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堂教学启发艺术的方法
(一)比喻启发
所谓比喻启发,是指教师灵活运用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巧譬妙喻,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理为趣,达到启智开塞的目的。优秀教师都是善用比喻启发的高手。河北省邢台市特级教师陈甫林,把形象比喻作为进行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他说:“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对物理概念作适当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定律、公式和概念的理解与记忆,能起到弥补仪器不足或无法充分表达等缺陷的作用,能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故事启发
所谓故事启发,是指教师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如有一位老师上生物课,讲到昆虫的趋食性这一节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乌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黑色大字:‘项羽必亡。’他走近细看,黑字全是蚂蚁拼成的。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这是天公要灭项羽。项羽无奈,拔剑自刎了。”这时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最后,在教师帮助下揭开了这个谜。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利用昆虫具有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项羽军心的恐慌。故事启发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所选故事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和教师本人讲故事的能力水平。
(三)直观演示启发
所谓直观演示启发,是指教师利用直观手段和演示操作,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如一位教师讲解鲫鱼鱼鳍的功用时,先在盛着清水的玻璃缸里放一条鲫鱼,鲫鱼在水里活泼地游泳。让学生看清以后,他用薄木片和橡皮筋把鱼的尾及尾鳍夹住,这时鱼游泳的速度变慢,问学生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鱼主要是靠尾和尾鳍的摆动来游泳的。”接着他把一侧的胸鳍和腹鳍剪去,学生看到鱼体总是向着一侧游。问学生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说:“可见偶鳍能帮助鱼体拐弯。”最后,他把另一侧的偶鳍和背鳍及臂鳍全部剪去,鱼体完全侧了过来,无法保持正常的游泳姿势。学生很容易地得出了“奇鳍和偶鳍都能帮助鱼体保持垂直姿势”的结论。直观演示启发的关键,是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四)表情动作启发
所谓表情动作启发,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眼神、手势、表情、体态等“无声语言”,将有关信息暗示给学生,使之心领神会。如据说有一次孔子带领弟子到老子处求教。孔子向正在闭目养神的老子施过礼后,恭候一旁。老子闻声,将眼睁开,孔子赶忙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求教。”老子不语。过了好一会,老子才张开“一望无牙”的嘴,让孔子看了看,又伸出舌头,让孔子看了看,然后就又闭目养神了。孔子连忙施礼道谢,率弟子退出。弟子们不解,怪老子无礼。孔子解释说:“老子不是已经给我们以教诲了吗?老子是说牙齿是坚硬的,却又是软弱的;舌头是软弱的,却又是刚强的。看起来坚强的牙齿却全掉光了,而看起来柔软的舌头却完好无损。老子把刚柔、强弱的辩证关系讲得多么深刻呀!”弟子们这才恍然大悟,高兴而归。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表情动作启发,一般要求对方有较高的悟性,能够与启发者“心有灵犀一点通”。
(五)设疑启发
所谓设疑启发,是指教师利用问题来有效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设疑,一般可以有三种办法:
一种叫“引疑”,是教材上有的,学生未看出来,由教师将其“引”出来。如:毛泽东给徐特立的祝寿信,开头的称呼是“徐老同志”。学生粗略看过,未见有疑。教师就可问学生:为什么称“徐老”而不称“老徐”?“徐老”“老徐”“姓徐的老同志”这三者有何不同?这样,疑就“引”出来了。
第二种办法叫“激疑”,激励学生去想疑。如,讲《乌鸦喝水》时,讲完把石子放下去,瓶子的水就升高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教师再提一个问题:“把木块放进去,水能升高吗?”这又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的“疑”了。
第三种办法叫“故疑”,就是没有疑而故意提出疑。如对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教师讲解了这番情境之后,再把贾岛骑驴作诗,和韩愈商讨用“推”还是“敲”的故事简单讲一下,让学生再去议“推”“敲”的不同,就可议出不少“疑”来。引疑、激疑、故疑,都是要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学生有了认知矛盾,就能“心愤求通”了。
(六)类比启发
所谓类比启发,是指教师将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放在一起或先后讲述,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觉察其中的联系,而进行类推,得出结论。如有位教师在教“约数和倍数”这一概念时,把班上较高和较矮的两个学生叫到讲台前,然后问:“李明最高,邹波最矮,这种说法对吗?”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接着他又问:“难道李明不是高的?邹波不是矮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旋即三三两两地小声交谈起来,显然是学生在探索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时有一个学生回答:“不对,李明是比邹波高,但他比大人矮,邹波比李明矮,但他比低年级学生高。”说得学生个个点头表示赞成。此时教师又引入约数和倍数的概念,问:“3是约数,6是倍数,这种说法对吗?”学生纷纷举手,一致表示不对,教师再进一步问:“为什么不对?”学生回答:“3是6的约数,又是1的倍数;6是3的倍数,又是12的约数。”从而得出了约数和倍数不能单独成立的概念。通过成功的类比启发,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七)图示启发
