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连词的语篇连接功能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国外连词共时研究综述

1.1.1 语篇研究

从语篇角度对连词进行研究有两种理论最有代表性:以Halliday为首的系统功能学派和以Schiffrin为代表的话语分析学派。

系统功能学派中的衔接理论把连词的研究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关于连词研究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衔接理论认为连词是使语篇连贯的一个手段,连接前后的话语,连接的是语义。小句之间的连词能够使独立的部分衔接成为大的话语片断,为语篇提供“篇章性”。它们一般出现在小句开始的主位位置上,能够体现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Halliday,1994)。

系统功能语法对于连词的研究着重于语义方面的描写,根据连词所衔接的语义类型对连词进行分类。Halliday&Hasan(1976)把连词分为四个基本的语义范畴:添加(additive)、对比(adversative)、因果(causal)和时间(temporal),例(1)中的“and, yet, so, then”分别表达这四种关系:

(1)For the whole day he climbed up the steep mountainside, almost without stopping.

a. And in all this time he met no one.(additive)

b. Yet he was hardly aware of being tired.(adversative)

c. So by night time the valley was far below him.(causal)

d. Then, as dusk fell, he sat down to rest.(temporal)

Halliday(1994)进一步认为连接关系包括详述、延伸、增强等抽象的语义关系,与扩展的小句复合体中的小句之间获得的关系基本上是同一种类型。每类抽象关系下面还包含更具体的语义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精细的系统。但他的这一分类似乎并没有Halliday&Hasan(1976)的影响大。

连接作为衔接手段在两种方式上起作用:内部连接与外部连接。外部(概念)连接在过程之间建立关系。这种类型的一个简单模式是在时间上一个跟着另一个的事件序列,比如first(这个发生了),next(那个发生了),finally(别的发生了)。内部(人际)连接在建议或者提议之间建立这种关系,比如first(我说这个),next(我说那个),finally(我说别的),语义关系存在于论证的步骤中,而不是所经历的现象。更为具体的内部与外部系统参见Martin(1992)的划分。Martin&Rose(2003)又把过程之间的连接概括为四类:添加、比较、序列和解释。这四类比Halliday&Hasan(1976)所划分的逻辑关系更为合理。此外,Martin&Rose(2003)把接续语(continuative)单独分为一类,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或听者预测语篇中的事态发展,比如already, only, just, even only等词。

系统功能学派对连词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从抽象的语义范畴角度对连词进行了分类,特别是添加、对比、因果、时间范畴的划分影响深远。但是按照语义给连词分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些分类是否有所交叉?第二个问题是,这些分类是否是穷尽性的?是否能分析所有的连接类型?胡壮麟(1994)就认为这种模式并不彻底,没能涵盖空间连接。系统功能语法学家内部的分类也不一致。Halliday(1994)也承认这些大量不同种类的连接关系彼此交叉。我们认为,命题关系的类未必是封闭的。只要这些类别能解决问题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样的分类就非常有意义。

其次,把连接分出了层面。Halliday等认为语言有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人际功能表达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判断等;语篇功能把语言组织成语篇。每种元功能实现为一种结构,投射到小句上。三个元功能互相独立,不能互相替代和推导,不存在主次问题。概念、人际、语篇三个元功能最大的实现手段是语篇。没有语篇我们就无法全面地了解语言。

(2)John was throwing the ball.(概念功能:物质过程)

动作者 过程 目标

John was throwing the ball.(人际功能)

语气 剩余部分

John was throwing the ball.(语篇功能)

主位 述位

Halliday尤其强调语篇分析的重要性。在任何一个语篇分析中,实现目标有两个可能的层次:一个是语篇理解(较低的层次),即语篇分析能使一个人表明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语篇的意思是什么;另一个是语篇评价(较高的层次),即语篇分析能使一个人说明为什么这个语篇是或者不是一个有效的语篇,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是失败的。后一个目标较难实现,不仅要解释语篇本身,也要解释语境、语篇与语境的系统关系。为了能实现语篇评价,应该以功能和语义的角度作为方向,用语义形式的实现解释语法范畴。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语篇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语篇既是产品(product)又是过程(process)。书面语体现的是产品,口语体现的是过程。传统上的语法描写的是书面语,那仅仅是产品语法。据此,要想找到连词的使用规律,离不开语篇分析。

连词的功能有内部连接与外部连接之分。外部连接对应于概念功能,内部连接对应于人际功能。连接作为衔接手段在两种方式上起作用,与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分别相对应。(3)的after连接的是时间关系,为外部连接。(4)的first, second, next, finally连接的是论据的顺序,为内部连接。这样的区分为我们进行语篇分析开阔了思路。

(3)After we walk the ring with our dog, we just wait.

