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布局:“四个全面”托起中国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本质的要求:中国梦的科学社会主义底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梦存在着一种质疑。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过艰苦努力,把330多年历史的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现在提出中国梦是不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又变成了“梦想社会主义”或者是新的空想社会主义?言外之意就是:中国梦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21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当代“乌托邦”。实际上,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始终贯穿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梦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本质上讲就是由于它贯穿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反映

中国梦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它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统一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中国梦重要战略思想以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规律为基础。可以说,中国梦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发展内在逻辑的产物。五百年的社会主义历史有六个时间段:1516年到1848年,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848年及以后,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1917年到1924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1924年到1991年,苏联模式逐步形成并走向崩溃;1949年到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1978年以来,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及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六个时间段的历史实际上就是330多年的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和到目前已经有168年的科学社会主义历史。330多年来,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无法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但其对于未来社会提出的一些猜测具有积极价值,对于未来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借鉴。168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不仅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而且找到了实现这些理想的科学道路、领导阶级和主体力量。中国梦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科学地设想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与基本内容,而且把这些理想的实现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之上,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党的领导科学化的基础之上。正如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必然得以实现一样,中国梦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梦深刻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走向,始终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正是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时提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向。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1]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华民族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实践的科学认识,更是对中华民族明天“康庄大道展宏图”未来的科学把握。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从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间,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也勒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据不完全统计,全部赔款约为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财政收入的16倍,1901年全国工矿资本总额的82倍。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习近平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社会战火频频、兵燹不断,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仅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就造成了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人间惨剧。”[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不断奋起抗争,探索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下进行什么样的革命、如何革命的基本规律,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1949年后的近30年中,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历史阶段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梦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的辩证关系。中国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马克思提出的唯物史观: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他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3]

中国梦的实现首先离不开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949年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有了这样的基础和准备,我们才能在1978年启动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靠的基础。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割断了这两个历史时期,用一个否定另一个,只会造成历史的混乱,把中国人民的美好梦想带向深渊。

中国梦处处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要求。第一,科学社会主义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习近平重要讲话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是有历史发展阶段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考察和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他把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并认为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6]。恩格斯赞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划分的观点,并把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他说:“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7]实现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使这些制度既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率,又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公平性;实现中国梦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对世界作出更多更大贡献紧密联系起来。这些要求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际运用与发展。

2.中国梦是人民梦,实现这一梦想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找到了实现未来社会理想的主体力量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肯定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马克思强调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列宁也曾指出: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李大钊指出,唯物史观是实现人民理想的理论:“唯物史观所取的方法,则全不同。……不是一种供权势阶级愚民的器具,乃是一种社会进化的研究。而社会一语,包含着全体人民,并他们获得生活的利便,与他们的制度和理想。……生长与活动,只能在人民本身的性质中去寻,决不在他们以外的什么势力。”[8]“理想的生长与活动是在人民之中”这一思想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强调的就是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2013年3月17日在“两会”闭幕式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9]2015年9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会举行的欢迎宴会发表演讲时,习近平指出:“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今年春节,我回到这个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10]

中国梦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我们党依靠人民取得了革命与建设的胜利。习近平指出:“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11]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有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资本当成创造历史的主要动力,强调公司的力量,忽视甚至鄙视劳动的力量。早在2007年上海曾进行过一次4000户入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时至今日,不愿意当工人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针对这一现象,习近平在2013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2]人民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社会关系的创造者。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两年之后的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明确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13]这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最根本的依靠。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013年12月30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14]中国梦就是由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汇流而成的,每个人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汇聚起来的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习近平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要求“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15]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应当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使每个青少年都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有梦,中国梦就有强大的实现力量。

中国梦是人民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为人民造福,就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更广、覆盖内容更多、覆盖的层次更高,让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的问题得到真正缓解,让人民的居住条件更加舒适,居住空间更加宽敞,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人民造福,就要努力解决人民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难题,解决“鼠族”“蚁族”“月光族”“啃老族”“空怒族”等“族群性”问题,解决“房奴”“孩奴”“车奴”“卡奴”“婚奴”等人群的“压力山大”问题,解决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等农村留守问题。解决这些难题,就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就是要破除这些藩篱,为人民梦的实现扫除种种体制性障碍、破除机制性制约。

3.中国梦清晰表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图景,始终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基础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

中国梦牢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基础之上。中国梦不仅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规律的系统把握。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列宁曾经指出: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得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样一条选择正确的道路,它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干大事、融合发展成大事的优势。习近平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人民梦想的唯一道路。人民群众的个人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都得到了实现或者正在实现。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构成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能够指导我们在世界大变革、大变动、大调整中找到实现梦想的路径,能够不断突破改革遇到的各种障碍,始终把发展的关键聚焦于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利益问题上,赢得人民的支持。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集中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活力与秩序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使中国梦的实现有雄厚的制度力量作为支撑。

中国梦始终指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梦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信念。在信仰信念问题上,习近平强调三点: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第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第三,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中国梦强调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未来社会要求在现实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7]“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内在地包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实的经济基础;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厚实的政治基础;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人民日报》,2014-05-05。

[2]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4-03-30。

[3]《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见新华网,2013-12-04。

[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12-2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2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3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见新华网,2012-11-19。

[8]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9]《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见新华网,2013-03-17。

[10]《2015习近平讲给世界的“小故事”》,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12-11。

[1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12-27。

[12]《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见新华网,2013-04-28。

[13]《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5-04-29。

[14]《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软实力实现中国梦》,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1-01。

[15]《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见新华网,2013-04-28。

[16]《习近平:道路问题是最根本问题》,见新华网浙江频道,2013-06-26。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5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