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引言 文化建设需要远大理想

远大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引领人民前行的灯火。无论经历多少曲折、艰险、困苦、阻滞,有灯火,就有动力,就有希望,就有光明。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1]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国家、民族的铸魂工程;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是烛照富强之路、构建伟大人格、培育崇高精神的核心支撑和必然要求。

21世纪的中国人要往哪里去,要走向何方?21世纪的中国人获取了物质上安身立命的条件之后,如何在精神上安身立命?21世纪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并将继续做出巨大贡献,相应地,应怎样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独特而伟大的新贡献?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那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做了明确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反映。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在于确立一种能够实现和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与伦理秩序,显然,这种社会制度与伦理秩序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崇高旗帜,有了这样的远大理想与崇高旗帜,方向才不会偏,道路才不会斜。

早在1949年,毛泽东就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3]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就是它唤醒、激起、构建、振兴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这种人民文化的承续和发展。我们的文化是先进的、是人民的,因而也就是积极的、主动的,是有着深厚基础、远大前途和美好前景的。这是我们的文化可以让我们的人民在精神上安身立命、能够为世界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最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强自信的源泉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最核心或最根本的同样是要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没有这个核心或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精神上的有力支撑。

我们国家为什么必须坚守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什么必须高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这不是如一些人所想象的只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它更是中国人民,特别是亿万基层劳动人民的强烈诉求。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最终实现劳动者与社会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他们的根本利益,以及他们做社会主人的愿望。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作比自己生命更宝贵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5]确乎如此,我们说真正的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就在于他们理想信念的无比坚定。有些人怀疑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就在于这些推崇人的生物学意义的怀疑者根本不懂得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更不懂得这些作为共产党人的钢铁战士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超越常人的坚毅和果敢。

理想信念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钙”。没有“钙”,文化就没有铮铮傲骨,就会猥琐卑下,就不能担当起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当前,在一些文化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6]。如果用这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作品来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厦、搭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大厦,那无疑就是沙上建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立心工程、铸魂工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血脉永续,我们的民族才能充满活力;只有精神家园殷实,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有意义和方向感。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坚实而独立的文化根基和鲜明而有尊严的文化形象,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深邃的思想构建。因此,对于文化建设者来说,尤其需要树立起坚定的远大理想,使文化发展目标更明确,意蕴更深厚,骨骼更强健,底气更充沛,境界更高远。

1938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给鲁迅艺术学院提出了“要造就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艺术工作者”的目标。他说:“中国近年来所以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自然有其客观的社会原因,但从作家方面说,也是因为能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少了。我们的许多作家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少人还缺少良好的艺术技巧。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7]70余年后的今天,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时代境遇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然而成为伟大的作家、艺术家的这三个条件依然不可或缺。不同的是,当今的文艺家们,大多不再是缺少良好的艺术技巧,而是缺少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理想是一种强烈而真挚的精神向往,它来自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念。优秀的文艺家必须具有一种憧憬“将来”的热情,因为没有对“将来”的理想的追求,就不能鼓舞人们前进。艺术创作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如此。精神的火炬熄灭了,一个民族就不能占领人类文明的高地;缺少了远大理想的引领,文化建设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爱尔兰作家伏尼契曾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确乎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质地、方向和方式。当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的文化工作者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个别人甚至唯市场逻辑马首是瞻,把崇高的精神性矮化成日常生活中的庸俗的物质性,并以“还原人性”的名义解构远大理想的人民性、崇高性和超越性。有的文化产品只以展示生产者个人所理解的“生活”与“个人性”的“原生态”为能事,有的则为一些人膨胀的物欲和所谓的“人性的弱点”张目,这些文化产品中的思想观念有的远离现实生活,有的又过于沉溺于世俗人生,其共同特点是缺乏远大理想,无以照亮现实。发展眼光的缺失、深度思考的缺乏、人民立场的缺位、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发展前景的意识的缺席,使一些文化产品难以焕发出熠熠的理想光芒。

毛泽东在70多年前对“中国近年来所以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的原因所进行的分析,在今天仍是迫切需要文化建设者们深长思之的。就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树立起远大理想这一条又是最为要紧的。因此,本书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在自己的经验、思考和视野范围之内,去探索一种走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教授阿列西·艾尔亚维奇用“无牙的老虎”“娇憨的熊猫”“雪豹”三个动物形象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理论当前存在的三种状态。“无牙的老虎”,表明这种状态的马克思主义由于“缺乏与当今时代的相关性”,“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或者只是纯粹出于历史原因而存在”;“娇憨的熊猫”,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卡通形象,或动物园里的熊猫,津津有味地嚼着竹子,无害而且可爱”;“雪豹”,则是指那些由于“揭示了当代对新理论的深刻需求”而对当代现实具有深刻阐释力和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8]伟大理想在“无牙的老虎”那里,是一种聊以慰藉的感伤或回忆;在“娇憨的熊猫”那里,至多也不过是某种时尚的装饰或有趣而无用的玩偶;只有在“雪豹”那里,它才是一种令人震惊的现实的潜能、速度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打造我们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上的“雪豹”,它将不仅拥有对于当代社会现实深刻的阐释力、影响力,而且将以其远大的理想襟抱而拥有引领和推动中华民族朝向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前进的强大召唤力和内驱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中,我们的建设者需要既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有切实践行的能力和为之献身的精神。作为我们精神载体的文化事业,需要我们以远大理想去充实、去照亮;而对于我们的远大理想,则需要我们以生命去守候、去捍卫。这不禁令我想到被誉为美国的托尔金和新世纪的海明威的著名作家乔治·马丁笔下的“守夜人”以及他们的誓言——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9]我们的事业和理想需要这样一种“守夜人”的伟岸精神,这是一种可以被称为“中国的脊梁”[10]的精神,是始终坚持“深沉的韧性的战斗”[11]的“民族魂”。我们的迎向远大理想的文化之“夜”,必将因为这样的守候而星斗璀璨、河汉灿烂……

注释: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载《学习时报》,2010-09-06。

[2]《江泽民文选》,第2卷,17~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毛泽东选集》,2版,第4卷,1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80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同上书,80~81页。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5-10-15。

[7]《毛泽东文集》,第2卷,1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参见阿列西·艾尔亚维奇:《马克思主义美学:无牙的老虎、娇憨的熊猫还是雪豹》,载《学术月刊》,2014(11)。

[9]参见百度百科“守夜人”词条。“守夜人”即“守夜人军团”(Night's Watch),是乔治·马丁系列作品《冰与火之歌》中的一个组织,专职防御维斯特洛的领土。

[10]《鲁迅全集》,第6卷,12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鲁迅全集》,第1卷,17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