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在回答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提出的各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自己,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不断创新的思想洪流,焕发出普遍而持久的生命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思想史像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这样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永不衰竭的发展源泉和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马克思1847年7月发表的《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并于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主义诞生不久,就接受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洗礼,后来又接受了1871年巴黎公社实践的检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以及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斗争,不断把自己创立的理论推向前进。在马克思主义刚刚问世时,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任务尚未完成,此后又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马克思写成了鸿篇巨著《资本论》,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世纪七八十年代,恩格斯系统地研究了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写成了《自然辩证法》手稿,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领域。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写成的《反杜林论》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论著,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年写的《古代社会史笔记》(或称《民族学笔记》《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恩格斯根据这些笔记以及关于上古史的其他新材料写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考察了前资本主义的各个社会形态,全面地论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恩格斯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系列书信和为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从多方面加深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洲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梅林、考茨基、罗莎·卢森堡、拉法格、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论粮食税》《论我国革命》《论合作社》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列宁在1915年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1916年写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在十月革命前夕和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多次谈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等,这些思想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一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又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马克思主义有一部持续向前的发展史,但这并不是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曲折和反复。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制、歪曲,也可能因为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而遭受挫折,甚至出现暂时的倒退,还可能因为实践和认识的错误而产生某种不正确的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要揭示出其前进上升运动的基本趋势,也要具体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失误、曲折和暂时的倒退及其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克服和清除不正确的观点,使其健康发展。纵观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170多年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主义是由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和它的后继者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在各个历史时期创立和发展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去掉其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会肢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变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所以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国内外理论界,都有人制造所谓的早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列宁的对立以及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妄图割断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否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