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自1874年《小孩月报》开始,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了七八百种画报,[1]以清末的《小孩月报》《点石斋画报》和《启蒙画报》,辛亥革命时期的《世界》和《真相画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良友》画报、《大众画报》和《北洋画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画报》和《联合画报》,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画报》《华北画报》《人民军队画报》等为中心,再加以《申报》《时报》《大公报》《神州日报》等大报的各种图像附张,以及大量旋生旋灭的漫画杂志,形成了一股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画报潮流。其出现和发展不仅是研究中国政治、军事、社会变迁的重要史料,更是社会思想文化近代化进程的视觉表述和图像建构。然而,中国近现代画报的整体状况与历史形态如何,如何实现了社会、文化、媒介三者之间的历史互动,在媒介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技巧等方面如何呈现近现代中国的视觉表述和文化构图以及流行文化体系的建构,为读者提供一幅视觉消费的文化景观等方面,仍缺乏系统而深刻的研究。相比于文字的正宗地位,图像仍是不可登大雅之堂的“小媳妇”的认识误区依然有待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