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氏评论报》: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1917-195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郑保国老师的著作《〈密勒氏评论报〉: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1917—1953)》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此深感欣慰并致祝贺。

郑保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的青年教师,2007年进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职读博,此书便是他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反复打磨形成的。作为一名主讲外国新闻史课程的教师,作者对源于美国且颇受中国学术界青睐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产生了兴趣,希望从源头上一探究竟。在接触史料的过程中他了解到,20世纪初期,约有50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美国记者赴远东工作,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因为有着共同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他们被称为“密苏里新闻帮”。其中就有《密勒氏评论报》的创办人托马斯·F.密勒(Thomas F.Millard)、约翰·B.鲍威尔(J.B.Powell),美联社的约翰·R.莫里斯(John R.Morris)、莫里斯·哈里斯(Morris Harris)、J.G.巴布(J.G.Babb)、詹姆斯·D.怀特(James D.White),合众国际社的本杰明·克林(Benjamin Kline),《纽约时报》的亨利·F.米索维茨(Hernry F Misselwitz),《纽约先锋论坛报》的维克托·基恩(Vitor Keen),《大陆报》的卡尔·克劳(Carl Crow)等,后来又有毛瑞斯·武道(Maurice Votaw)、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等人。他们大都秉承并践行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士所倡导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而在民国时期的中国,也有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新闻官员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包括《广州时报》主笔黄宪昭,主管对外新闻的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申报》著名记者、后任复旦大学教授的汪英宾,路透社记者赵敏恒,国民党新闻官员沈剑虹,著名报人吴嘉棠,新闻教育家蒋荫恩、梁士纯、谢然之等。显而易见,中国近代史上也存在着一个“密苏里新闻帮”。

那么,“密苏里新闻帮”是如何进入中国的,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美国“密苏里新闻帮”与中国“密苏里新闻帮”有着怎样的关联,其奉行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于近代中国新闻实践又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自然进入作者的研究视野并最终成为他博士论文的选题。

2008年,作者获得赴美国密苏里大学访学一年的机会。在此期间,他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以及覆盖全美的馆际互借的有利条件,努力发掘有价值的线索,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将《密勒氏评论报》共计124卷合订本的120卷拍摄下来(其余4卷在国内补齐),并将其中的主要部分翻译成中文。回国以后,作者在对所获文献、资料进行甄别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并为有关新闻专业主义及“密苏里新闻帮”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本书完整地呈现了密勒和鲍威尔在华创办《密勒氏评论报》的历史脉络,揭示了以他们为代表的美国职业报人与《密勒氏评论报》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华推行美国新闻专业主义所付出的努力、遭遇的阻力、产生的影响、做出的妥协和发生的变异。作者认为,《密勒氏评论报》创办伊始,鲍威尔就宣称秉持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并试图将美国专业办报模式引入中国,积极推动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模式”在中国新闻院系落地,故而才有中国“密苏里新闻帮”的形成以及美国高校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复制。在肯定《密勒氏评论报》及其创办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闻业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作者指出:在当时的中国,《密勒氏评论报》不可能真正做到独立于国内国际各种政治势力、党派组织和相关利益集团,报纸的自由和独立显现出间歇性缺失的特点;在报纸运行的背后,人们可以依稀发现“政客和商人”的身影。应当说,这一评价是公允的,这也是《密勒氏评论报》最终不得不停刊的一个原因。

本书是系统研究《密勒氏评论报》在华出版活动的第一部专著,也是深描美国职业报人在华办报理念及其时代影响的一个有价值的个案,具有方汉奇教授所倡导的“打深井”的性质。其中的一些内容,包括《密勒氏评论报》有关“西安事变”“巴黎和会”“九一八事变”等历史事件的报道,首次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视野独到,颇具新意。尽管迄今为止学界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有着不同的认知与评价,但是从源头上厘清它发展、流变的历史过程,以达到对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却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之外,此书无论对于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研究还是对于民国时期中国新闻史的研究,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是为序。

程曼丽

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