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提出与确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政治、经济变化的状况,体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同时,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又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我国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精神。这种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培养劳动者和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这和传统的应试教育有着天壤之别。应试教育搞选拔、淘汰,属于精英教育,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而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观念,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

2. 素质教育是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意味着,素质教育要做到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0

真题及解析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① 德育。

A. 德育的含义。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我国的德育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作用。

B. 德育的基本任务。

德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在思想政治方面,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无产阶级世界观;在道德行为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在个性品质和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C. 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

a.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 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 建立民主和法治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d. 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e. 养成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D. 德育的意义。

a. 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b. 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c.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的重要保证。

② 智育。

A. 智育的含义。

智育是指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的教育。

B. 智育的基本任务。

智育的基本任务主要是用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教给他们基本技能、基本技巧,使他们具有运用知识的本领,发展他们的智力。对学生的智力、能力的开发和培育,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智育可以为其他各育提供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智力、能力基础,可以有效地促进其他各育的发展。因此,实施智育是学校的重中之重。

C. 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

a. 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b.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c.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D. 智育的意义。

a. 智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b. 智育在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③ 体育。

0

真题及解析

A. 体育的含义。

体育是指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他们意志力的教育。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B. 体育的基本任务。

体育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使学生逐步掌握关于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个体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社会活动都需要健康的体魄。因此,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

a.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b.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c.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普通中学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游泳、军事体育、舞蹈等。

D. 体育的意义。

a. 体育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b.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c. 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

0

真题及解析

④ 美育。

A. 美育的含义。

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指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得多。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在《美学书简》中首先提出并使用了“美育”的概念,建立了相关的研究理论。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1912年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B. 美育的基本任务。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美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C.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

a.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

b.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学生的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

c. 形成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其中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又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D. 美育的特点。

美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创造和再创造审美价值的人类实践活动。美育的特点包括:一是美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二是美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三是美育使学生在自愿享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总之,美育具有具体性、形象性、可感性的特点。

E. 美育的实施原则。

a. 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b. 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的正确结合。

c. 掌握艺术内容和掌握艺术方法的统一。

d. 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F. 美育的实施途径。

普通中学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a.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美术、音乐与美育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普通中学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都涉及艺术的美、社会的美和自然的美,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各门课程的美育因素。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美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b.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各门课程美育的继续。由于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切忌流于形式,以免美育的任务不能落到实处。

c. 社会实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美育的重要途径。现实生活是美的源泉,离开了现实生活,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一是走向自然,二是走向社会生活。

G. 美育的意义。

a. 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 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c. 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d. 美育能够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能体验到劳动创造带来的喜悦。

⑤ 劳动技术教育。

A. 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

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B.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关于一般生产劳动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C. 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

a.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b. 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教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使其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D. 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a. 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

c. 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完成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又不能相互取代,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

①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② 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③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⑤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概括来讲,“五育”之间的关系特点为:一是渗透性,“五育”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二是促进性,“五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三是不可替代性,“五育”有各自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