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2018年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一、《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

在开始自学《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之前,读者必然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是怎样一门课程呢?它的大致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学科?我们学习它有什么意义?

要回答这些问题,先需要弄清楚这门课程的性质。任何一门课程都必然要建立在某种特定的学科基础上。《文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是建立在文学理论这门学科基础上的。那么,文学理论又是怎样一门学科呢?

(一)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及其关系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学科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更正确的名称应该叫“文学学”)。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文学发展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伦理、宗教及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社会文化状况对文学史的作用和影响。例如,为什么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别繁荣而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又趋向衰落;为什么某个历史时期会出现某种独特的文学活动或某种独特的文学思潮;为什么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会呈现出某种特点,等等。第二,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例如某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状况与文学创作的特点,与前代文学有何承继关系,与前代文学相比它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它对后代文学又有什么影响,等等。第三,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等)的具体分析,评定各个历史时期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例如某个作家的作品的倾向以及思想和艺术的成就如何,某个文学运动有何成绩、又有何局限,某种文学思潮有何进步意义、又有何不足之处,等等。文学发展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文学批评主要以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为评论对象。它的基本任务是: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分析具体作家、作品,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教训,给以公正评价;通过对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的具体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培养读者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文学批评实践,特别是当代文学批评实践,提出并探索新问题,推动并促进文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的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它不像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具体地分析和评论作家、作品、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美的艺术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文学理论的这几方面内容并不是人们主观随意确定的,而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文学本身所决定的。我们所理解的文学既不单指摆在图书馆书架上的诗集、小说集、散文集、剧本集,不单指作家构思中的形象和形象体系,也不单指那激起读者情感的审美刺激物。我们所理解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文学是以活动的形式而存在的。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1]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一个流动的过程。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活动过程和整体。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世界所拥有的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但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作品,而研究作家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创作论。第二,作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层面结构,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是一般作品的最基本的层面;文学作品多种多样,有抒情作品、叙事作品、表意作品等;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文体风格。研究作品的语言、形象、类型和风格等构成了作品论。第三,如果把作品作为文本束之高阁,不跟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审美对象,作品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即接受,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才能变成审美对象,而研究读者消费、传播、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接受论。第四,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不同观点的人们,对它的性质的看法必然不同,这就形成了文学观念论。第五,人类的文学活动有其来源,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各个时代的文学活动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又相互联系着,而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源流论。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观念论、源流论等若干方面恰好是与文学活动的结构相对应的。文学活动结构规定了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文学理论所涵盖的研究对象,人们又往往从种种不同的视角去加以探讨,这样就又形成了文学理论的多种分支。例如:从哲学的视角去探讨文学活动问题,就构成了文学哲学;从社会学视角去探讨文学活动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就构成了文学社会学;从心理学视角去探讨文学创造和鉴赏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就构成了文学心理学;从语言的视角去探讨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结构的种种问题,就构成了文学语言学。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可以说是文学理论中的四大分支。当然人们还可以从其他视角去探讨文学问题,建立起新的分支。

总之,与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侧重于具体地分析和评论作家、作品、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不同,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普遍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也是文艺学的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其基本内容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观念论、源流论,其分支学科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

上述文艺学所包括的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分支的相互关系在于: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各有自身特殊的对象和内容,它们各自构成一门学科,但这三个分支学科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学理论的研究,要以文学发展史所提供的材料经验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假如没有这基础,文学理论就会成空中楼阁;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而且从文艺学这三个分支学科的内容看,它们之间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切入,互相渗透,并不能截然分开。

(二)《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在了解文艺学及其三个分支学科的关系之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自然也就清楚了:

1.《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导引。文学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要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具备基础意义的部分,而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

2.《文学概论》作为文学理论的初步导引,与文学活动的实践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文学概论要以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实践以及文学发展史的研究所提供的生动丰富的材料作为立论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经验以及文学发展史所提出的一般问题的概括和总结,它可以而且应该对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批评活动以及文学发展史的研究活动起到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应该看到,文学概论同整个文学理论一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个别理论家的杜撰,而是从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具体地说,它是对古今中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等一切文学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各种各样的生动的文学实践。由于文学概论有如此鲜明的实践性,所以它总是随着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等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

