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罗马墓葬与圣卡里斯托墓窖

一、罗马墓葬

作为一个诞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徒地下墓窖,圣卡里斯托墓窖与当时罗马帝国的政治、律法和文化都紧密相关。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圣卡里斯托墓窖,我们需要对罗马人 [3]有关墓葬的律法和葬礼的律法和习俗有所认识。

1.律法

罗马人一直有专门针对墓葬问题的律法。早在公元前451年,罗马元老院就在《十二铜表法》(duodecim tabularum leges)中明文规定“尸体不能在城内埋葬或焚烧(Hominem mortuum in Urbe ne sepelito neve urito)”。同样,由凯撒批准并于其死后(公元前44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Lex Julia municipalis)也明令禁止尸体在城内埋葬 [4]。这个规定一直延续至帝国晚期。

不过,伴随着这一系列的禁令,律法也同时确立了罗马居民的“安葬权(ius sepulchri)”。按照规定,凡是罗马人,只要请求,便都有安葬的权利,哪怕是犯人也不例外。这一点,在耶稣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耶稣死后不久,亚利马太的约瑟来求他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马太福音》27:58)。与耶稣类似的,还有他的门徒彼得和保罗。他们在殉道以后,尸体大多都得到了安葬(图2) [5]。罗马人的这项律法,秉承的是整个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对死亡的基本理解:人死后,不经安葬便不被诸神接受,其亡灵四处飘散,无法安息。可以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眼中,最悲惨的不是战死,而是尸体没有安葬,死后的魂灵到处漂泊。这也是为什么,在荷马史诗中年迈的普里阿摩斯宁愿冒着死亡的危险,也要连夜找到阿基里斯,向他祈求儿子的尸体。

2.习俗

1)土葬、火葬和木乃伊

《十二铜表法》证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土葬和火葬就在罗马人当中出现。而照卢克莱修(Lucretius)的记载,罗马人除了实行土葬和火葬,还制作“木乃伊” [6]。可见,从共和国到帝国时期,罗马人前后使用了三种墓葬方式:土葬、火葬和木乃伊。

拉斐尔:《基督被解下十字架》

尽管西塞罗和普林尼(Gaius Plinius)都提到,罗马人的墓葬以土葬为主 [7],但在实际生活中,火葬仍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形式。比如,罗马史学家塔西佗在描述尼禄之妻波佩阿(Poppaea)的葬礼时,就曾将火葬归为当时的一种“罗马习俗(Romanus mos)” [8]。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火葬一度十分盛行。罗马人大建骨灰龛(Columbarium),内设许多小壁龛,将装满死人骨灰的骨灰盒或骨灰瓶放入其中 [9]

古罗马壁龛

哈德良皇帝(Hadrianus)在位时期,罗马帝国的石棺雕刻技术突飞猛进,土葬随之逐渐频繁起来。至3世纪,土葬几乎代替了火葬,成为帝国内最主要的墓葬形式 [10]

2)葬礼(Funus)

罗马文明源远流长,且地域差异甚大。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的文化都有区别。全面地探讨罗马人的葬礼,无疑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考虑到本书的重点是专门研究基督徒的墓葬,而非对罗马人的墓葬做一般讨论,此处的“葬礼”部分只能做一些基本介绍。

从时间的角度看,葬礼从人的死亡开始,至最后的遗体下葬而终。从根本上说,它的任务就是如何理解和处置尸体。一个人去世,他的亲人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尸体却开始渐渐发臭,这个时候,安葬死者自然成了亲人面临的头等大事。一方面,从卫生的角度讲,必须要马上安葬尸体。人死以后,身体会迅速生菌、腐烂,如果不迅速安葬,而是放在活人中间,很容易滋生病菌或者霍乱(战争中经常发生)。另一方面,身体虽然已经死去,但他毕竟在本质上还是过去的那个人。他的眉毛、皮肤,身上的筋骨和血脉,都和过去一样。同一个人,从生到死,引发的是亲人无限的哀痛。一个活生生的人,去了哪里?他的气息尽了,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会不会有一个死后世界,可以让自己的亲人继续生活?人们在思考、盼望,苦苦地祈求。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也必须认真安葬亲人的尸体。

