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敌人——思维定式
麦肯锡公司的专家史密斯说,谋杀创意的“一号元凶”就是“思维定式”。关于“思维定式”一词,用一般的话语解释,称为“惯性思维”。它是由先前的活动造成的结果,并影响接下来的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思维定式具备一定的优势。在环境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思维定式能够帮助人们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迅速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当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改变,思维定式就很可能化身为创造性思维的“敌人”,变成束缚人们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博弈战”中,“如何让消费者感觉物超所值”是企业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如何为客户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客户有“物超所值”的心理体验,是企业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考虑的。以品牌“三只松鼠”举例,该公司在保证售卖优质坚果的同时,提供了精致的卡通包裹箱和开箱器,并精心设计了钥匙链、湿巾、小玩具等赠品。这些容易被同行忽略的小细节成了“三只松鼠”的制胜法宝,轻易俘获了客户的心,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激烈的竞争中创造了销售奇迹。
与之相反,对思维定式的“严防死守”会使企业消耗不必要的代价。二十年前,当盖瑞公司把大笔资金投入电视广告上,就注定了盖瑞公司要陷入经济困局。当时盖瑞公司的领导层过分相信“做好广告就是经营好品牌”,而忽略了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以及消费者的思考日趋成熟和理性的事实。思维定式让盖瑞公司的巨额广告费得不到回笼,并付出了破产的惨痛代价。
思维定式容易让人陷入“惰性思维”,让其只能被动地解决问题,而不再去主动地发掘和思考问题。如此一来,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创意的缺乏,以及工作效率的低下。麦肯锡公司的咨询人员琳达·海瑟薇曾经对商业经营者做出如下的心理分析:处在“思维定式”的人很难进行发散性思考,如“铁锤用来砸钉子,必要时也可用来进行人身防卫”“椅子用来坐,有时也可用来帮助人从高处取物”等。思维定式下的人容易产生固定心理,导致他们常常不能用灵活的思维去调整方法和策略。
1913年,美国史古脱纸品公司购买了一大批纸。由于保管不善,纸卷表面因起了褶皱而无法使用。面对高额购买的一仓库废纸,公司上下都感到手足无措。只有企业的领导者亚瑟·史古脱保持着乐观平和的心态,在脑海中积极搜寻着策略。亚瑟打破了思维定式,他决定在每一个皱巴巴的纸卷上用机器打上一排小孔,便于撕成小块纸巾。随后,他把“改造”过的纸卷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卖到车站、学校、餐馆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放置在洗手间。这款纸巾由于方便好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很快普及到千家万户。亚瑟不仅处理掉堆积如山的废纸巾,还从此开创了获利丰厚的卫生纸品。
此外,思维定式下的刻板印象容易影响人们对局势、环境等的判断。想象一下,有两张照片摆在你面前。其中一张是个看上去英俊、有教养的男士;另一张是一个与前者年纪相仿的男子,长相却显得粗俗和猥琐。如果此时告诉你,二人之中有一个是逍遥法外的通缉犯,习惯于思维定式的人将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
陷入思维定式者,创意和想象能力会被“逻辑”所束缚而不自知。如依照以往的惯例,历年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数据将会成为推测来年的销售份额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一个区域的市场开发状况也将引导其他区域的市场开发进度等。然而在如今跳跃式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如此直线式的思考方式可能不再适合现实。
在商业活动的过程中,各种事态的发展千变万化,而思维定式的局限性显然影响到了人们对问题的解决。以一个在麦肯锡公司广为流传的笑话为例:有一位警察到森林狩猎,埋伏在常有野兽出没的灌木丛里。很快地,一只野鹿从附近的树丛穿行而过。警察敏捷地从灌木丛一跃而起,将枪口瞄准了野鹿,喊道:“不许动,我是警察!”
这一笑话背后的意味发人深省:思维定式会妨碍人们尝试新的方法,束缚大脑的思考灵活度,降低人们的办事效率。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思维定式,是因为他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习惯、经验等。而人的思维都是有局限性的,一旦形成固定的认知倾向,对后来遇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显然会有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当今时代,产品和服务、职员与客户之间早已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各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相互融合和促进的作用。许多时候,事件没有好坏之分,只存在有效和无效的差异;职员们也没有优劣之别,只有是否适合及适应程度的问题;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工作职能也将失去清晰的界限,而思维定式的单一性使人无法对现状进行合理的判断。
麦肯锡公司两位资深专家在《创造性破坏》一书中说:先进的企业必须经过断层变革的阵痛,因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的品牌以及其产品都不再有连续性,“创造性破坏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成长的核心”。充满跳跃性变化的时代要求企业必须跳出思维定式的拘囿,用“创造性破坏”的思维谋求企业的长足发展。
当时代愈发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时,思维定式对合理思考及自由想象的压制不言而喻。已经习惯于思维定式的大脑,会在因循守旧中消极怠惰下去。而如果想在商业竞争中有所突破,就一定要从打败创造性思维的敌人——思维定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