3.《文学概论》作为文学理论的基础部分,也包含了多种交叉学科的知识:为了阐明文学的文化意义和文学中的文化问题,必须运用文化学的方法;为了阐明文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文学中的一切哲学问题,必须运用哲学的方法;为了说明文学与社会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复杂关系,吸收社会学的知识也是必要的;为了揭示文学创作和接受的奥秘,必须涉及人的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能力,因而心理学的视角也必不可少。所以《文学概论》课虽是一门文学课程,在一定意义上又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

4.《文学概论》作为大学中文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与中文专业其他文学课,如“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写作”等构成互渗互补而又互相推进的知识系统,这几门课相辅相成,联系紧密。文学概论有赖于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写作所提供的知识材料,同时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写作又必须以文学概论所阐明的文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当然,这几门课侧重点不同,文学史、文学作品选侧重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写作偏重于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的实践,文学概论则强调理论思维和理论运用,但这几门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对象——文学,通过这几门课的学习,可以达到文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贯通和全面发展。

二、学习《文学概论》课程的目的要求

(一)准确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准确而系统地掌握和理解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包括了初步而又完整的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从不同方面揭示了文学创作和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内在规律。也就是说,《文学概论》从分析感性的文学现象入手,最终提升到理性形态而加以把握,它将初步揭开文学这个精灵之谜。因此,掌握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学习《文学概论》的第一个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理论和知识呢?

首先,对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应该是准确的。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当代的文艺学发展也出现了流派众多、观点纷呈的局面。当然,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人类智慧的宝贵成果,其中有许多理论和知识,深刻透辟地揭示了文学的种种规律,具有真理性。但由于时代和个人的种种局限,其中有许多理论和知识未能深入到文学本身固有的运转规律中,未能把握到真理性的东西。因此,我们面对的文学理论是十分复杂的,真理与谬误并存,精华与糟粕并存,或者是真理中有谬误,谬误中有真理,精华中有糟粕,糟粕中有精华,即真理与谬误、精华与糟粕交织在一起。这样,我们在学习文学理论的过程中,就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细心地加以检验和辨别,并在检验和辨别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做到存其真理,去其谬误,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所把握到的东西才是准确的,即具有真理性的东西。然而这还不够。对于前人的或今人的精辟观点,在学习时也还存在一个如何理解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那么我们仍然无法达到对文学理论的准确掌握。因此,我们在学习中特别要注意避免那种主观臆断、寻章摘句的态度,应该尽可能地学习原著,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某个观点是在什么时代、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来的,了解某个观点和与其相关的其他观点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对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才有可能是准确的。

其次,对于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应该是系统的。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就其涵盖的范围而言,它涉及文学各个方面的问题: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文学的创作过程和文学的接受过程,展示了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的完整特征,构筑了文学理论的完整框架。这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必须对文学理论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充分认识上述各个方面在文学理论框架内的地位和作用。这里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文学理论系统内各种观点、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应该看到,文学理论所包含的各方面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渗透中,充分显示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因此我们学习的时候,就不应孤立地去钻研一个问题,而应寻求各种观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地系统地进行学习。实际上,许多问题都只有在多种观点的相互联系中才能求得准确的答案。

(二)提高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掌握并理解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掌握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并提高自己的能力,即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和赏析、评论作品的能力。这一学习目的要求的提出,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有密切关系。

如前所述,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是从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具体地说,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运动的经验的科学概括。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运动的生动实践。先有文学的实践,然后才有文学理论的概括。就是最普通的文学理论知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文学是作家主体的创造等——也是研究无数文学实践的结果,是从文学事实中抽象出来的。由于文学理论具有如此鲜明的实践性,所以它总是随着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运动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例如,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空前活跃,出现了一大批真实地反映时代、有艺术魅力、为群众所喜爱的作品,也出现了许多有争议的作品,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的变异。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空前活跃,导致了许多新的文学现象,这就向文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古老的或新鲜的问题,并要求做出新的理论解释,于是文学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也随之活跃起来。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文学理论界探讨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文学的审美特征问题,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共同美的问题,“写真实”与现实主义问题,意识流手法的引进问题,文学的民族化与面向世界的问题,文学的现代主义和先锋派问题,社会主义文学的悲剧问题,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文学理论中的反映问题,文学创作中的“雅”与“俗”的问题,文学文体问题,历史题材的创作问题,悲剧与喜剧问题,大众文化问题,文学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后现代文化理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无一不是由当前创作和批评的实践提出来的,而这些问题的热烈讨论,又反过来推动、指导、影响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由此可见,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决定了自身永远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科。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将出现新的深刻的变革,那么文学理论这门学科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去研究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因此,我们决不能用形而上学的、僵死不变的观点去看待文学理论,而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文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我们的态度应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坚持那些从实践中抽取出来又被实践证明了的基本的原理、原则,发展那些不够完善的部分。拘泥于过时的个别词句和特定时间、地点的某些论点是没有意义的,决不能拒绝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始终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则。只有出自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靠得住。在文学理论这个领域,跟其他理论一样,任何一个人的手里都不可能掌握终极真理。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只能掌握相对真理。恩格斯说:“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意义。”[2]因此,有时真理变谬误,谬误变真理,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人们只能一步步接近真理,但永远不会穷尽真理。我们应该认识到,证明一个文学原理的正确性固然是好的、重要的,但证明一个看法错了,也有重大的意义。要知道,证“错”有时比证“正”还重要,证错就是给真理排除了一条岔道。