罗马人的葬礼,秉承的正是这一低一高的基本精神。罗马人认为,死亡会带来污染,因此主张对尸体进行清洗和洁净,并让它远离生者;而且,只有安葬死者的尸体,他的亡灵才能在冥府中得以安息 [11]。这两点,在葬礼的整个过程中都有鲜明的体现。按照罗马习俗,一个人去世以后,他的亲人要聚在床边痛哭。他最亲的家属会献上最后一吻,以图抓住他即将离去的灵魂。接下来,他们要合上死者的眼睛,将他从床上搬下来,放到地上,清洗干净并为尸体抹油。如果死者是男性罗马公民的话,人们还会给他穿上袍褂。倘若死者生前曾经赢得过花环,人们还会为他戴上花环。然后,要在死者的嘴中放一枚硬币,用来上卡隆 [12]的帆船。

安葬之前,尸体会停放一段时间,供人哀悼。停放的时间视死者的地位和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来说,贵族和富人的尸体可以停放一周,而穷人的尸体常常在死后第二天就埋掉或者烧掉 [13]。贫富的差距还体现在葬礼的具体程序上:富人的葬礼,一般会交给专业的殡葬人员(libitinarii)去主持 [14],而穷人的葬礼多由自己的亲友来安排。

除了小孩和穷人,罗马人的葬礼通常在夜间举行。亲友们点上火把,把死者放到专门的担架上,然后由四名或八名至亲的亲友将它抬到城外的某个地方安葬。葬礼的仪式当然也取决于死者及其家属的经济状况。若是穷人,尸体多半就直接埋在地里,胡乱撒点土就算了事;若是富人,通常会先入石棺或木棺,然后再下葬。另外,为了寄托哀思,亲友们还会在死者的尸体旁边放上很多礼物或死者生前的物品(比如宠物),希望它们能陪伴死者的灵魂。罗马人相信死后灵魂不朽 [15],不仅体现在葬礼过程中具体的安排上,还体现在葬礼之后人们对死者的悼念和祭祀中。每逢死者的生日,或者死者去世的周年,亲友们都会聚集起来,在墓地边饮酒吃饭,纪念离去的亲人。罗马人真诚地相信,死者的灵魂可以感知亲友的举动,能与他们一同分享酒食,一起过幸福的现世生活。他们对死后世界的期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会在土葬或火葬的墓地里挖好洞或者水管,以便可以在葬礼和祭祀的时候,从上面把食物和酒水倒下去。毫不夸张地说,与中国古代类似的习俗相比,罗马人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我们必须看到,虽然罗马人相信灵魂不朽,相信死后世界;但是,死后世界究竟是什么,灵魂如何不朽,他们却莫衷一是,没有确切的说法。尽管有伟大诗人如维吉尔用生动逼真的笔触描写了阴间的景象 [16],但罗马人也只是把它视为维吉尔的个人想象,并不完全当真。对大多数人来说,西塞罗、李维和维吉尔所说的“死后灵魂(Manes)”仍然是个非常模糊的存在。因此,当罗马人把墓地装扮得像生前的家,当他们在墓地里挖好洞或水管,他们真正意欲的,往往并不是一个多么实在的死后世界,而毋宁说是一种期望,一种美好的愿望。

二、早期基督教与卡里斯托墓窖

1.墓窖建造的背景:早期教会和基督徒

公元30年前后,耶稣在耶路撒冷被钉十字架。他死后,门徒们聚在一起,颂扬耶稣和天国的福音。这个团体,就是后来的基督教会。团体内的信徒,就是后面我们知道的“基督徒”。

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不同,在基督教发展早期,教会和基督徒的处境非常险恶。这是因为,作为一个脱胎于犹太教的新兴宗教,基督教在教义上与帝国的其他宗教有根本的差异。首先,它与犹太教的教义不同。我们从福音书和保罗书信里看得很清楚,耶稣传道时,他称呼自己是“上帝之子”,是《旧约》先知预言中的“弥赛亚”。但犹太人却坚持认为,他们苦苦等待的“弥赛亚”远未到来,耶稣也根本不是所谓的“上帝之子”。其次,它与帝国内其他的多神宗教也不同。耶稣的门徒虽然坚信耶稣有神性,但从根本上仍然继承了犹太教的传统,相信有且只有一个上帝。这一点,与希腊宗教、罗马宗教或者埃及宗教的多神崇拜有质的差异。相应地,基督教在敬拜仪式、集会、习俗等方面都和帝国的传统宗教有明显的分歧。为此,罗马人对基督教的敌视由来已久。从彼拉多受犹太人鼓动处死耶稣开始,到君士坦丁下令基督教合法化,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经历了长达三百年的受难与抗争。

