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坛哲学、讲坛哲学、实践哲学

哲学从形态上可以分为论坛哲学、讲坛哲学、实践哲学三类。论坛哲学是指哲学家、哲学工作者以及哲学专业群体面向起码受过一定专门哲学训练的人们发表的哲学言论,主要是指哲学研究。实践哲学(非指与纯粹哲学相对应的,而指与论坛哲学、讲坛哲学相对应的)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奉行的哲学观念。讲坛哲学是哲学精英(哲学家、哲学工作者)面向大众(没有或者尚未受过哲学专门训练的人们)发表的哲学言论,主要是指哲学教学。三者之间无疑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毫无疑问,讲坛哲学构成论坛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的中介。

实践哲学一直是“沉默”的。而讲坛哲学则似乎早于论坛哲学出现。孔子周游列国,“述而不作”,“化三千、七十二”,其哲学言论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结集为《论语》,成为儒门经典。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街市上进行哲学谈话。其弟子柏拉图和其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均有一半著作为对话形式(柏拉图对话流传而论文失传,亚里士多德对话失传而论文流传)。前有学园遗风,后有逍遥余韵。可见当年哲学多半属于讲坛哲学,而且富有魅力。但是,随着书写工具和印刷工具的发明、改进,论坛哲学逐渐高过讲坛哲学。

作为论坛哲学,哲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哲学理论研究,二是哲学历史研究。前者是思想型的研究,具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后者是学术型的研究,具有价值中立和意义悬置的特点。当然,史论结合。哲学历史研究是哲学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哲学理论研究是哲学历史研究的动机和目的。作为讲坛哲学,哲学教学与哲学研究相对应,包括哲学理论教学、哲学历史教学两个方面,前者以概念、范畴、命题、原理为线索;后者以人物、著作、学派、思潮为线索,相辅相成。论坛哲学、讲坛哲学逐渐内化、积淀,形成文化形态内核。这也就是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是“沉默”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实践哲学,尽管难登大雅之堂,毕竟浸透着大众世俗的心灵和日用的智慧,透露着传统文化的遗传信息和现代社会的环境信息;论坛哲学是“自言自语”的少数人的哲学工作游戏,尽管难出象牙塔,毕竟反映了哲学精英的思想创造,表达了他们的独立精神;而讲坛哲学则是哲学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

实践哲学主要受到大众的实在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观念的驱动;论坛哲学主要受到哲学精英的智慧和人格的驱动;有两个重要因素支配着讲坛哲学:一是意识形态因素,二是教育体制因素。

讲坛哲学,尤其哲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于:第一,在哲学教学中必须遵守学术规范,体现学术创新。哲学教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关键在于传授学理,研究问题。第二,在哲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哲学学科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是有关联的,但这一关联却不是肯定性的,而是否定性的。也就是说,其他学科是传授知识,以一种“正的方法”使人们现有的知识得到增进或扩展,而哲学则是省思知识,以一种“负的方法”使人们现有的知识得到合理性的追问或正当性的怀疑。同样,如果非要说讲坛哲学是传授知识的话,那么,讲坛哲学是传授关于无知的“知识”或知识的无知。

进一步阅读

智者·爱智者

当时在希腊雅典,有一批专门收徒取酬,传授辩论术的职业教师,号称“智者”,如普罗泰戈拉等,均是能言善辩之人。传说普罗泰戈拉有一个学生。两人约定在这个学生毕业时,由他支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则待他首次打赢官司时付清。但这个学生毕业后却不执行律师职务,并拖欠另一半学费。于是,普罗泰戈拉向法庭控告并向这个学生说:如果你败诉则你应据判决即刻付清学费,如果你胜诉则你应据合约即刻付清学费,因此无论你败诉或胜诉,你都应即刻付清学费。这个学生反驳说:如果我败诉则据合约不应即刻付清学费,如果我胜诉则据判决不应即刻付清学费,因此无论我败诉或胜诉,我都不应即刻付清学费。这是一个著名的二难推理的例子。辩论术就这样走向了诡辩术。

希腊文philosophia,由philo(爱)和sophia(智慧)合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是属神的,只有神才能称为“智者”;而属人的则是“爱智慧”,人只能称为“爱智者”。依照希腊文原义,作为“爱智慧”,哲学既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修行”。

德尔斐神庙的箴言

当时在希腊雅典附近,有一个地方叫做德尔斐,有一座神庙供奉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兼智慧神阿波罗。在德尔斐神庙的门匾上刻写着一行希腊文:“认识你自己”,史称“德尔斐神庙的箴言”。最终解释这一奥秘的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太阳神兼智慧神阿波罗·德尔菲神庙遗址

