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以审美活动为出发点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实践是我们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美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是高级形态的人生境界”等观点为主旨,对美学基本问题展开论述。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以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有一个基本了解,对于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论、审美教育论等基本内容能够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文学艺术活动。本课程的重要特点是理论性、思辨性较强,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考试者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应用美学理论进行审美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理解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审美现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审美情操,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
1. 使考生获得关于美学的系统理论知识;
2. 使考生掌握运用美学理论来分析和评价具体的审美和艺术现象的能力;
3. 提升考生的理论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考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操。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文学史、美学史等课程共同构成了文学研究的核心课程体系。文学史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关于中外文学史的系统知识。美学史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美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代主要的理论流派及其主张,从而为系统学习美学理论打下基础。美学课程则是把美学史上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提炼出来,站在当代美学的立场上对这些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和存在方式;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各主要审美形态的性质和特征;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和动态过程;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的创造和接受过程、艺术品的内在结构、艺术的基本形态;审美教育的性质、特点、功能和目的。
课程的难点:美学基本范畴与人生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评价具体的审美现象及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