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新共和》杂志的模仿
19世纪行将结束时,美国期刊大踏步前进。进入20世纪,一些定位于特定读者群的期刊开始在美国涌现。《新共和》(New Republic)杂志就是赫伯特·克罗利(Herbert Croly)和美国著名报人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于1914年创办的一份时事政治类杂志。这份周刊在美国的发行量虽然很少超过4万份,但是它的读者喜欢它所担当的角色。《密勒氏评论报》从一开始就几乎完全“拷贝”了《新共和》杂志的排版。这种风格一致持续到1950年刊物改为月刊之后才被打破。在创刊号上,密勒对刊物照搬《新共和》杂志的排版予以说明: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密勒氏评论报》和《新共和》杂志在排版上的相似性是一目了然的。从创刊开始一直到1950年改为月刊前,《密勒氏评论报》都坚持了这样的排版风格。这种风格显得严肃而庄重,比较适合呈现“政治和财经”的严肃而有深度的内容。
左为《新共和》杂志1914年一期的封面,右为《密勒氏评论报》1919年一期封面[94]
第二节 目标读者的确定与培养
虽然密勒积极倡导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但是他除了准备一些字模和白报纸之外,对很多办报的问题缺乏周密的考虑。而筹备办报的工作几乎全部落到了老鲍威尔的身上,这也给了老鲍威尔充分施展其新闻专业知识的机会。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报纸会有多少销路?从什么地方拉到广告?中国人会不会看他们的刊物?诸如此类的问题汇集到一个焦点问题上:谁是目标读者群?
老鲍威尔首先瞄准的是在沪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创刊之际,上海的英美两国人加起来也不过八千到一万,而且几乎是商人与传教士各占一半。其中,英国人还多过美国人,他们大多是英国报纸的忠实读者。不过,老鲍威尔很快将目标读者扩大到了所有在上海的外国人。
另外一个潜在的读者群有些出乎老鲍威尔的意料。这些读者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人。这些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中国青年后来成了《密勒氏评论报》最大的读者群体。老鲍威尔也曾撰文对这些读者予以描述:
为了寻找目标读者,老鲍威尔一开始就在上海做了一个调查。为此,他常常自诩为在中国发现研读英文的中国年轻人订户的第一位外国报人。为了保持并扩大这个群体,老鲍威尔成立了好多个研读英文的团体和班级。后来的事实表明,官员和学员们订阅的《密勒氏评论报》少则十几份,多则上百份。创刊之后,老鲍威尔还在一个学院里开了一门有关新闻方面的课程。[97]可见,老鲍威尔是十分重视维护学生和青年这个读者群体的。刊物发行10年以后,他仍然强调在华外报和这个读者群体之间的紧密联系:
除了这些大的目标读者群,细心的老鲍威尔没有放弃任何潜在的读者。他甚至考虑到那些住在交通不便的中国内地的潜在订户。他们可能是传教士,或者是某进出口公司的地方货物收购人,要不就是哪家公司在内地的代理商。[99]
很快,《密勒氏评论报》积累了这样一个读者群体:一个由美国人、英国人、欧洲大陆人、中国知识分子(学生为主)、商人和传教士等组合而成的群体。在将出版预告寄给这些可能的订户后,报社接着就收到一千多份订单,大部分附有支票。[100]这为刊物的销路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