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16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促进了营商环境不断地改善。改革的宏观效应持续释放,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国家工商总局相关数据显示,全年新登记1651.3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4.51万户。至2016年年底,全国实际拥有各类市场主体8705.4万户,其中,企业2596.1万户,个体工商户593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9.4万户。工商总局百县万家新设小微企业周年活跃度调查表明,小微企业发展总体良好。主要特点:一是新设小微企业表现较为活跃;二是近八成开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开业企业近半实现纳税,创新和触网小微企业盈利比例高;三是新设小微企业带动就业作用显著;四是大学生新创小微企业偏好现代服务业,经营活动较为积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得到社会高度评价。2016年,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五证合一”等改革举措也获得较高评价,满意度分别为97.65、96.23和94.35,广大创业者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编写《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7》的目的,旨在加深对201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政策取向的了解,并以2016年我国中小企业各种数据变化为基础,探讨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政策取向、技术创新、融资模式、地区动态以及服务体系等重点事件和热点问题,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我国,以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展开系统地分析与评价的年度发展研究报告,这在国内高校还是少有的。本报告正是为解决这些难题而设置的。
本报告由六篇共二十五章内容组成。第一篇是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总体评述,包括2016年中小企业发展概况;2016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综述;中小企业经营活跃度影响因素研究报告;中小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机遇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第二篇是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调研报告,包括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的评价流程与方法;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测评结果分析;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变动趋势分析(2012—2016年);2016年中国主要城市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测评。第三篇是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模式研究报告,包括中小企业创新平台聚合模式研究报告;中小企业创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报告;中小企业“众创空间”模式研究报告;中小企业“众筹”模式研究报告。第四篇是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热点问题专题研究报告,包括空间集聚下协同创新模式及中小企业参与机制研究报告;化解企业资金链与担保链风险的研究报告;加快推进“浙江制造”标准国际化的研究报告;内蒙古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营销管理的研究报告。第五篇是2016年中国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包括西部地区制造业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报告;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浙江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研究报告;呼和浩特市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第六篇是2016年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的国际经验研究报告,包括美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德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日本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韩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比较及启示。此外,还有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大事记等内容。
本报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资助项目、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资助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资助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的年度性研究成果。本年度研究报告由林汉川、秦志辉、池仁勇任主编,李安渝、李兴旺、黄鹏章任副主编,陈廉、赵敏、倪嘉成任编辑部主任。他们负责全书的设计、组织与统撰工作。具体参加本报告撰写的成员有(以章节为序):前言林汉川,第一章赵敏,第二章陈廉、倪嘉成,第三章李安渝、张昭、朱峻萱,第四章程宣梅、周礼、谢洪明,第五章池仁勇、刘道学,第六章刘道学、池仁勇,第七章池仁勇、刘道学,第八章刘道学、池仁勇,第九章程宣梅、陈侃翔、刘淑春、林汉川,第十章陈侃翔、程宣梅、刘淑春、池仁勇,第十一章程宣梅、刘淑春、陈侃翔、林汉川,第十二章程宣梅、陈侃翔,第十三章汤临佳、池仁勇、李翱,第十四章刘淑春、林汉川,第十五章刘淑春、程宣梅、池仁勇、林汉川,第十六章刘媛媛、李兴旺,第十七章揭筱纹,第十八章黄增瑞、黄鹏章,第十九章肖文、周君芝、潘家栋,第二十章李亚慧、李兴旺,第二十一章陈侃翔、程宣梅,第二十二章程宣梅、陈侃翔,第二十三章陈侃翔、程宣梅,第二十四章程宣梅、陈侃翔,第二十五章陈侃翔、程宣梅,大事记赵敏等同志。
依据教育部社科司对高校编写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的新精神,在撰写《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6》《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4》《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11》等六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安徽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温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河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等高校(或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工商联课题组等相关组织,共同撰写完成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7》。可以说,本报告是全国许多高校中小企业组织的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联合攻关的结晶。
本报告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一直得到教育部社科司、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商务部中小企业办公室、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处、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与领导的指导与关怀,特别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李子彬会长、李鲁阳副秘书长、工信部中小企业司郑昕司长、王建翔副司长、湖北省政协郭跃进副主席、浙江省中小企业局高鹰忠局长等同志,他们不仅给本报告的许多关键问题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还欣然同意担任本报告的顾问,使得本报告内容充实、数据准确、资料丰富,在此一并表示诚挚地感谢!
尽管参加撰写本报告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都对自己撰写的内容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但由于面临许多新问题,加之时间紧,水平有限,因此,本报告中难免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委会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