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催眠的重要术语

(一)意识变异状态

这是一些科学工作者和大部分临床催眠师应用的术语,指由催眠导致的不同于觉醒和睡眠的一种状态。

“变异状态”(altered state)这个术语在学术界有些争议。例如,金伯格(Zinberg)反对使用“altered”这个词,他认为这个词的含义代表了偏离正常的一种状态。金伯格更倾向于使用“alternate”(“替换”或“替代”)这个词,因为它更清晰地表明了“意识的不同状态因不同的原因出现在不同的时候,没有哪一种状态可以当作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通常的意识状态也可以简单地归为“替换”或“替代”(alternate)状态的一种类型。不管怎样选择术语,都表明我们通常的意识状态并不代表意识的一般标准。我们在清醒状态(一般意识状态)下经历的很多现象都是常见的,但是就因为我们对它们过于熟悉,就没把它们也当作一种轮换状态。金伯格的“alternate”概念明确地表明催眠与一般意识状态的交替性与可逆性,催眠受术者甚至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清醒的意识有中断。

“意识变异状态”这个概念过于简单且不易测量,因此它难以被心理学家们接受。另外,绝大部分科学工作者确信,催眠的本质以及什么是可以应用催眠达到的目标是无法用“状态”这一术语来简单解释的。

(二)暗示

暗示是用直接或间接的含蓄方法,对自己或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受了自己、别人或环境的影响,即称受了暗示。受自己影响叫自我暗示,受别人影响叫他人暗示,受环境影响叫情境暗示。杯弓蛇影、望梅止渴就是心理暗示作用的典型表现。

暗示避开了意识的看守人——批判性,经由非理性知觉通道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可以迅速有效地对人产生影响。

暗示种类的划分方法很多: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隐喻(间接)的;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行为(非语言的)的;可以是无意的,也可以是有意的;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暗示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甚至让生理发生改变,因此能影响人的健康。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人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医药研究中将病人随机分组,做安慰剂双盲对比实验,就是考察暗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自20世纪20年代起,欧美国家兴起对暗示研究的热潮,不但出版很多书籍,甚至有人开了自我暗示诊所。巴甫洛夫认为,暗示的力量非常强大。

日本九州大学心理医学权威池见西次郎教授和中川俊二博士对暗示的影响做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们拿一杯水对于患有漆疮的人暗示道:“这是野漆树的汁液。”同时将水涂在患者的腕部,隔不久在腕部组织上真的形成明显的皮肤炎。

在藤本上雄先生所著的《催眠术》一书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趣事:

他的一个同学,有一年开车去瑞士旅行,车行至山中时感到口渴难耐,就在路边秀丽而清澈见底的湖中用手捧水喝。喝完水后,偶然一看,在告示牌上用法文写着什么。他不懂法文,但看到上面写的词中有一个词为“poisson”,与英文中的词“poison”(毒)很相似,他就以为这个告示牌上一定是写着“此湖水有毒,不能饮用”的字样。于是心情骤然变坏,整个人都觉得不对劲,头晕眼花,脸色苍白,直冒冷汗,呕吐不已。好不容易来到了附近的一家旅馆。他立刻恳求旅馆老板去请医生,并向他叙述了喝过附近湖水的事。老板听了这番话,哈哈大笑起来,说那是不准捕鱼的告示,法文中的“poisson”一词是“鱼”,比英语的“毒”(poison)一词多一个s。听完老板的说明,他的病马上就好了。

(转引自:邰启扬,吴承红.催眠术治疗手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生活中暗示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比如,大家都说你气色不好,你就真的会感觉不舒服;你躺在床上想:“今晚可别失眠”,越努力想入睡,就越睡不着;你刚学会骑自行车,越担心撞到前面的树或行人,越可能撞上;同样一尺宽的长木板,放在地上人人都能平安走过去,架在高空就有人会担心跌落而失足;经常被人骂“你真笨”的孩子,可能认为自己笨而放弃学习,从而真的变笨;相信“左眼跳福右眼跳祸”,就可能因心神不宁而真的发生车祸。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中的“预言的自我实现”,也有人把这种消极暗示的影响称作逆效应定律。

