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传统的人事管理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有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提升人的价值来驱动公司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形态,就是基于对人的价值的不同理解。
1.1.1 人的价值公式
从完整意义上讲,人的价值就像企业利润,是收益减成本。
(1.1)
人所创造的收益又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前者如销售人员的销售收入,后者如售后服务人员的服务,它虽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很重要,有助于提升未来销售额,所以有隐性价值。于是我们有:
(1.2)
类似地,人的成本也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前者是直接发生的成本,如工资、奖金、津贴等;后者是间接发生的成本,易被忽视,比如人员错招成本、优秀员工的流失成本。于是又有:
(1.3)
把(1.2)式、(1.3)式代入(1.1)式中,就有:
(1.4)
不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不同。
1.1.2 传统的人事管理只关注人的显性成本
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同时关注(1.4)式右边的四项,既要提高人所创造的显性收益,也要发掘其隐性收益;既要控制人的显性成本,又要规避可能发生的隐性成本。只有统揽全局,才能做到整体最优。
但人事管理就不是这样,它只盯着成本,不看收益,总想着怎么把工资、奖金降下来,而不考虑怎么提高人的效率。这是一种短视行为,跟一个家庭只知道省钱没什么区别。它把人视作一种负担而不是资源。既然人连资源都不算,那还谈何人力资源管理呢?
人事管理一般只以人事部门为中心,不考虑其他部门的诉求,更不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工作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事务,比如人事档案、交社保、造工资表等,而忽视了人的创造性工作,特别是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来提升人的收益,结果往往是省小钱误大事。
举个例子,当企业运营遇到困难时,为降低人工成本,可能会立即启动裁员计划,过了一段时间,经营状况好转了,又启动招聘计划,但员工遣散了容易招回来难,最终导致生产受到影响。员工大进大出,反反复复地折腾,消耗更大。这是人事管理思维作祟的结果。
1.1.3 人事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制约
人事管理的最大弊端就是在要用人的时候“掉链子”。比如在招聘时,总想压缩招人指标,也不管是否真的有必要;在调薪时,总想压低工资,不管工资是否真的有必要调整。一个无原则省钱的企业很难打造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人事部门总与其他部门打架。按理说,像销售、研发这样能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编制资源应该多给一些,但有些企业招聘时往往无原则地压缩,需要招100个业务员的,给砍到60个;底薪应该开3000元的,只给开2000元。其结果是,要么员工招不来,要么招来的素质不行。团队跟不上,业务必然受影响。
1-1:锱铢必较,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