正是因为文学理论有如此鲜明的实践品格,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当教条来接受,甚至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知识消极地加以吸收,而要特别注意学以致用,尽可能把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我们通过学习,对于不断涌现的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就能进行具体的、深刻的分析,并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既能够感受到其艺术的成功或失败,指出其成败的原因,又能够对其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和审美的倾向进行具体的、符合实际的、深刻的评论。达到了这一步,我们学习《文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可以说也就达到了。

三、学习《文学概论》课程的具体方法

怎样才能学好《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呢?前面在讲学习的目的要求时,已讲了一些,这里再集中谈几点:

(一)掌握原理,注重理解

我们一翻开《文学概论》就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文学观念、文学四要素、文学的文化意义、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等。这些概念是对各种文学现象的反映和概括,文学理论家运用这些概念来阐明文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弄清楚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牢牢地掌握它,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这些基本概念掌握得不准确、不牢固,那么我们要进一步掌握文学的原理、原则,就会发生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单是死记硬背一些简单的定义,对基本的原理、原则不求甚解,那就舍本逐末了。对于一个文学理论的学习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尽力去掌握基本的原理、原则,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些定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对我们会有启发,他说:“我们的关于生命的定义当然是很不充分的,因为它远没有包括一切生命现象,而只是限于最一般的和最简单的生命现象。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要想真正详尽地知道什么是生命,我们就必须探究生命的一切表现形式,从最低级的直到最高级的。可是对日常的运用来说,这样的定义是非常方便的,在有的地方简直是不能缺少的,只要我们不忘记它们的不可避免的缺点,它们也无能为害。”同样的道理,文学现象也是非常复杂的,它往往是多方面展开的形态。因此,文学理论中的定义,即使很完备,在复杂的文学事实面前,也会显示出它的苍白无力来。譬如,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极其丰富的,而文学理论中典型的定义则只能概括最一般的典型。我们如果只记住典型的定义,用它去贴标签,就没有多少意义。因此,如果我们在学习中只注意那些定义,这是远远不够的。对学习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求得到对文学的基本原理的全面深入的理解。理解,这才是打开理论之门的一把钥匙。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基本概念的掌握;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把这些概念封在硬结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式过程中阐明它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记忆力和理解力并用。运用记忆力,可以记住一些基本概念;运用理解力,才能掌握理论的精髓。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二)抓住重点,融会贯通

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包含了许多问题。但是,文学理论所包含的问题,并不是平列的、各自独立的、同等重要的。它就像一个链条一样,环环相连,其中却有主要的环节,人们要是抓住了主要环节,就容易把整个链条拾起来。就文学理论的内部构成而言,文学观念问题,就是一个制约着整体的主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一旦我们把这个重点搞清楚,那么我们就摸到了文学理论的主动脉,因为其他一系列问题,如文学的文化意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语言、艺术真实性、艺术典型、意境、意象、叙事作品、抒情作品、风格流派等问题,或是由此生发出来,或是与此密切相关,或是以此为内在根据。抓住了这个重点,全部问题也就融会贯通。就文学理论的分论而言,各论中又各有重点。“观念论”的重点在“文学是社会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是语言的组织”。如果将这两个论题弄清楚,那么就可以将文学艺术跟其他意识形态区别开来,进而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区别开来,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本质特征也就被充分揭示出来了。“作品论”的重点则在作品的语言层面和形象层面,以及叙事作品和抒情作品的一些新问题;“创作论”的重点在“创作心理要素”和“创作过程”这两个论题上面。“源流论”所包含的方面多,文学的起源、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等论题,从不同的方面阐明了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原因与形态,是比较重要的。“接受论”实际上是由鉴赏论和批评论两部分构成的,重点是理解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作用和接受过程的各种心理现象。教材中提出的“文学消费”也是一个重点。抓住各论的重点(各章的重点在《大纲》中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而且掌握全面,这是我们学习《文学概论》课程应采取的一个方法。