所谓图示启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直观图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其进一步深思其含义。如鲁迅先生为了使学生更容易领会他所讲的内容,有时就在黑板上画出图来,或预先准备好挂图,帮助语言来说明问题。一次讲到古代人什么样是坐,什么样是跪,什么样是拜,单靠嘴巴讲解也是费气力又难奏效的。于是他拿起粉笔,转身就在黑板上画出坐、跪、拜的三个图像。学生们看着黑板上的图像,就一目了然了。还有一次,鲁迅先生在讲演“革命文学”时说:要写出革命文学,首先要做一个“革命人”,不要一只脚站在“革命”上,一只脚站在“文学”上。他讲着讲着就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一只脚站在一个写有“文学”两个字的葫芦上。这一图画形象地揭露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上那些挂着“革命文学家”招牌的资产阶级文人的丑恶嘴脸。学生们回忆说,当时听的人望着那富有深刻含义的图画,都忍不住大笑,在笑声中,鲁迅先生传授的革命真理就深印在脑海中。图示启发要注意使用精当,力求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不可滥用。
(八)点拨启发
所谓点拨启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疑雾,使学生明确思路、抓住要旨。安徽特级教师蔡澄清就善用点拨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他一方面进行诵读过程中的声调点拨,即帮助学生明音调的高下、辨节奏的疾徐、察韵脚的轻重,拨正学生诵读中出现的声调偏误,点出声调中应有的气势和情感,以让学生尽快实现“技文入情”的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理解过程中的情意点拨,即从语词内涵点拨其“情境”意义,从形象体味点拨其情感因素(包括点移情、点烘托、点象征),从风格把握点拨其意象组合,以使学生由诵读而形成的意会知识得到明晰和深化。点拨启发如巧妙、精当,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点拨启发要求教师功力深厚、高瞻远瞩、区别主次、抓住关键,使学生在受到点拨后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水平。
此外,教学启发艺术还有许多具体方法,如练习启发、讨论启发、创境启发、激情启发、问答启发、反叩启发、侧面启发、纠错启发等。
第六章 课堂教学幽默艺术
一、课堂教学幽默艺术的含义
(一)幽默
关于幽默,各有各的理解和说法,但如细加分析,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张把所有逗笑的事物都叫幽默,这一派主张可称作广义的幽默;另一类是把幽默和仅博一笑的滑稽逗乐加以区别,这一派主张可称作狭义的幽默。
近来,美国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在其《幽默的艺术》一书中精心区别了三个相互联系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对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幽默很有帮助。在他看来,幽默、幽默感和幽默的力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幽默感”是指一种能力,是理解别人的幽默和表达自己的幽默的能力。而“幽默的力量”则是一种艺术,是运用你的幽默,应用你的幽默感,来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并改善你自己的人格和品质的艺术。并且他还极力主张:“所有的人都来学习幽默的艺术,以免使这世界干涩、枯萎。”我们基本上赞同特鲁·赫伯对幽默的见解。
(二)教学幽默艺术
所谓的教学幽默艺术,乃是指将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学幽默艺术的特点是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规定性——即在教学中的教育性。可以说它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的——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以愉悦感受,而里面的内核是“庄”,给人以教育收益。
教学的幽默艺术是一种使教学活动在意外的倒错或矛盾中表现出某种教学意图并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典雅含蓄的笑声的一种操作“机智”,“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教学幽默艺术以其较高的审美趣味和显著的教学实效,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特级教师魏书生明确地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人们为什么这么重视教学幽默艺术,并主张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幽默艺术的能力呢?这是因为教学幽默艺术本身具备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一项社会学调研指出,幽默感在高年级学生眼中,是教师第三位最有价值的品质,仅仅次于“本学科渊博的知识”和“尊重学生个性”。还有一份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喜欢擅长说笑话的教师。”的确,我们平日不难发现,学生不喜欢法官式的面孔,对威严型的教师往往敬而远之。他们喜欢风趣的笑脸,对幽默型的教师格外亲近、尊敬,这是因为富有幽默感的教师能随时通过教学操作传给学生“三味”:兴味、寻味和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