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收入分配

张欣[4] 张晓波[5]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所著的《21世纪的资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经出版便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催生了大量的博文、辩论和评论文章。在书中,皮凯蒂通过对多国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揭露了三百年来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将经济学的研究中心重新转向了收入不平等问题。皮凯蒂认为经济体并不会自发地沿着“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运行,即收入不平等并不会像新古典经济理论所预期的那样自然而然地随着收入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最终趋于均衡。尽管在当今存在降低收入不平等的因素,但是扩大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导致社会收入流动性减弱、社会阶层固化等极端不平等状况。皮凯蒂讨论的议题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不平等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家庭收入明显提高,但伴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这一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Xie和Zhou(2014)的最新研究表明,2010年左右,我国的基尼系数略高于0.50。

基于以上现象,本章将着重探讨如下问题:第一,当前中国家庭收入的水平及其增长趋势是怎样的?第二,目前关于收入不平等讨论只到2012年,那么近两年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如何?[6]它是在不断加深还是逐渐降低?本报告使用CFPS 2012和CFPS 2014数据对中国当前的收入增长状况、收入不平等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做出分析和评估,这将为读者更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提供最新的证据。尤其是,CFPS作为国内少有的大型社会追踪调查项目,追踪数据的优势将在我们的分析中得以充分展现,这是目前其他数据所不能实现的。

CFPS采用回溯性(retrospective)提问的方式调查过去一年受访家庭和个人各种来源的收入情况。本章随后的内容将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我们描述2012—2014年家庭收入的水平和构成;其次,我们采用收入分位数、基尼系数、90/10比率、收入流动性等指标讨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及变化。