有人称催眠术为暗示术,暗示是催眠术的生命。暗示的本质是自我暗示,临床发现,那些身患疾病、求医心切的人,更易接受暗示,因而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在催眠中的暗示是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刺激诱导受术者自动、无须努力以及不加批判、不予抵抗地按照催眠师的指令去想象和行动。暗示效果具有累加性,经过多次反复,可使人对某种暗示的反应越来越敏感。

不但唯有透过暗示才能进入催眠状态,而且催眠中的各种动作完全受到暗示所左右,至于解除催眠更非借助暗示作用不可。

暗示是操纵潜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催眠治疗通常就是用积极心理暗示取代消极心理暗示,从而使受术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发生改变。

(三)受暗示性

接受暗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催眠成功的前提。

受暗示性的高低是人的一种个性特点,指的是个体对暗示的反应能力。受暗示性虽有个别差异,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暗示有感应性。

受暗示性高并不意味个体意志薄弱,它与个体运用想象的能力有关,许多伟人通常也对暗示很敏感。受暗示性低也不意味着完全不能被催眠,因为催眠能增强人的受暗示性。受暗示性的高低能影响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影响催眠的深度和效果。研究表明,经暗示而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人不足30%。

从众心理可影响受暗示性,集体催眠的惊人效果就是明证。

有人将受暗示性高和容易上当受骗混为一谈,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人无暗示感应性,学习就会成为一件难事。

人类不但具有本能的受暗示性,同时也有反暗示性,即对暗示具有认知防线、情感防线和伦理防线。暗示能否奏效,取决于能否克服这些防线的阻碍。

(四)催眠感受性

这是实验催眠学家们提出的概念,指通过量表和测试评估出的个体对暗示的敏感性或易感性,即经过标准化的催眠诱导程序,受术者通过标准测试项目的多少和对标准方法做出反应的多少,被分为高、中、低敏感性三种。

在催眠感受性量表中,催眠诱导的标准程序是有效催眠的操作样本。虽然催眠有多种诱导方法,但这个测量感受性的方法要求催眠诱导采用标准的程序,遵照量表中的暗示和指导语进行操作。

催眠感受性在统计曲线上呈正态分布。感受性极高和极低的人均为少数,大部分人有中度敏感性,在医学、口腔或心理治疗中能有效利用催眠达到治疗目的;低敏感者需经过训练,方能采用催眠解决相应问题;许多临床催眠治疗并非只有高度敏感的个体才能奏效。

许多人对催眠易感者的人格特质感兴趣,但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只发现催眠敏感性与个人的想象能力有关。

研究表明,同一个人对不同暗示指令(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的感受性也会有不同,所以在催眠时要尽量使用受术者敏感的指令。

(五)体验性专注

体验性专注指的是,在催眠状态中受术者的注意力完全沉浸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并持续一段时间。

人在清醒状态时,由于各种外界刺激的不断干扰,注意力很难集中。而在催眠时,受术者往往意识不到无关刺激,即使意识到了通常也不会分心去注意它们。

(六)意动反应

意动反应亦称念动反应,是指通过意念的暗示,使身体某部分不自觉地做出某种动作或改变,此时个体经历的是无须意识努力的非自主的反应。大多数导入催眠的程序都是基于意念动力学的原理,即意念可以不受意识过程的控制而独立地转变成动力。因此,认识这种反应是理解催眠的关键。

例如,闭上眼睛想象手上重物增减使手臂下降或上升,这既是一种测量催眠感受性的方法,也是受术者进入了催眠状态的标志。

意动反应是许多常规标准的催眠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量的内部过程从传统的意义上讲与催眠状态密切相关。

(七)解离

解离是指意念系统从正常的人格中分离出来,下意识地而不是有意识地执行认知功能的一种心理过程和状态。

在催眠状态下,个体可以完全与当下现实分离并转移到所选择的时空背景中去。比如,可以在主观上将年龄退行到过去或者进入未来;可以扭曲时间,像体验一小时那样去体验一分钟(时间延长),也可以像体验一分钟那样去体验一小时(时间压缩);可以产生出对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的幻觉,也可以对实际存在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种催眠状态下的解离现象,与某些精神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但在解离状态下时空关系的灵活性,却蕴含着巨大的治疗价值,使人们能够重新建构和认识过去,改变当前观点和对未来的信念,从而解开在清醒状态下捆绑人的各种元素,消除痛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