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一、青少年与青春期
“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即“成长”或“趋于成熟”的意思,也有的翻译成“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 adult-hood),这个词就是指介于童年期与成年期之间的成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岁年龄阶段或11~22岁年龄阶段。青少年期间,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发展逐渐成熟,并要完成一定的社会化任务,认知、情感和社会性逐渐发展。青少年期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青少年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青少年中期(15~18岁),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致相当于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
青春期(puberty)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是伴随着快速的生理成熟的一段时期,也就是说这一词汇包括荷尔蒙和身体的变化等内容。青春期与青少年期有所不同。对于几乎每一个人来说,青春期都比青少年期先结束。青春期时常被认为是青少年期开始的最重要标志。青春期发育的时间阶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2~15岁。青春期主要发生在少年早期,因此,人们往往会把青春期与青少年时期混淆。
二、个体发展与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人格与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人的身心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生理的发展包括大脑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变化,生理机能的变化等;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注意等)、情感、社会性、个性倾向性、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心理发展是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
青少年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首先,青少年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体现为,每一种心理现象的发展都以先前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都是对先前心理活动的继承与发展。个体的发展不是一个绝对的无联系的或突变的过程,而是一种量的积累,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发生质的变化。青少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在有意无意地为下一发展阶段做准备,每一发展阶段都是青少年先前成长发育与经验的结晶。
其次,心理变化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要依次经过不同的时期,同时每一时期又有相对固定的特性,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与年龄相联系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在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是个体在一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它是从许多同龄人心理发展的事实中,通过比较分析概括总结而被确认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发展的各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其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比如青少年身体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等。青少年无论是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一般都遵循着一定的方向和顺序,而且是不可逆的。这种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基因在环境影响下不断地把遗传程序显现出来的过程。但也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有时会出现固着或倒退现象。
(三)普遍性和差异性
心理发展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具有普遍性,青少年心理发展也是如此。同时,个体发展在发展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差异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方面。发展心理学一直在试图揭示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比如儿童的身体动作是如何发展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人格是怎么形成的?这些普遍的规律体现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而与此同时,青少年发展领域也关注不同成长环境下的青少年的独特特征。如有的青少年在小学高年级会出现青春期逆反行为,但有些青少年可能一直都没有逆反行为;再比如在青少年的智力发展领域,有的青少年少年早慧,有的则大器晚成;有的青少年在言语方面有优势,有的儿童则擅长操作等。
(四)不平衡性
个体要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表现为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征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3岁前儿童出现了第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之后又是平稳发展,到老年开始下降。
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源于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动物习性时发现的“印刻现象”。劳伦兹发现,小鹅、小鸭等会把在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包括动物、人)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跟随行为。但是,如果刚出生时就把它们与母亲等分开,这些小动物就不会出现跟随行为。小动物的其他行为也有类似情况。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有关行为就再也不能形成。劳伦兹将这种现象叫作“印刻”(Imprinting),印刻发生的时期就叫作关键期。
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阶段,如果在此时期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能证明关键期存在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鸟类的印刻现象、人类语言的习得、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等人将刚出生的恒河猴关在不锈钢房间里,房间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空气畅通,食物与水及时提供,但这些都由遥控器完成,猴子完全被隔离。6个月后,猴子被放出来后,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它们害怕其他的猴子,胆小退缩,咬自己,对同伴表现出极大的攻击性。这一结果表明出生后6个月可能是恒河猴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总结前人及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重要假设——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所达到的普通水平看作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其余30%是4~8岁获得的,另外20%是8~17岁获得的。此外也有研究证明,发展不同能力的关键期也不同:口语发展在2~5岁,书面言语在4~5岁,数概念在5~5.5岁,词汇能力在5~6岁,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在10岁以前。
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目前存在一些争论。有的研究者认为,如果缺失关键期,会导致认知、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低下。但是,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关键期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某些行为即使错过关键期,只要经过一定的再学习,仍然是可以形成的。因此,所谓关键期实际上是学习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确切地说,关键期也可以称为敏感期。
五、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动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只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因为除了教育之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遗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
第二,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即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在我国的教育学中又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准备状态,是指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其内含有两层意思: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学习中可能获得成功;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任何教育、教学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即要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的原有心理发展水平,教材、教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