(三)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一切理论的共同方法。学习文学理论自然也要坚持这个方法。如前所述,文学理论是从各种文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如果我们不联系实际,从定义到定义,就很难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那么,学习文学理论要联系什么实际呢?首先是要联系文学史的实际。文学史给文学理论提供了具体的材料和经验,如果我们对中外文学发展历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那么,我们对通过历史的、逻辑的方法概括出来的文学理论的原理、观念,也就难以理解。所以,一定要把文学理论的学习和文学史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还要联系文学欣赏、批评的实际。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基础,如果我们缺乏欣赏作品的兴趣,没有起码的分析、评论作品的能力,对文学理论的学习也很难深入下去。所以,我们要多多地阅读和分析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含英咀华,反复体味,注意总结自己欣赏、评论作品的经验。还有,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是可以指导实践的。在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知识之后,还要有运用这些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运用有关的观点和知识,试着去分析、评论一些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通过反复的练习,既可以加强对理论观点的理解,又可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而分析作品的能力是一切学习文学的人的基本功,是十分重要的。

(四)学习教材,攻读原著,核实网上资料

学习文学理论,要把学习教材和攻读原著结合起来。教材的优点是系统性强,阐述问题既全面,又有内在的逻辑性。它是专为自学文学理论的人编的,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原有的基础与程度。因此,反复认真地阅读、钻研教材是自学文学理论的基本途径。但是,教材也有局限性,它只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平面的东西,纵深感不够。因此,对一个有志于学习文学理论的人来说,如果时间许可,就应尽可能地去攻读原著。原著常针对问题而发,对问题的阐述一般都比较精深。攻读原著可以掌握第一手材料,可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可以了解理论家的不同见解等。这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深入把握。

中外文学理论的资源大致可以分成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和西方的文学理论四个方面,著作均十分丰富。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问题的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一系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阐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建立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给文学理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多篇文艺问题的通信(如马克思、恩格斯分别给拉萨尔的信,恩格斯给哈克奈斯的信,恩格斯给敏·考茨基的信)论述了文学现实主义、真实性、倾向性、历史悲剧等许多重要问题。列宁的文艺著作主要是《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和多篇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评论等。列宁在这些著作中主要阐明了文学与党的事业的关系、文学与人民的关系、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批判地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毛泽东的主要文艺论著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著作的中心思想是讲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是文学理论著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应该仔细地认真地学习它。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论述文艺问题的人们中,普列汉诺夫(ГеоргийВалентиновичПлеханов,1856-1918)、高尔基(M.Горький,1868-1936)、卢卡契(GyörgyLukcs,1885-1971)和鲁迅、瞿秋白、冯雪峰、胡风、周扬、何其芳、朱光潜、宗白华、黄药眠、王朝闻、王元化、童庆炳等人的文艺论著,也值得研究。

2.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论著

中国古代传统文论也非常丰富,而且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和长处。从先秦时期出现的诸子的文艺散论、汉代的《毛诗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到唐宋时期出现的诸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苏轼的文论与诗论、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诗话词话,再到明清时期出现的金圣叹等人的小说评点、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叶燮的《原诗》、刘熙载的《艺概》等,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例如《文心雕龙》,就是一部构思恢宏、体例完整、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含有许多真知灼见,值得认真研读。

3.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

“五四”前后,中国的文学理论实现了现代转型,产生了一批用新观点来总结文学活动的理论家,出现了一批有新思想、新观点、新面貌的文学理论著作,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文学小言》,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鲁迅早期的《摩罗诗力说》和后来的许多著作,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论诗》,宗白华的《美学散步》,钱锺书的《谈艺录》,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蒋孔阳的《美学新论》等。