早期的基督徒,主要以下层人民为主。耶稣的十二门徒,要么是税吏,要么是渔夫,地位都比较低。他们常常秘密地聚在一起,祈祷或者敬拜,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特别是,由于基督教强调敬拜“唯一的真神”,禁止敬拜偶像,而当时罗马帝国的许多皇帝都有自封为神的习惯,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更为尖锐。

公元64年,一场大火席卷了罗马城。为逃脱责任,尼禄皇帝向外宣称,基督徒是这场大火的真正主谋,遂下令全城逮捕基督徒,公开地让他们承受各种折磨——或钉十字架,或被恶狗咬死。各种惨状,不一而足。据优西比乌的记载,彼得和保罗就是在这场迫害中殉道的 [17]。在这场迫害中,基督徒被贴上“外来的非法迷信(Superstitio illicita et externa)”的标签 [18]。“外来”,差不多等同于“外邦的”“野蛮的”意思;而“迷信”,通常指的是“没有理性的”下三滥的巫术和魔法。也就是说,在当时罗马人的心里,基督教根本算不得一种宗教,顶多是不入流的迷信而已。罗马人虽然在宗教问题上一向很宽容,但既然基督教算不得正规的宗教,当然只能是“非法的”。

除了“外来的非法迷信”,早期基督徒还陷入各种荒唐的流言当中。有指责基督徒吃自己孩子的,有指责基督徒乱伦的,各种说法五花八门。当然,随着基督教的不断发展,这些流言最后也得以澄清。不过,在1世纪到2世纪的很长时间里,这些流言一度非常盛行。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基督教在发展初期,所面临的仇恨是多么古怪和深刻。

尼禄之后,图密善(Domitian)是第二个残酷迫害基督徒的罗马皇帝。按照尤西比乌的记载,他不仅下令杀害许多家世显赫、身居高位的人,而且还下令诛灭所有与大卫同族的人。图密善对基督徒的迫害,不仅打着惩罚“外来的非法迷信”的幌子,而且还给基督教加上了“无神论”这条极为严厉的指控 [19]。图密善之后,罗马帝国一直延续了对基督教的敌视态度。至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Edictum Mediolanense)以前,基督教一直是帝国的非法宗教,不断遭受打压的命运。这一点,构成了我们思考基督徒墓窖问题的主要背景。

2.圣卡里斯托墓窖的历史与今天

1)墓窖的由来

1世纪的基督徒还没有专属自己的墓地。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和异教徒一同埋葬在公众的墓地里。比如,圣彼得就被埋葬在梵蒂冈山上的大型墓地Necropolis(希腊文“墓地”之意)中。2世纪以后,随着基督徒人数的大量增多,教会开始兴建自己的墓地。当时,罗马有很多露天墓地。但是,由于露天墓地里的死者经常实行火葬,基督徒无法接受。早期的基督徒,虔诚地相信基督的身体从十字架上复活,又相信自己能蒙上帝的恩泽,身体有一天也能从死里复活。只有土葬,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存身体,因此为早期的基督徒普遍接纳。

但是,如果基督徒都实行土葬,也会导致土地不足的问题。

如前所述,罗马帝国规定只能在城外埋葬尸体;但相对于当时不断膨胀的人口来说,城外的土地依然有限。早期的基督徒,既不愿像许多罗马人那样重复地使用墓地,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大量的土地,因此,如何埋葬日渐增多的尸体,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督徒开始尝试在地下埋葬尸体。通常的做法是:教会募集资金购买一块地皮,然后沿着地面不断地向下挖掘。挖掘的工作一般由“掘墓人”组成的一个专门协会进行。他们藉着微弱的灯光,不断挖掘长廊,并用篮子或者袋子装载泥土,靠长廊拱顶上的天窗(lucernaria)照明。挖出一定的空间之后,他们会在墙壁的四周凿出墓龛,供安葬死者。因这种新凿出的墓地是在地下,且常靠近洞边,基督徒便将它称为“κατά κυμβής(拉丁文:catacumba)”,即为“洞边或洞下”的意思。按照今天的惯例,则称作“墓窖”(catacombe)。

