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道家哲学

当时与儒家相对应的主要是杨墨。杨子(杨朱)几乎没有任何残篇断简留传,大约属于道家。墨家的代表是墨子。墨子(墨翟)是反对孔子的,其基本主张有十点:“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中大多针对孔子而言(“非儒”)。首先,墨子主张“尚贤”“尚同”“非攻”,尤其主张“兼爱”——“兼相爱,交相利。”“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56]在政治上,墨子对内主张开明专制,对外主张和平反战;在伦理上,墨子一方面主张“爱无差等”,另一方面则主张“互惠互利”。其次,墨子主张“天志”“明鬼”“非命”。“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57]再次,墨子倡导“节用”“节葬”“非乐”,倡导节俭、力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58]最后,墨子提出“三表”(“三法”)作为检验真理标准——“仪”(“义法”)。“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59]其中包含了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后期墨家总结当时名辩思潮,创立了中国传统的逻辑体系——墨辩,可以与印度因明、希腊亚氏逻辑相媲美,成为世界三大逻辑传统之一。总起来说,如果墨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中国文化传统就会具有另一种格局,更接近于印度、西方文化传统某一类特质,如和平主义与苦行主义、宗教传统与科学传统等。

儒道两家相反相成。道家思想的基本特点是“超脱”人世,回归自然:无知无识、无欲无求。因此,道家是以无限的“混沌”为有限的现世人生的本体。

道家的主流是老庄之学。老庄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思想。

老子(老聃)思想主要记载于《老子》中。

首先,老子批判了儒家的“仁义”思想。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无为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攮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60]这些观念表现了老子反文化、反文明的思想倾向。

其次,老子阐述了道家的“道”“德”思想。《老子》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论“道”,恍恍惚惚,玄妙莫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孔得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其基本含义有两个,一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61]这就是说,“道”,是指一种自然无为的法则、规律,既是自然界实有的运动规律(“天之道”),也是人应有的行为法则(“人之道”)。其基本原则是“自然无为”。它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关系的最高审美境界。“德”者“得”也。也就是说,“德”是“道”的个体禀赋。由此,老子以自己的“道”“德”论确立了哲学方法论和宇宙观的基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正言若反。”[62]这些都是《老子》著名思想,其中表现了具有柔弱气质的生命意识。

最后,老子阐述了“愚民”政策和“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3]

老子“道”的基本构架

庄子(庄周)思想主要记载于《庄子》中。《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所自作。《庄子·内篇》共有七篇,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被公认为是庄子的代表作。

庄子哲学不重知识,而重人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64]

首先,《逍遥游》表达了庄子的自由观。庄子以神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形象。但是,即使这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仍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鲲鹏仍然是“有待”,而非“无待”的。而庄子所谓自由则恰恰不是“有待”,亦即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而是“无待”,亦即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

其次,如何获得这一自由?庄子在《齐物论》中为自己的自由观奠定了哲学方法论和宇宙观的基础:一是相对主义方法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谓之道枢。”[65]庄子企图以此泯灭大小、高低、长短以至是非、善恶、美丑界限。二是主观主义宇宙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由此,物我两忘,泯灭了双方的界限。“庄周梦为蝴蝶。……此之谓物化。”[66]

最后,在《大宗师》中,庄子更进一步阐释了“道”。庄子所谓“大宗师”就是“得道真人”。庄子通过颜回与仲尼的对白更进一步阐释了“坐忘”的方法:“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67]这究竟是怎样一种自由?归根结底,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自由”,不是任何一种现实的、实在的自由,而是虚幻的、神秘的、审美的、艺术的自由。

老子论“道”,以“自然”为规律,以“无为”为法则;庄子行“道”,畅“逍遥”之游,发“齐物”之论。老庄“道德”精神以自然为本位,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审美的自然主义(自然本位主义)。

法家以《管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管子》代表了管子(管仲)以及稷下学派的思想。除道德哲学、政治哲学部分外,还有形而上学。《管子·水地》以“水地”为万物本原:“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68]对万物本原的探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比较罕见的。《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倡导“静因之道”,并且提出了“精气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69]中国传统哲学的气论表现了系统论的特征。管子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代表了齐法家的思想,与秦法家相映照。《管子·牧民》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提出“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70]“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同样属于伦理—政治观念。

商鞅讲“法”,申不害讲“术”,慎到讲“势”。最后,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思想主要记载于《韩非子》中:“古人亟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71]韩非子提出了“刑德二柄”“形名参同”等等的统治方术:“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72]韩非子“法术势”三合一,确立了专制主义的思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