4.西方的文学理论

西方文论专著也很多,它们是西方各国文学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其中积累了不少真理性的东西。比较重要的著作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的《诗学》、贺拉斯(Quintus Flaccus Horatius,前65—前8)的《诗艺》、狄德罗(D.Diderot,1713-1784)的《论戏剧艺术》、莱辛(G.E.Lessing,1729-1781)的《拉奥孔》、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的《歌德谈话录》、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的《美学》,以及别林斯基(В.Г.Белинский,1811-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Чернышевский,1828-1889)等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著作。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理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不同文学理论派别交替或同时涌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精神分析的文学理论、“原型”批评、现象学批评、符号学批评、阐释学批评、接受理论、解构主义批评、文化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每一种派别都从某个不同的视角来揭示文学及规律。代表上述派别的著作很多,我们可以从中挑选一些来阅读。

此外,还需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乃至艺术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发达,大学生可以便捷地从网上获取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名著在内的诸多文学及文学理论资料,这无疑可以丰富和促进日常学习生活。但是,网上资料及信息难免充斥着误解或者垃圾,不少信息伴随着谬误或混淆,务必用心加以核实,避免以谬误代替真理,以混淆代替准确。

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版序)中说:“一切事的开头总是困难的。这一句话,在一切科学上都可以适用。”当我们打开《文学概论》,开始学习第一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迈出第一步,第二步就可能会容易些。当然,学习总是艰苦的,业余自学就更艰苦,这是不待言的事。但“谁怕用工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让我们用列宁这句话来鞭策、勉励自己吧!

四、本书的逻辑线索和特点

(一)本书的逻辑线索

本书除导论外,共分九章。这九章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

第一章讨论文学观念,这个问题是关系到对文学活动这一事物的总体看法问题,当然是文学理论首要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第二章文学语言的论述,是对文学观念的进一步展开。但文学语言问题又不单纯是文学观念问题,实际上也是作品论的构成部分,这样第二章就处于“文学观念论”过渡到“作品存在方式论”的中介地位。不难看出本书特别重视作品论。文学实际上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因此文学作品论理应处在文学理论的中心地带。文学作品是如何存在的呢?我们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多层面结构:首先,作品是一种文学语言存在,语言问题是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次,读者通过对文学语言的阅读,就会在头脑中唤起鲜活的寓含意蕴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也是作品的存在方式之一;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叙事作品和抒情作品两类;剧本也是叙事作品,所以本书设了叙事作品和抒情作品两章加以论列;成熟的作品总会形成风格,风格问题也是作品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书从第二章文学语言、第三章文学的艺术形象、第四章文学叙事作品、第五章抒情作品和第六章文学风格,构成了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呢?那就是要通过作家的创作,这样第七章自然就是“文学创作论”。但是文学作品创造出来以后,若是封存起来,不经过读者阅读,仍然不是审美对象,于是自然就有一个读者的接受问题,所以第八章讨论文学接受,也就顺理成章了。最后一章是文学源流论,是从总体上讨论文学的起源、发展、思潮流派的演变等,是对人类的文学活动的全景式鸟瞰。

(二)本书的特点

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这一点我们始终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对于马列词句的照抄照搬,而是在考察各种文学问题时贯穿其思想与方法。考虑到中国古代文论资源的丰富和特色,考虑到西方文论的巨大进展,考虑到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所获得的成就,我们在本书中力图突出以下特色:

1.综合性

我们尽可能综合古今中外文论的优秀成果。对于古人和外国人一切有价值的有现代意义的成果,我们都酌情加以吸收。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又有正确的成分,我们就尽量把它们介绍出来,供大家学习时进行必要的比较参考。当然我们在介绍和分析了不同的意见之后,总会根据学术界多数人所形成的共识和我们的理解,对概念、范畴做出界说和阐释。

2.新颖性

在稳妥的基础上,力求出新。一部教材总要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如果都是陈旧的知识,没有一定的前瞻性,那么就必然会与变化了的时代和文学活动实际相脱离,所以本书尽量吸收一些新观念、新范畴,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新视野。有的学习者遇到这些新的内容,也许会觉得太深了。其实,新的不一定就是深的,新的东西只要理解了也许是很容易的。当然,过去沉淀下来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都保存在教材中,我们所说的新颖性也不过是稳中求新而已。对于一些与写作课重复的概念、范畴,本书基本上略去不讲。

3.实用性

这是一本专供自学的教材,我们充分注意到自学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通过清晰的界说、详尽的阐述和举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和化难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