当时雅典的生活方式是:奴隶劳动,自由公民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工作对于自由人是不光荣的。苏格拉底的专门职业是他的哲学讲授,或他的社交活动——他的哲学的社交生活:闲逛,游荡,主要是聊天。他申明自己宁愿听从神,而不听从人;只要一息尚存,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他教导、劝勉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劝说大家,敦促大家。这是对于道德问题的一系列无休止的讨论,这是一种道德说教,但却不是一种讲道、训诫、讲授或枯燥的道德说教。恰巧相反,苏格拉底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充分保证并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避免一切粗暴无礼的态度。

这也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讽刺”,也称之为“接生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接生婆)。关于这一“著名的苏格拉底方法”,黑格尔指出:

苏格拉底的谈话(这种方法)具有一种特点:(一)他一有机会就引导人去思索自己的责任,不管这机会是自然产生的还是苏格拉底故意造成的。……接着(二)他就引导他们离开这种特殊事例去思索普遍的原则,引导他们思索、确信并认识什么是确定的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的原则,什么是自在自为的真和美。这种工作,他是用著名的苏格拉底方法来做的;……这个方法主要地有两方面:(一)从具体的事例发展到普遍的原则,并使潜在于人们意识中的概念明确呈现出来;(二)使一般的东西,通常被认定的、已固定的、在意识中直接接受了的观念或思想的规定瓦解,并通过其自身与具体的事例使之发生混乱。这些就是苏格拉底方法的一般。[9]

阿里斯托芬的《云》

当时,著名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创作了喜剧《云》,辛辣地讽刺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法。

《云》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因他的儿子赛马、玩马而负债累累。这位父亲走到苏格拉底的“思想所”,请教一种赖账的办法——辩论术。阿里斯托芬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描述为诡辩家们的俱乐部,他们收徒取酬,教人辩论。他们有两种说理,一种较好的说理,一种较坏的说理;一种叫正理,一种叫歪理。不论有理无理,后者都可以在辩论中取胜,都可以制胜前者,无理说出理来,也就是无理取闹。阿里斯托芬将苏格拉底描述为智者:“我在空中行走,思考太阳。”“云”便是他们所信仰的“神”:“不!她们是天上的云,是有闲人至大的神明/我们的聪明才智、诡辩歪理/以及欺诈奸邪全都由她们赋予。”“从今后除了我们所信仰的天空、云和舌头/三者外,可不得再信仰什么旁的神!”这位父亲没有全部学会,便让儿子去学。但是,仅仅自己所学得的部分,就足以打发所有债主了。然而,儿子学成,超过父亲,乃至儿子打了老子,竟然照样说出理来。最后这位父亲放火烧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10]显然,阿里斯托芬将苏格拉底混淆于一般所谓智者,将辩证法混淆于一般所谓辩论术。不仅如此,《云》对于苏格拉底的信仰、教育青年活动的讽刺,为后来审判苏格拉底作了一定的舆论准备。

苏格拉底之死

所谓“苏格拉底之死”,集中表现在柏拉图的三篇对话——《申辩》《克里多》和《斐多》里。

当时,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来到德尔斐求神谕: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对于这个神谕,苏格拉底认为:一方面,他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另一方面,神不可能说谎。于是,他通过反证法解这个谜,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他智慧,那就可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他访问所有显得智慧的人如政界人士、诗人、工匠等,发现他们不管有无智慧,都不像他自己那样知道自己无知,因此是双倍的无知,而他则起码知道自己无知,在这一点上比其他人智慧。他由于这一查访活动树立了众多的敌人,得到了“最智慧的人”的称号,最后被起诉。罪名有两项:不尊敬旧神还引进新神、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自我申辩说:

其实,公民们,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那个神谕的用意是说,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或者根本没有价值。看来他说的并不真是苏格拉底,他只是用我的名字当作例子,意思大约是说“人们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毫无价值,那就是你们中间最智慧的了。”

我这个人,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说,是一只牛虻,是神赐给这个国家的;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行动迂缓不灵,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11]

