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日渐明确的办刊宗旨
创刊不久,《密勒氏评论报》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刊物曾辑录美国商业界和新闻界对新生的《密勒氏评论报》的评价,并将这些评价刊登在该刊的第1卷第11期上。其中美国制造业出口商协会在其简报上呼吁有志于在华或远东地区开展贸易的公司和个人都订阅一份《密勒氏评论报》,因为该刊的内容“完全达到了其主编宣称的高标准”,而且其每期价格只有20美分。[106]美国《编辑和出版人》杂志称赞“《密勒氏评论报》满是远东地区居民感兴趣的文章。它致力于报道值得称道的、旨在促进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事务”[107]。
尽管《密勒氏评论报》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美国在华的利益,但是刊物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当时的中国新闻界注入了一股新风。《北京日报》评价新生不久的《密勒氏评论报》说:
《密勒氏评论报》是一份版式简洁,广告措置合理,且内容有趣的读物。我们深信,一旦克服了创刊之初的艰难,该刊必将取得进步和拓展。[108]
一位北京大学的教员在致信《密勒氏评论报》时写道:
我相信,《密勒氏评论报》的创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它不只是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更填补了一个空白。贵刊对事实直率而无畏的表达无疑将有助于中国。你们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总结和评论将成为过往事件的珍贵历史。[109]
出版4周年之际,《密勒氏评论报》在中国的发行范围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省份的主要城市,其发行量也大增:
第一期刊物大约发行了2000份。其中300份是读者付费订阅的。如今付费订阅的读者是原先的20倍。《密勒氏评论报》已经由一个普通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在中外都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刊物。[110]
按照这段引文计算,《密勒氏评论报》付费的订户大约有6000份。这些读者基本上一半是外国人,一半是中国人。他们多是商界和职业人士、政府官员和学生。很多读者将杂志装订在一起,供永久参考之用。当时中美两国知名大学的图书馆都订阅并收藏了《密勒氏评论报》。读者也许会问《密勒氏评论报》的读者对刊物的内容是否满意,或是编辑是否能够做得更好。《密勒氏评论报》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国本地报纸(vernacular newspapers)的读者告诉我们,《密勒氏评论报》是被中国报纸最为广泛引用的英文报纸。在美国,《密勒氏评论报》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并且广为《文摘》(Literary Digest)和同类刊物引用。它已经赢得了美国国务卿、商务部长、银行行长、金融人士、大学教授和校长以及国会议员的广泛赞誉。它还引起了英国人的极大关注,并且被那里的报刊评论广泛引用。
……
《密勒氏评论报》一直孜孜以求,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远东评论》(The Review of the Far East)。它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功至少表明其所秉承的理念是正确而明智的。它每周都努力用语言忠实地呈现有关中、美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金融局势。它的观点并非总能得到各界的欢迎,因而常常受到“喜爱它的朋友们”推崇,但是即便是那些不同意《密勒氏评论报》的观点的人,他们也会尊重其观点,并将其视为对这一地区众多问题的坦率的贡献,并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和美国的几乎每一个知名的学院和大学的图书馆里,你都能看到《密勒氏评论报》。近期大部分有关东方的书籍都含有来自本刊的引用。它在美国国会的辩论中也频频被提及,有些文章甚至成为美国主要司法机构永久珍藏的记录。
《密勒氏评论报》是所有报刊中最先报道日本企图吞并山东、侵略福建的报刊。它刊登了针对日本在华销售鸦片和吗啡的最早的调查结果。另一方面,它又对日本在华企业的出色表现毫不犹豫地予以褒奖之词。
要列举《密勒氏评论报》在过去3年里在率先刊登远东地区许多重大进程上所取得的成就,那就得要更多的篇幅,因为每一周它都有这样的报道。[111]
密勒时期刊物的发行已经遍及全球,特别是在其母国美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它不仅受到了美国政要、大学教授和很多研究者的推崇,而且成为美国研究远东领域最为广泛引用的、东方的刊物。[112]随着刊物的成功,它的办刊宗旨也越来越明确:
《密勒氏评论报》一直持之以恒地致力于促进各主要国家,包括美国、中国、英国、日本和法国等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它也许比别的刊物更多地关注美英两国和中国在正确和公正基础上的合作。如果一个真切地反映现实的刊物如别人所说的那样需要有一个宗旨,那么这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宗旨。[113]
《密勒氏评论报》及其编辑记者是在华受“治外法权”保护的既得利益者,刊物因而从根本上来说维护的是美国在华利益。刊物宣称自始至终对处于危难中的中国秉持着同情、友好和支持的宗旨。它很早就发表观点认为,中国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西方人心目中理想的、有秩序的国家。而“那些在中国处于困难时期给予她最多的国家,将在其取得新的发展时获益最多”[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