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06 以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习动力
杜琳
新加坡ISS国际学校中文课程主任
教学地点 新加坡
教学对象 (1)年级:中学八年级
(2)国籍: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
(3)第一语言:英语、日语、韩语和印度尼西亚语
教学任务 制作学校的汉语宣传册。
案例正文
在实际汉语课堂教学中,我遇到的一大挑战是学生缺乏学习汉语的动力。班上学生成长背景复杂,有的学生母语是英语,有的是日语、韩语等,学习汉语的时间长短不一,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用传统方法先教词语、句型,再教课文做练习,学生会觉得很乏味,没有学习的动力,效果也不理想。我决定进行差异化教学,并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任务,让学生把汉语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下面以“我的学校”为题加以详细说明。
上课时,我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学校的宣传手册都是英语的,没有汉语的?”学生们回想了一下,发现果真如此。接着,我又引导他们:“如果我们能够用汉语制作一份关于学校的宣传手册,这样是不是可以帮助很多不懂英语、只懂汉语的学生和家长?”大家觉得有道理,纷纷表示认同。
接下来,我们讨论宣传手册需要包括哪些内容,设计上有什么要求。我用翻页纸把大家讨论的结果写下来,比如手册中必须包括学校的名称、位置、创办时间、办学理念、学校规模、生源情况、课程介绍、主要设施、招生要求及各部门联系方式等,设计上则要求有插图,加上不同颜色等,并把这些要求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
之后,我按语言能力把学生分成A、B两大组:
A组 我给学生提供有关介绍学校的基本词汇表,学生需找出词根,学会自组新词,再学习语法点。
以词语部分为例,学生先花三分钟时间自己读词表(包括汉字、拼音及英文),用荧光笔画出重复出现的字词,如“课”这个字。我问:“与这个字相关的你以前见过什么?”有的学生想起“说、讲、读”,有的想起“苹果、果汁”。于是,我把学生说的这些字都写在“课”字的旁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联系,如言字旁、声旁。我再来解释“课”字的意思,学生以这个字为基本单位,找到了更多相关词语,如“课程、课程表、上课、下课、课外活动”等,通过建立联系而加深理解。
B组 我给学生提供有关学校的基本及进阶词汇表,学生需要学习更多语法点,如“因为……所以……”“除了……以外”“有……,有……,还有……”等句型,建立与以前知识的联系,并且完成作文《我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
在接下来的课上,两组的活动分别是:
A组 利用老师提供的词语和句子,开始准备宣传手册草稿。
B组 在制作宣传手册草稿的同时,要考虑哪些材料可以做作文的素材,这些材料可以怎样整合,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特点,注意宣传手册与作文文体的不同。
活动完成后,我提供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定稿并让他们做报告,最后进行评估:
A组 根据学生事先了解的评估细则,实行同伴评估。
B组 宣传手册根据学生事先了解的评估细则,实行同伴评估;作文则由老师点评,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在课堂评估完成之后,学生采取下一步行动,带着自己做的宣传手册到学校的招生部,向该部门职员展示自制的手册并希望获得采纳。招生人员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感谢学生提供作品,并表示学生们所制作的宣传手册是学校制作中文简介的很好的参考资料。
课后分析/解决方案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制作学校的宣传手册,填补学校没有汉语手册的空白。学生觉得这个活动与他们的生活相关,且具有实用价值,因此有了学习的动力。虽然我在版面设计方面给予学生很多自主权,但基本内容是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后决定的。学生可以在手册中加上图片或照片,但所有汉字必须手写。
由于学生汉语程度不一样,所以B组除了做宣传手册之外,还要根据手册写一篇说明性作文。几节课下来,学生反映说做过手册之后,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写作文时素材也更丰富。虽然A组目前水平有限,不能完成作文,但他们对B组同学的作文很感兴趣,愿意阅读B组同学的作文,也希望自己尽快能够写作文。由此可见,案例中的差异化教学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正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进行上述差异化教学之前,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语言档案、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最佳方案,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与支持。
A、B两组的课堂教学活动有以下相同之处:
A、B两组的课堂教学活动有以下差别之处:
另外,让学生参与制定评估方式可以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目前的水平,也会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吸引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动力。
延伸思考
国际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学生成长背景多元,语言程度不一,采用传统的老师主导或一刀切的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任务,把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习就会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也有动力完成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进行差异化教学时要避免给学生“贴标签”。因此在一开始老师就要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分组、分组的标准是什么,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重新分组,让学生习惯协作学习这种方式。
此外,同伴评估是学生学习反思、判断、决定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全班事先对评估细则达成共识,同伴评估是可信的,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