相对于露天墓地,墓窖有两个最主要的优势。第一,是经济实用。如前,露天墓地的问题是难以反复使用,也没有空间继续开拓。而墓窖则不同。首先它的利用率很高,光一面墙壁就可以凿出许多的墓龛。其次,有了这块区域以后,它还可以继续往下挖掘,空间源源不绝。仅此两点,就彻底地解决了墓地不足的问题。第二,是相对安全。地下的墓窖,不像露天的墓地那样显眼,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外面遮掩起来,让人难以发现。前面讲过,早期的基督徒长期遭受压迫,他们的敬拜和团聚常常受到政府和异教势力的干扰。现在,有了一块秘密的墓窖,他们就可以在受迫害的时候躲进去,在里面相对自由地活动。

墓窖挖掘的示意图

因为上述优点,罗马基督徒建造的墓窖有几十个之多。它们绵延在阿庇安古道、奥勒留路(Via Aurelia)的底下,仿佛一个个幽暗的地下宫殿,闪烁着沉静的光泽。

2)墓窖的建造、埋没与重见天日

圣卡里斯托墓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2世纪中叶。它的命名,源于受教宗泽菲里诺(Zephyrinus)委任而管理该墓的卡里斯托执事(Callistus,后擢升为教宗)。作为墓窖的负责人,卡里斯托的主要任务是为每个基督徒提供墓穴,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葬礼。他在职期间,墓窖得到极大的扩建,成为了罗马教会的官方墓地。

2世纪到3世纪的近两百年间,圣卡里斯托墓窖先后埋葬了大量殉道的教宗、主教、执事以及平信徒(据称有五十万之巨),成为基督徒心中圣洁的安息之地。无数人前来举行葬礼、祷告或寄托哀思。特别是在教会受迫害期间,圣卡里斯托墓窖更是挤满了基督徒,他们在里面团聚、举行圣事,靠着殉道者的尸骨坚定信仰的决心。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Licinius)联合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自此,基督徒再也没有受到迫害。他们可以在城内城外兴建教堂,购买土地,而无须担心被政府没收。不过,直至5世纪初,墓窖仍作为一般的墓地。之后,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日益壮大,教会恢复在地上举行葬礼,把重要的殉道者安排在教堂内。

自5世纪开始,意大利不断遭受哥特族和伦巴族的入侵。在这些蛮族面前,曾经孔武有力的罗马人显得异常羸弱。包括墓窖在内的许多古迹都受到严重毁坏。8世纪末至9世纪初,教宗对蛮族的抢劫无能为力,只有下令把殉道者和圣人的遗骸运往城中的教堂里安葬。当遗骸纷纷被移走以后,墓窖就再也没有人探访了。除了少数几个墓窖,如圣塞巴斯提安(Sebastian)以外,大多数墓窖已经完全被人遗忘。曾经兴盛一时的圣卡里斯托墓窖,被大片的山泥和植物包裹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直至中世纪末期,几乎都无人知道它们的存在。

安东尼·波西奥

直至16世纪,号称“地下罗马的哥伦布”的安东尼·波西奥(Antonio Bosio)才开始陆续地发掘罗马的墓窖。1593年,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安东尼第一次进入多米提拉墓窖(Domitilla)。安东尼的举动,鼓舞了后世许多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1850年,杰出的考古学者,被誉为“基督徒考古学之父和创始人”的约翰-罗西(Giovanni Battista De Rossi)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卡里斯托墓窖,让这座埋没千年的古墓重见天日。

自约翰-罗西开始,基督教考古学(Archeologia Cristiana)成为一门重要的历史学科,备受关注和重视。1852年,在教宗的指导下,宗座考古委员会(Commissione di Archeologia Sacra)成立,专门负责系统挖掘、研究罗马的墓窖和古建筑。从此,圣卡里斯托墓窖和其他墓窖一起,成了学者关注的焦点。

20世纪以来,圣卡利斯托墓窖更为教会所重视,在全世界享有盛誉。教宗约翰二十三世在参观圣卡里斯托墓窖完后,感叹它是“罗马最庄严、最著名的墓窖”。此外,保罗六世、约翰·保罗二世都曾前往瞻仰、留念。特别是约翰·保罗二世,两次接见宗座考古委员会,并发表有关卡里斯托与其他墓窖的重要讲话,称赞墓窖是“信与爱的学校”,赋予它极大的荣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