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创业是否是你的一意孤行?
创业不是逆天改命,创业是水到渠成。如果一个人不建议你创业,或许是这个人本身的问题;但如果所有人都不建议你创业,那么多半就是你这个人的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那些一门心思想要创业的人,只是被一时的情绪冲昏了头脑。创业者可以少听关于创业项目的意见,但是一定要多听别人对你是否适合创业的意见。
我经常听身边的一些创业者吐槽,创业压力大,家里人还不支持,感觉就要撑不住了。创业浪潮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也不过就是近十几二十年的事情,尤其是近几年“双创”口号铺天盖地,创业才真正算是为多数人所熟知。80后和90后,成为当下创业者中的主力军。对于80后、90后的父母这代来说,他们的职场经历几乎是和“创业”没有太多关系的。所以父母不理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那么创业者在面对不被理解的时候,要分情况来对待,一般不理解的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创业行为不被理解。最常见的例子是,对年轻人放着十分稳定安逸的铁饭碗不干,非要辞职下海创业这种事,很多长辈不能理解。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对你创业不理解,而是对所有创业者都不理解。这样的话,也就基本不存在解释的必要了。
创业是逆人性的事情,即所有成功的创业者,都需要直面人性当中生而有之的对未知的惶恐、对安逸的渴望、对稳定的迷恋。普通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创业者是因为相信而看见,这就是创业者与普通人之间最大的思维差异。所以如果是针对“干吗要创业”这样的话题争论,我们只能一言以蔽之——夏虫不可语冰。
二是创业项目不被理解。中国的80后、90后这代人,经历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而关于这个新兴行业中的很多商机和商业模式,不能被上一代人理解是非常正常的。哪怕他本身也是成功的生意人或企业家,但隔行如隔山,未必就一定能够深刻理解年轻一代创业者们的创业项目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所以对待创业项目不被理解这件事,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予置评。只要把项目做好,有了比较稳定的营收,那么关于项目的盈利模式自然就是清晰明了的了。与非同行讨论创业模式,并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
可能有创业的朋友会问,创业不是该破釜沉舟的吗?为什么还要提前考虑危急关头的退路?大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拼命最大的价值在于即使失败了将来也不后悔,而不是说拼命就一定会成功。所以能够不用到拼命,能够做到未雨绸缪,为什么非要走最无可奈何的那条路呢?
真正有远见的创业者,会在创业之前就充分评估好风险水平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试错,并且在自己可以承担的结果范围内随时结束试错。也就是说,哪怕是创业,同样是有些错可以犯,有些错不能犯。错误犯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试错赔到什么阶段,必须即刻停止,无论看上去多有“希望”。
另外,我还是坚持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既然是一种生活方式,那就不存在“毕其功于一役”的情况。就和人应该坚持终身学习一样,创业也同样应该坚持终身创业。无论创业成功之前,还是成功之后,都要保持创业心态的连贯性。
遇到创业的重大挫折,真正该做的不是“我跟它拼了”,然后弹尽粮绝。而应该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让公司伤筋动骨,不使团队四分五裂,那么就一定还有机会逆袭和改变。无论创业路上遇到怎样的问题和挫折,首先都要问问自己,最糟糕的结果是否能够承受。如果不能的话,要及时向团队说明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