再把文学的样式束缚在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脚本这几种文学样式中,其观念将是多么的狭窄、陈旧。经典文学样式在流传范围、发行规模、受众关注程度上不同程度地日渐呈现出衰落之势,传统视野下的“纯文学”作品仅仅在文学作者、文学杂志与出版社的编辑、文学批评家、大学中文系师生以及部分社会上的文学青年之间流传。伴随着读者群的日渐萎缩,经典文学的影响规模和力度也在明显地下降。与此同时,许许多多边缘形态的新文学样式却由崭露头角到方兴未艾、洛阳纸贵。言情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新武侠小说、金融财经小说、微篇小说(通行的说法叫“微型小说”“小小说”)、纪实文学、报告小说、跨文体实验文学、行走文学、身体写作、电影文学、电视剧文学、广告文学、摄影小说、网络文学,乃至于手机短信里的笑话、故事、有奖小说……这些建立在书面语言创作基础上,或者采用新传播技术手段书写并传播,或者将小说、诗歌、游记、报告、论文之类多种文体交错在一起来书写,各种新颖的尝试,造就了一系列新的文学体裁样式。讨论这些文体样式不是本书的核心任务,这里需要指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第一,文学形态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文学认识的变化,人们认识到今日文学的特质已经与往日文学的本质大为不同了。第二,文学在今天发生社会影响的方式、途径、功能更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不可同日而语了。第三,文学读者、文学群落里的大众,看待文学的观念也已经不同于先前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学接受群体对文学的认识溢出了传统的思路。
第二种情形是文学研究的对象从“大文学”圈里越出界外的泛化。此时,文学研究的对象已经是广告文案、家居装潢、咖啡厅与麦当劳、健美与选美、动漫与游戏、古董与工艺品、时装展览、汽车时尚、购物中心、社区文化、城市规划,农家乐与休闲谷,等等。如果说,第一种情形下文学的各类新样态还可以被传统文学所容纳,文学可以放弃“纯文学”观念,仿照人类远古时代的杂文学观、大文学观,而接纳、统括那几十种新文学形态。那么,面对汽车、波鞋(粤语“运动鞋”)、模特、高级渗花彩纹墙地砖,我们就不能不问,它们和文学(不论经典意义还是广义上的文学,都是书面语言或口语的艺术)又能有什么共同性?比如说,网络文学已经互文化而不再是文本了。此时,我们似乎能够也仅仅能够说,这些新文化景观与文学的关联就是“叙事”,它们都在表现、诉说着人类的某种有情味、有想象成分的、将关注趣味变成流行时尚的历时态进程。但是,如果这样以“叙事”来界定文学或今日的文学,又将立刻遇到更新的挑战——但凡人类的活动无一不在“叙述”着我们的文化踪迹,那么,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可以称得上广义的“叙事”文学。看来,文学的边界确乎难以也不应该扩展到整个文化的边疆上头去。因此,我们比较能接纳“文化批评”,而对“文化研究”则持谨慎的态度,是有挑选、有分析、有限制地加以运用和批判,无法全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