苏格拉底的申辩至此结束,大家投票。结果以二百八十一票对二百二十票宣告有罪。苏格拉底既不愿意认罪,也不愿意赎罪。审判官去判决,结果判他死刑。苏格拉底警告他的敌人们说,他们将要因为这件可耻的罪行受到严重的惩罚。然后苏格拉底转向他的朋友们说,死是不应该怕的,死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不过是睡一场连梦都没有的觉。死是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但是,在从判决到执行中存在一个间隙。当时,一年一度由城邦派遣的一艘朝圣大船刚刚出发,按照习俗,在这艘大船返回前不能处死犯人。苏格拉底的许多朋友准备利用这一机会营救他出狱,帮助他逃离雅典,但是为他所拒绝。苏格拉底认为,法律对他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但是他违反法律,置法律于不顾同样是不正确的。苏格拉底选择服从法律,饮鸩自尽——喝下毒药死去。后来,苏格拉底冤案被平反了。

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哲学家的人格化身。他的生平就是他的哲学。他以他的一生去实践了他的哲学。他留下的箴言是: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12]

关于著名的苏格拉底悲剧,黑格尔将道德与伦理区别开来,认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将伦理推进为道德(道德是伦理与反思的结合)。黑格尔指出:

在真正悲剧性的事件中,必须有两个合法的、伦理的力量互相冲突;苏格拉底的遭遇就是这样的。他的遭遇并非只是他本人的个人浪漫遭遇,而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它不过是借此事件,借苏格拉底而表现出来而已。这里有两种力量在互相对抗。一种力量是神圣的法律,是朴素的习俗——与意志相一致的美德、宗教——要求人们在其规律中自由地、高尚地、合乎伦理地生活;我们用抽象的方式可以把它称为客观的自由,伦理、宗教是人固有的本质,而另一方面这个本质又是自在自为的、真实的东西,而人是与其本质一致的。与此相反,另一个原则同样是意识的神圣法律,知识的法律(主观的自由);这是那令人识别善恶的知识之树上的果实,是来自自身的知识,也就是理性——这是往后一切时代的哲学的普遍原则。

苏格拉底的原则造成了整个世界史的改变,这个改变的转捩点便是:个人精神的证明代替了神谕,主体自己来从事决定。[13]

苏格拉底之死〔法〕雅克·路易·达维特(大卫)

柏拉图式的爱

所谓“柏拉图式的爱”,集中表现在柏拉图的两篇对话——《斐德若》和《会饮》里。

在前一篇,苏格拉底首先与斐德若一起讨论了莱什阿斯的一篇文章,说明没有爱情的人的长处。接着,苏格拉底戏拟了另一篇文章,说明有爱情的人的短处。最后,苏格拉底创作了第三篇文章,说明爱情的神圣,以及爱情与灵魂的关系。苏格拉底首先颂扬迷狂,认为迷狂包括预言的迷狂、宗教的迷狂、诗歌的迷狂以及爱情的迷狂;进而说明灵魂的本质和演变,灵魂的不朽,理智、意志和欲念,生命的经历、学问道德的修养,灵魂的轮回,灵魂的记忆;最后说明爱情的本质与表现,爱情就是当因美的感官印象而回忆美的理念时的心理紧张焕发状态。它就是哲学。

在后一篇,最初参加会饮的六人讨论的主题是爱情。前面五人各作一篇颂词,颂扬爱神。其中阿里斯托芬的颂词是:从前人类本来分成三种——男人、女人和“阴阳人”。他们的形体是一个圆团,每个器官各有两套。男人原来由太阳生出来,女人原来由大地生出来,阴阳人原来由月亮生出来。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非常强壮,自高自大,乃至于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把人截成两半。于是这一半想念那一半。男人的两半成为男同性恋,女人的两半成为女同性恋,只有阴阳人的两半成为异性恋。这就是说: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对于那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谓爱情。

接着,轮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口述了第俄提玛关于哲学修养的启示:爱神是介乎美丑、善恶、有知与无知、神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灵。它是贫乏神和丰富神的结晶。它就是一个哲学家;爱情就是一种欲望,想把凡是好的永远归自己所有;爱情的目的在凭美来孕育生殖,追求不朽:生殖乃是以新替旧,种族与个人都时时刻刻在生灭流转中。这种生殖既可以是身体的,也可以是心灵的。爱情的深密教,也就是达到哲学极境的四大步骤:从个别美的形体到全体美的形体,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行为制度,从美的行为制度到美的学问知识,从美的学问知识到以美本身为对象的学问,彻悟美的本体。

最后,参加会饮的第七个人表达了对于苏格拉底的颂扬。苏格拉底是作为爱情和哲学的典范受到颂扬的。由颂爱情,颂哲学,到颂苏格拉底,这三者是统一的。

柏拉图的会饮〔德〕安瑟尔姆·费尔巴哈

思考与讨论

何谓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