(4)There are a number of criteria to distinguish Ranges from Goals. First, the Range cannot be probed by do to or do with, whereas the Goal can.Second……Next……Finally……

Schiffrin(1987)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对话中的某些连词进行了分析,她使用的术语是话语标记,认为话语标记语是标记会话单元(units of talk)的顺序依赖成分(sequentially dependent elements)。但她并未说明会话单元是什么,是句子、话语,还是小句?Schiffrin所说的话语标记语与Halliday(1994)对接续语(continuative)的定义有些类似:接续语是话语信号语的一个小类,像yes, no, well, oh, now这样的词,它们标志着一个新话步的开始,一般是会话里的一个应答,或者是由同一个说话人继续下一个话步。而Halliday&Hasan(1976)所说的接续语在添加、对比、因果、时间这四种语义关系之外,是一种弱化形式(reduced form),非重读(unaccented),是连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虽然它们不表达具体是哪种连接关系,但是它们在语篇中是用来衔接的。

Schiffrin认为话语标记是连贯分析的一部分。话语标记的研究表明连词有篇章功能。Halliday(1994)把接续语算作语篇主位。语篇主位包括接续语、结构语(连词或WH关系词)、连词(附加语),从句法位置看,接续语出现在最前面。接续语与连词都能体现Halliday提出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中的语篇功能。

尽管Halliday等人强调交际涉及语类、语域、语旨等,但是研究连词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语境因素,而主要是研究语篇的内部逻辑关系。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重点实际上是局部(local)连接(连接两个相邻的命题),主要研究小句复合体内部的连接关系,其分类也是复句连接的分类。不过,语言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划分表明,系统功能语法学家也意识到连接有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层面体现不同的意义。学者们逐渐地认识到连词具有多功能性,其功能主要不是句法语义的,而是认知、语用的。语义的连接是真值条件的连接,语用的连接是非真值条件的连接,连接的是言语行为。

Schiffrin认为话语标记对语句的真值意义没有贡献,不能创造意义,只是表明话语之间的顺序。也就是说,话语标记是语用的而非语义的,对语义没有贡献。它们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用来发现隐含意义的线索。她按照连接的距离把连接层面分为局部(local)连接与整体(global)连接。话语标记既可以是局部连接,连接一个话轮或者话语与下一个话语;也可以是整体连接,所连接的内容并不相邻,距离较远,连接一组话轮或者话语。她把话语分为交换结构、行为结构、概念结构、参与模式、信息情况五个层面,话语标记在各个层面同时起作用。话语标记语揭示的是语段与语段的关系、说话者与语段的关系、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比如and在谈话中有两个角色:标记并列的话语单元(idea unit)与说话人行为的继续。(5)的and连接两个事件,标记的是并列的话语单元。(6)中的说话人Jack努力重获对谈话主题的控制权,他的论题以and开始,其中and的功能是标记说话人行为的继续。

(5)Y'see……if a-abunch of girls are in the class, and one girl is not so bright, she may not feel too good about it, but is she m-m-couldn't-couldn't care less what you thought of her……

(6)Jack:No. There wasn't.And……that's the way we use the word‘communism'.

问题是,语篇中的关系到底是靠什么标明的?是否一定要用话语标记?哪种关系需要话语标记?局部连接与整体连接是什么关系?说话人与听话人是怎么辨明这些关系的?一些研究者根据Mann&Thompson(1992)建立的修辞结构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简称RST)对话语标记进行研究,认为话语标记表明某种特殊关系,Taboada(2006)就是其中之一,她着重研究了话语标记怎样表达修辞(rhetorical)关系,也就是内部关系。她采用了两个不同的语料库:对话与报纸文章,前者是口语语料,后者是书面语语料。结论是这两个语料库的大量的关系没被指明(signalled),没有指明的关系也是修辞关系,但是可能是另一种修辞关系。这样,RST理论所划分的两种关系即体现关系(presentational relations)与主体事件关系(subject-matter relations)可能对应于不同的关系指明方式。

