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传播中华文化与文学,翻译界和出版界在中国文学与典籍的译介上做了很多努力,先后出版了外语版文学期刊《中国文学》、系列出版物“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西文化交流日益深入,西方社会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愿望也日益强烈。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更是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学外译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汉籍外译研究也成为国内译界的研究热点,出版、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博士论文,对汉籍外译的译者、选材、策略、接受情况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王珏博士的《林语堂英文译创研究》,就是其中一部富有理论开拓精神和实践参考价值的著作。
作为中国现代重要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以双语作家的身份译创双语作品,又以其英文译创享誉世界,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熟谙中西两种文化,对翻译理论的思考以及使用的翻译策略也独具匠心。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旨在“重新发现”和“历史评价”林语堂的学术活动的开展,作为作家的林语堂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肯定,但作为翻译家的林语堂的地位与贡献却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虽然研究者众多,成果丰富,但研究重点多聚焦于个别作品的翻译策略和译本分析等微观层面,缺乏对其英文作品的整体观照和宏观考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本书作者的研究选题具有重要价值,既丰富和拓展了林语堂研究的内容与范围,又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输出这一课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我认为本书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有以下几大特色。
第一,译创理论的视角。翻译研究在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两次大的转向之后,近年来又出现了“创造性转向”这一新趋势。翻译正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按照其创造性的特征被重新思考和定义。相应地,译者研究也转向关注译者作为“创造者”和“作者”的身份,分析译者在“写作”译文时的创造性改写。译创理论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由印度和巴西学者分别提出,在翻译的创造性转向这一新趋势出现之后,该理论又受到了欧美翻译学者以及后殖民研究学者的关注,将其从一种翻译理论进一步拓展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理论。本书对译创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其适用性作了探讨和论证。作者首次将该理论运用于林语堂英文作品研究中,将林语堂定义为“译创者”,将其大部分英文作品定义为“译创文本”。由此,对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研究就可以从整体上加以观照,避免因为创作和翻译分离而导致研究结果失之偏颇。
第二,深入的文本研究。林语堂作为翻译家的地位和贡献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其主要原因既有因海外文献获取不便造成的集中于单个作品的研究,也有传统翻译观和翻译研究方法导致对其翻译思想和策略的片面认识。本书在这两个方面均有所突破。作者搜集到林语堂20多部英文译创文本,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初版作品,另外搜集到许多林语堂早年出版的中文著作及文章、林语堂传记、林语堂研究专著等,这为她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依据大量的文献或史料,作者对林语堂的译创动机、文本选择、译创思想以及译创手段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评价,力图再现林语堂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上的主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复杂因素,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林语堂英文译创活动的真实面貌。
第三,接受效果的调查。林语堂英文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一直是林语堂翻译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书在这方面也有所建树。作者对林语堂英文作品的海外出版数据作了汇总,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详细考察了其作品在非英语国家出版的情况,从而揭示了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跨时间、跨地域的影响,使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同时,作者对读者接受情况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读者群体对其语言风格、作品内容以及写作手段等方面的评论。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其作品的海外传播与读者接受情况,探讨其背后的原因。这既是对前面林语堂译创主体和译创手段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也填补了林语堂翻译研究的学术空白。
第四,现实意义的挖掘。作者除了着力研究译者主体行为、翻译策略和接受效果之外,还在相应各章分别总结了林语堂作为译创主体的贡献和价值、林语堂译创手段的贡献和价值以及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启示。这使本书除了学术价值之外,又有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从前人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对文化输出战略有益的宝贵经验,这既是学术研究自身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汉籍外译研究的重要现实目标。因此,对林语堂翻译的研究,除了学术价值上的考量之外,更应关注其现实价值。从这一点上说,林语堂在文本选择上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译创手段上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以及从中展现出来的多元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自信,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论述充分、求证严谨,而且行文流畅、格式规范,表现出作者相当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赢得了不少专家的一致好评。作为王珏的导师,我见证了她从选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到不断修改的整个过程,也见证了她在此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与磨砺。在这部著作即将付梓之际,我由衷地为她感到欣慰,希望她继续沿着学术研究的道路,砥砺前行,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张春柏
2019年7月
于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