1.1.2 认知研究

从认知角度对连词的研究涉及的理论有:关联理论、三域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

早在1977年,van Dijk就提出连接分为两种:语义连接与语用连接。Sanders(1997)采用的也是语义语用功能二分法。语义连接是事实的连接,语用连接是言语行为的连接也就是涉及语境的连接。语义连接与真值条件相关,而语用连接涉及认知因素。Blakemore(2002)认为在话语理解中有两种不同的过程:解码(decoding)与推论(inference)。意义也相应地有两种:概念意义与过程意义。这两种意义在解释言语过程的时候有不同的作用。概念意义是交际意义的一部分,而过程意义引导听话人去发现信息的哪个方面需要被如何理解。某些连词(比如moreover)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意义,而是表明真值意义应该怎样被理解,因此它们编码的是过程意义。Blakemore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研究连词,认为连词有限制功能,使听话人从话语中得出的隐含意义得到限制。Hall(2007)继承了Blakemore的理论,以but为例证明了连词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意义,而是切断对前面小句的推理(cut off the inference)。Hye-Kyung(2002)则不同意概念意义与过程意义的分法,他认为所有的连词都在从逻辑连接到推理连接的连续统上。

Sweetser(1990)的三域理论影响较大,认为连接有三个层面:内容(content)、说理(reasoning)和言语行为(speech act)。内容连接是概念层面;说理连接是经验层面,是前提与结论;言语行为连接是话语本身。比如例(7)中,because连接的是真实世界中的因果,John爱她是真实世界里他回来的原因。例(8)表示说话人认为John回来(这是前提)导致他得出结论John爱她。例(9)放在内容层面根本无法理解,because小句给出的是主句表达的言语行为的原因。

(7)John came back because he loved her.

(8)John loved her because he came back.

(9)What are you doing tonight, because there's a good movie on.

继Sweetser(1990)之后,众多学者从认知语义的角度研究连词。小句认知域的不同造成连词使用的不同。学者们根据句法语义特征分析其语用功能。

Dancygier&Sweetser(2005)认为,说话者的心理过程或者言语互动动词形式(verb form)、连词的选择(conjunction choice)、句法构式(syntactic construction),都源自复合心理空间的认知构式。非世界相像结构能够联系或映射到其他认知结构。他们认为心理空间的理论能够解释三域理论。三域可以解释为说话人的心理过程或者言语互动。心理空间理论为描写、分析言语行为与内容条件句之间的不同提供了简单的机制。空间建立过程的顺序与小句的顺序有关系。比如说,if建立结论内容(或言语行为或结论)的心理空间;then回指前提句建立的心理空间,语境上有对比指示功能,要求假设一些其他的心理空间为对比实体。

1.1.3 连词的习得研究

相对而言,连词的习得研究的成果远不如本体研究丰富与深入。Escalera(2002)的研究对象为3—5岁的台湾某幼儿园的儿童。Escalera观察的是同龄儿童之间的自然对话,研究儿童使用话语标记语的多功能性、儿童使用话语标记语的年龄差异和儿童使用话语标记语的语体差异。在叙述语境中,通过看图片让孩子讲一个故事。在对话语境中,主试者要求被试者做两个游戏。比较在叙述与对话语体中连词使用的频率。该研究考虑到句法、语义、语用与话语组织的影响。Escalera的研究结果表明:句法上,连词的使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标记小句组合的连词指明语义关系,标记独立小句的连词指明语用关系。在话语组织上,儿童使用连词既用来复句连接,也用来全局连接。与成人相比,儿童比成人用的连接类型少,成人使用更多的是具体连接词,儿童使用更多的是语义一般(general)的连接词,比如“然后”等。结论是虽然连词没有指称功能,但是有语用意义、索引(index)功能。在语言获得中,活动语境是重要的变量。Müller(2005)把话语标记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结合起来,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so, well, you know, like的功能。

连词的习得研究为正确认识连词的功能提供了依据,使我们意识到连词的确具有多功能性。从句法上说,连词受语法的制约,但是一些连词也指明语用关系,受语境与社会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